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圣灵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活在圣灵中》,类别:神学书籍,作者:巴刻(J.I.Packer)著/霍玉莲译。
内容简介
巴刻在书中强调圣灵的一切工作都以基督为中心,他来世为要见证基督,荣耀基督,引导信徒过一个以基督为中心的生活(约一五26,一六14)。也就如宣信指出,圣灵是活水,而我们的生命是田地,基督是落在这田地中的一粒种子;圣灵活水的灌溉,叫基督在我们生命中开花结果,荣耀父神。
基督
基督,来自于希腊语Χριστος或拉丁语Christos,意思是“受膏者”(古犹太人封立君王、祭司时要举行为受封者头上敷膏油的仪式),也等同于希伯来语[1]中的名词弥赛亚。在《圣经新约》中基督是耶稣[2]的专用称谓,即“主耶稣基督”。
序 译者序
中学时代,念使徒行传,发现其中四个经常出现的字就是“圣灵充满”,殉道的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初信主的外邦人被“圣灵充满”,彼得讲道大有能力也是被“圣灵充满”……那时候,我很希望深入了解何谓“圣灵充满”,而我也很想得着“圣灵充满”。
本书《活在圣灵中》探讨何谓圣灵,他的特质、个性、功能,以及人如何认识他,与他同行。一般人对圣灵及他的同在很有疑问:“圣灵充满”难道是形容信徒灵气逼人,宛如头上有个光环,神圣不可侵犯?抑或说人拥有异能异力,能呼风唤雨,叫病者得医治,叫伤者得痊愈,甚至起死回生?
很欣赏本书作者一开始就提出我们在对圣灵的认识上,要校正焦点。许多事情都是好的,却并非最好;许多观念不能说是完全错误,却并非焦点所在,以致拐弯抹角,对圣灵的真相仍旧模糊不清,甚至扰乱视听。而认识圣灵的焦点,在乎以基督为中心(Christ-centredness)。作者采用一个意象去阐释这个要点:圣灵就像墙角的泛光灯,把中心目标照明,他的工作,就是表彰基督和发扬基督。这是全书的重点,不可偏倚。在我翻译本书的时候,有另一个意念闪现我脑海,中国古代戏剧、小说中有所谓“照妖镜”,今天,我们也许需要一面“照灵镜”。倘若将这面镜向信徒一照,就能从信徒身上看见耶稣基督的性情、神貌、气质,而且这个信徒的生活形态、行事动机若能表彰耶稣基督,以耶稣为首,那么他就是被圣灵充满,与圣灵同行。至于有没有说方言的恩赐、医病赶鬼的异能,是否充满领袖的魅力、独具恩赐、十项全能,都只不过是枝枝节节的事情而已。
换句话说,圣灵不是一种“力量”,也不是一件“礼物”,更不是一个引来各种属灵福气的“开关掣”,他是表明基督的一个有位格的灵。
翻译本书时,我个人亦有许多对文字的反思和学习。一向最令我沮丧的,是要阅读一些半咸不淡、充满西方语法的中文,读起来诘屈聱牙;一串一串像火车卡的句子,读了半天,还弄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岂料在尝试翻译这本书的当儿,我发现了一些学术性和思辩性的英文文章,在句法、结构、文章组织和推论的表达上,与中文的气息、字句组织、结构、词汇有很大的出入,翻译起来,有时也免不了渗进一些西方语法,读来不伦不类。中文词汇和句语是浓缩、含摄、包罗万有的,表达时崇尚其含蓄性及蕴藏性;但英文词汇简单、精确,分门别类,表达时崇尚其分析性及阐扬性。中、英文文法背后,有其东西文化本质上的距离;故此,在东西文化交接间,多少需要彼此让步。如何能保持中文文字浓缩、含蕴的优美,却同时弹性地变化其气质,扩充文字的容量,去表达繁复的逻辑、细密的分析、思辩的迂回,确是一门学问。这是所有从事翻译事奉的人需要携手发掘和探讨的。
还有必须一提的,可能作者年事已高,不失长者语重心长、谆谆教诲的风范,表达时不免略嫌重复,亦喜欢在句子中加插澄清、阐释、注解和个人感喟,文中引用不少括号和破折号,在我个人感受上,就如驾车的人,往前直驶的时候,忽然看见途中竖起许多交通标志,必须不断停车煞掣,左顾右盼,不能一鼓作气,直达目标,难免感到有点不畅快,但若然我们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跨越句法的迂回,就更能欣赏文中的精髓。
本书并非仅仅纯理论式讨论,作者还尝试从历史角度综览及评述历来有关圣灵的观念,更大胆地批判凯锡克运动及灵恩运动的种种弊端,却同时肯定其中可取之处。他的焦点是精确的,他的综览评述都很有参考价值。
霍玉莲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于苏格兰鸭巴甸
目录
序
张序 译者序 中文版序 前言
1 看清楚圣灵 1 看清楚圣灵(2) 2 圣经里的圣灵 2 圣经里的圣灵(2)
3 圣灵的路径:圣洁之道 4 圣灵的路径:成圣面面观 4 圣灵的路径:成圣面面观(2) 5 圣灵的路径:灵恩生活
6 圣灵的路径:解释圣灵生活 6 圣灵的路径:解释圣灵生活(2) 7 圣灵,请来!
附录
罗马书第七章的“苦中人”
参考文献
- ↑ 希伯来语简介,豆丁网,2010-05-01
- ↑ 棕枝节讲章:耶稣是弥赛亚荣耀的王!,基督教讲章网,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