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日本紫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日本紫珠

中文名稱:日本紫珠

學名:Callicarpa japonica Thunb.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亞科:合瓣花亞綱、牡荊亞科

目科:管狀花目、馬鞭草科

族屬:紫珠族、紫珠屬

亞屬組:紫珠亞屬、紫珠組

種:日本紫珠

命名者及年代:Thunb.,1874

日本紫珠(學名:Callicarpa japonica Thunb.)馬鞭草科紫珠屬落葉灌木,灌木,高約2米;小枝圓柱形,無毛。葉片倒卵形、卵形或橢圓形,長7-12厘米,寬4-6厘米,頂端急尖或長尾尖,基部楔形,兩面通常無毛,邊緣上半部有鋸齒;葉柄長約6毫米。聚傘花序細弱而短小,寬約2厘米,2-3次分歧,花序梗長6-10毫米;花萼杯狀,無毛,萼齒鈍三角形;

分布於中國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台灣、江西、湖南、湖北西部、四川東部、貴州。生於海拔220-850米的山坡和谷地溪旁的叢林中。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日本紫珠是優良的觀果灌木。庭院或公園可叢植於園路旁。

信息

種中文名:日本紫珠(原變種)

種拉丁名:Callicarpa japonica Thunb. var. japonica

科中文名:馬鞭草科

科拉丁名:Verbenaceae

屬中文名:紫珠屬

屬拉丁名:Callicarpa

國內分布: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台灣、江西、湖南、湖北西部、四川東部、貴州

中國植物志:65(1):072[1]

形態特徵

生活型: 灌木

枝: 小枝無毛

葉: 葉倒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7-12厘米,寬4-6厘米,先端尖或尾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上具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5-8毫米;

花: 花序2-3歧分枝,徑約2厘米,花序梗長0.6-1厘米;花萼杯狀,無毛,萼齒鈍三角形;花冠淡紫或白色,長3-4毫米;雄蕊與花冠近等長或稍長,花葯伸出花冠,藥室孔裂;

果: 果球形,紫紅色;[2]

近種區別

日本紫珠花序細弱而短小,2-3次分歧,它與白棠子樹(Callicarpa dichotoma(lour.)K. Koch)相似,但後者葉片通常較小,邊緣僅上半部有數對粗鋸齒,花序梗較長,花絲長於花冠約2倍許,花葯小,藥室縱裂而不同。

主要變種

朝鮮紫珠(Callicarpa japonica Thunb. var.luxurians Rehd.)與原變種的區別是:葉片較大,長12-18厘米,寬6-8厘米,兩面無毛,邊緣有粗鋸齒;葉柄長1.5-2厘米。聚傘花序3-5次分歧,花序梗短於葉柄,花較小。花期6月,果期7-10月。分布於中國台灣。生於疏林中。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窄葉紫珠(Callicarpa japonica Thunb. var.angustata Rehd.)葉片質地較薄,倒披針形或披針形,綠色或略帶紫色,長6-10厘米,寬2-3-(4)厘米,兩面常無毛,有不明顯的腺點,側脈6-8對,邊緣中部以上有鋸齒;葉柄長不超過0.5厘米。聚傘花序寬約1.5厘米,花序梗長約6毫米;萼齒不顯著,花冠長約3.5毫米,花絲與花冠約等長,花葯長圓形,藥室孔裂。果實徑約3毫米。花期5-6月,果期7-10月。分布於中國陝西(秦嶺)、河南、江蘇、安徽(黃山)、浙江(天目山、龍泉)、江西、湖北(興山、巴東)、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東部)。生於海拔1300米以下的山坡、溪旁林中或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湖北興山。該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為葉狹窄,倒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但存在一系列的過渡和中間類型,有時與原種很難區別。

基隆紫珠(Callicarpa japonica Thunb. f.kiruninsularis Masam..)未見標本,根據原始記載與原變種區別是:葉片厚紙質,卵狀披計形,長約5厘米,寬約2厘米,基部漸狹,頂端尖銳。特產中國台灣基隆。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台灣、江西、湖南、湖北西部、四川東部、貴州。日本、朝鮮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220-850米的山坡和谷地溪旁的叢林中。

主要價值

藥用:根、葉、果實:苦、澀,涼。清熱,涼血,止血,消炎。用於各種出血。

紫珠秋季果實纍纍,紫堇色明亮如珠,果期長,是優良的觀果灌木。庭院或公園可叢植於園路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