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極 |
極(拼音:jí)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極和它的繁體原是音義都不同的兩個字,繁體極始見於秦代篆書,形聲兼會意字,從木亟聲,亟兼表義。本義指房屋的正梁,又叫脊檁,是最高處的檁。"極"由此有最高處的意義。引申指程度最高的,如"極品""極佳"。
轉指最頂端的,北極、南極,指地球的南北兩端。
簡體極始見於春秋《石鼓文》,形聲字,從木及聲,《說文解字》解釋為放在驢背上用以載物的馱架,後成為"極"的簡化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極
拼音; jí
繁體; 極
部首; 木
五筆; SEYY(86);SBYY(98)
倉頡; DNHE
鄭碼; FYMS
字級; 一級(編號0687)
平水韻; 極-入聲十六葉,極-入聲十三職
注音字母; ㄐㄧˊ
總筆畫; 4+3
統一碼; U+6781
四角號碼; 4794₇
造字法; 極-形聲字,極-形聲字、會意字
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文字溯源
古代的"極(簡)"和"極"是意義不同的兩個字,要分開來講。
"極(簡)"始見於《石鼓文》(甲組圖1),左部為形旁"木",意指這個字的本義與木製品有關;右部為"及",於此作不表義的聲旁。"極"的這個字的意義。《說文解字·木部》:"極,驢上負也。"所謂"驢上負",也就是放在驢背上用來載物的木架或木板,類似於後來的馱鞍,即便是現代,在農村仍可看到這種驢背上馱物的木架。《玉篇·木部》中也有相同義項:"極,驢上負版。"
"極"字是個左右結構的形聲字兼會意字。左邊的"木"字為形符,表示與木頭有關,右邊的"亟"字是聲符,讀jí。兩形合一,指房子正中的棟樑。這棟樑是木頭製作的,故從"木"。"亟"也有表義的作用。甲骨文的"亟"字是個會意字,中間是"人",兩端的橫畫代表天和地。
"亟"用頭頂天表示高,高到極點。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人之至高處為亟,屋之至高處為極。"房屋正中的棟樑,是房子的最高處,所以"極"字用"亟"字作聲符並會意。隸書、楷書的"極"字由小篆演變而來。新中國成立後,"極(簡)"字代替了"極"字,成了簡化字。
由於"極"的本義是房屋的棟樑,在房子的高處。因此引申為最高點、頂點,作名詞。如"登蜂造極"。最高點就是盡頭,故"極"又引申為"盡頭"。比如"南極"就是南的盡頭,"北極"就是北的盡頭。
"極"由本義引申為引申義為"最高的、達到極點的",作形容詞,一般在句子中做定語或補語。如"極刑",就是最嚴厲的刑法,即死刑。又虛化為副詞,在句子中做狀語。如"窮凶極惡"。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極(簡) 其輒切(jí)
驢上負也。從木及聲。或讀若急。
【卷六】【木部】極 渠力切(jí)
棟也。從木亟聲。
【注釋】①或:唐寫本無"或"字。
說文解字注
【卷六】【木部】極(簡) 驢上負也。
段注:當雲驢上所以負也,淺人刪之耳。《廣韻》雲:驢上負版,蓋若今䭾鞍。或雲負笈字當用此,非也。《風土記》曰:笈謂學士所以負書箱,如冠箱而卑者也。謝承《後漢書》曰:負笈隨師。然則笈者書箱,人所負以徒步者,不得合為一也。
從木,及聲。
段注:其輒切。七部。
或讀若急。
段注:雲或者,雲及聲則既讀若及矣,又或若急也。
【卷六】【木部】極 棟也。
段注:李奇注《五行志》、薛綜注《西京賦》皆曰:三輔名梁為極。按此正名棟為極耳,今俗語皆呼棟為梁也。《搜神記》:漢蔡茂夢坐大殿,極上有禾三穗。主簿郭賀曰:極而有禾,人臣之上祿也。此則似謂梁。按《喪大紀》注曰:危,棟上也,引伸之義,凡至高至遠皆謂之極。
從木,亟聲。
段注:渠力切,一部。
廣韻
其輒切,入葉群 ‖及聲盍1部(jí)
極(簡),驢上負版。
【校釋】《說文·木部》:"極,驢上負也。"驢背上用以載物的木架。
巨業切,入業群 ‖及聲盍1部(jí)
極(簡),極插。
渠力切,入職群 ‖苟聲職部(jí)
極,中也。至也。終也。窮也。高也。逺也。《說文》:"棟也。"渠力切。一。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極(簡)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唐韻》其輒切。《集韻》極葉切,音笈。《說文》:驢上負也。《篇海》:為木版跨驢背以負物者。
又《廣韻》巨業切,音跲。極插也。
【辰集中】【木部】 極·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9
《唐韻》渠力切。《集韻》《韻會》竭憶切。《正韻》竭戟切,並禁入聲。《說文》:棟也。徐曰:極者屋脊之棟,今人謂高及甚為極,義出於此。
又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極。《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注: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也。
又皇極,大中也。《書·洪範》:皇建其有極。疏:人君為民之主,大自立其有中之道。
又北辰曰北極,老人星曰南極。《書·舜典》正義引王蕃《渾天說》曰: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三十六度,而嵩高正當天之中極。
又三極,三才也。《易·繫辭》:三極之道。疏:謂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也。
又《爾雅·釋地》:東至於泰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鈆,北至於祝栗,謂之四極。
又五極,五常之中正也。《書·呂刑》:屬於五極,咸中有慶。
又六極,窮極惡事也。《書·洪範》:威用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又四方上下,亦謂之六極。《莊子·天運篇》:天有六極。
又八極。《韻會》:四極,方隅之極也。《淮南子·本經訓》:紀綱八極,經緯六合。
又至也。《詩·周頌》:立我烝民,莫非爾極。
又取止也。《詩·大雅》:匪疚匪棘,王國來極。
又盡也。《易·繫辭》: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又放也。《儀禮·大射儀》:贊設決朱極三。注:極,放也。以朱韋為之,所以韜指利放弦也。
又《爾雅·釋天》:月在癸曰極。
又國名。《春秋·隱二年》:無駭帥師入極。
又疲也。《世說》:顧和謁王導,導小極對之疲睡。
又《正韻》訖逆切,音戟。與亟同。《荀子·箴賦》:反覆甚極。
又《集韻》訖力切,音棘。殊也。
又《唐韻》渠綺切,音技。《淮南子·精神訓》:賤之而弗憎,貴之而弗喜,隨其天資,而安之不極。
又《廣韻》渠記切,音曁。《楚辭·天問》:厥萌在初,何所意焉。璜台十成,何所極焉。
字形書法
【規範提示】"及"3畫,第二筆㇋(橫折折撇)一筆寫成。
【寫法】❶"糹"窄"及"寬,頂部"糹"高,底部左右旁齊平。❷"糹",第二㇜(撇折)在橫中線部位。❸"及",首筆撇起筆於豎中線,撇尖伸向"糹"下;第二筆的㇋(橫折折撇)三個折點都在右上格;末筆捺從田字格中心下方起筆,底部與撇尖持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