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洋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洋槐刺槐 (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豆科刺槐屬植物)

刺槐 (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豆科刺槐屬植物)同義詞 洋槐一般指刺槐(種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豆科刺槐屬植物)

刺槐(學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豆科、刺槐屬植物。落葉喬木,高10-25米;樹皮灰褐色至黑褐色。小枝灰褐色,幼時有棱脊,微被毛,後無毛;具托葉刺,長達2厘米。羽狀複葉長10-25(-40)厘米;葉軸上面具溝槽。總狀花序花序腋生,長10-20厘米;苞片早落;花梗長7-8毫米;花萼斜鍾狀,花柱鑽形,長約8毫米,上彎,頂端具毛,柱頭頂生。莢果褐色,或具紅褐色斑紋,線狀長圓形,長5-12厘米,寬1-1.3(-1.7)厘米,扁平,先端上彎;花萼宿存,有種子2-15粒;種子褐色至黑褐色,微具光澤,有時具斑紋,近腎形,長5-6毫米,寬約3毫米,種臍圓形,偏於一端。花期4-6月,果期8-9月。

原產美國。北緯23°-46°、東經86°-124°都有栽培。溫帶樹種。在年平均氣溫8-14℃、年降雨量500-900毫米的地方生長良好。

刺槐根系淺而發達,易風倒,適應性強,為優良固沙保土樹種。作為行道樹、庭蔭樹、景觀樹。對二氧化硫、氯氣、化學煙霧等具有一定的抗性,因此,可用於工廠、礦區等污染較重的地區綠化。材質宜作枕木、車輛、建築、礦柱等多種用材;生長快,萌芽力強,是速生薪炭林樹種;又是優良的蜜源植物。刺槐葉是優良畜禽飼料,可從葉片中直接提取蛋白質用於食品及飼料工業;花豐味香為上等蜜源和香料,花粉在醫藥上用作健胃劑和鎮靜劑;種子含油12.0-13.9%是肥皂盒油漆的重要原料;樹皮纖維強韌有光澤易於漂白和染色,並含鞣質,可作造紙、編織、提煉栲膠的原料。

中文名:刺槐

拉丁學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

別 名:洋槐刺兒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亞 目:薔薇亞目

:豆科

亞 科:[[蝶形花亞科族刺槐族屬刺槐屬 ;種刺槐命名者及年代Linn.,1753外文名False Acacia、Black Locust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10-25米;樹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淺裂至深縱裂,稀光滑。小枝灰褐色,幼時有棱脊,微被毛,後無毛;具托葉刺,長達2厘米;冬芽小,被毛。羽狀複葉長10-25(-40)厘米;葉軸上面具溝槽;小葉2-12對,常對生,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卵形,長2-5厘米,寬1.5-2.2厘米,先端圓,微凹,具小尖頭,基部圓至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幼時被短柔毛,後變無毛;小葉柄長1-3毫米;小托葉針芒狀。

總狀花序花序腋生,長10-20厘米,下垂,花多數,芳香;苞片早落;花梗長7-8毫米;花萼斜鍾狀,長7-9毫米,萼齒5,三角形至卵狀三角形,密被柔毛;花冠白色,各瓣均具瓣柄,旗瓣近圓形,長16毫米,寬約19毫米,先端凹缺,基部圓,反折,內有黃斑,翼瓣斜倒卵形,與旗瓣幾等長,長約16毫米,基部一側具圓耳,龍骨瓣鐮狀,三角形,與翼瓣等長或稍短,前緣合生,先端鈍尖;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分離;子房線形,長約1.2厘米,無毛,柄長2-3毫米,花柱鑽形,長約8毫米,上彎,頂端具毛,柱頭頂生。

莢果褐色,或具紅褐色斑紋,線狀長圓形,長5-12厘米,寬1-1.3(-1.7)厘米,扁平,先端上彎,具尖頭,果頸短,沿腹縫線具狹翅;花萼宿存,有種子2-15粒;種子褐色至黑褐色,微具光澤,有時具斑紋,近腎形,長5-6毫米,寬約3毫米,種臍圓形,偏於一端。花期4-6月,果期8-9月。

主要變種

傘形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 var. umbraculifera DC.)與原變種不同為:枝稠密無刺,樹冠近球形,很少開花結果。在中國大連、青島一帶有栽植。

塔形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 var. pyramidalis (Pepin) Schneid.)與原變種不同為:枝挺直,無刺,樹冠圓柱形。見於庭園栽培。

生長環境

刺槐在中國華北平原,垂直分布在400-1200米之間。溫帶樹種。在年平均氣溫8-14℃、年降雨量500-900毫米的地方生長良好;特別是空氣濕度較大的沿海地區,其生長快。對水分條件很敏感,在地下水位過高、水分過多的地方生長緩慢,易誘發病害,造成植株爛根、枯梢甚至死亡。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喜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濕潤的壤土、沙質壤土、沙土或黏壤土,在中性土、酸性土、含鹽量在0.3%以下的鹽鹼性土上都可以正常生長,在積水、通氣不良的黏土上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喜光,不耐庇蔭。

分布範圍

原產美國。北緯23°-46°、東經86°-124°都有栽培。17世紀傳入歐洲及非洲。中國於18世紀末從歐洲引入青島栽培,中國各地廣泛栽植;在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多集中連片栽植;甘肅青海內蒙古新疆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等省(區)均有栽培。

生長習性

抗風性差,在衝風口栽植的刺槐易出現風折、風倒、傾斜或偏冠的現象。萌芽力和根櫱性都很強。

主要價值

生態綠化:刺槐根系淺而發達,易風倒,適應性強,為優良固沙保土樹種。中國華北平原的黃淮流域有較多的成片造林,其他地區多為零星栽植,習見為行道樹。 作為行道樹、庭蔭樹、景觀樹。對二氧化硫氯氣化學煙霧等具有一定的抗性,因此,可用於工廠礦區等污染較重的地區綠化。

經濟及藥用:材質硬重,抗腐耐磨,宜作枕木、車輛建築、礦柱等多種用材;生長快,萌芽力強,是速生薪炭林樹種;又是優良的蜜源植物。 刺槐葉是優良畜禽飼料,可從葉片中直接提取蛋白質用於食品及飼料工業;花豐味香為上等蜜源和香料,花粉在醫藥上用作健胃劑和鎮靜劑;種子含油12.0-13.9%是肥皂盒油漆的重要原料;樹皮纖維強韌有光澤易於漂白和染色,並含鞣質,可作造紙編織、提煉栲膠的原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