海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海崖為以陡崖與海水相接之地貌。海崖的形成主要是與海水侵蝕後退、斷層作用、岩性的軟弱與地質構造等因素有關。如果海水面相對上昇侵蝕海岸地帶便呈現海崖的地貌。相對的,也有海崖因地殼隆昇而脫離海水侵蝕的範圍。台灣的蘇花公路即位於一大海崖上,海崖陡立,也不斷受到海水拍打侵蝕。台灣的東北部海岸亦多呈海崖與海水相接的現象。 [1]
清水斷崖-生成構造
清水斷崖是約於2億5千年前由斷層構造所形成的海崖,由於海底有著珊瑚、螺貝類和藻類等生物遺骸漸漸堆積,經過成岩作用形成石灰岩,再經過上層岩石的深埋使得石灰岩變質為大理石岩,至大約900萬年前時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開始碰撞,海崖就漸漸隆起上升,加上受到雨水的侵蝕和風化作用,形成如今壯觀的大理石崖壁。 [2]
高聳海崖鼻頭角
在「台灣三角」中,標高最高的鼻頭角,位置正好介於東西向海岸與南北向海岸的交會地點,突出的海岬終年不斷受到風浪的侵蝕。鼻頭角的海岸外緣,有著寬廣的海蝕平臺,海崖下方的海蝕凸壁十分發達。在山下的鼻頭漁村,擁有一處天生的良好港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此地的漁業較其他漁村更為容易發展。不過,這個原本自然純樸的濱海小漁村,隨著北部濱海公路開發建設完成後,如今已成為國人觀光旅遊的勝地。 [3]
全區地形為一岬角,面積約4~5平方公里,地勢險峻,直立的海蝕崖特別發達,形成高聳的峭壁,海蝕洞及海蝕平台上的各種侵蝕構造亦處處可見。岬角標高約120餘公尺,岬頂除有鼻頭國小及駐軍外,著名的鼻頭燈塔位於岬角的最尖端,可俯瞰台灣海峽與太平洋兩邊的海流交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