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口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恒口镇北纬32.734151,东经108.776321,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西部越河川道,地处汉江流域的越河与恒河交汇处,距陕南中心城市——安康市区27公里,是连接安康市汉滨、汉阴、紫阳三县(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辖6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7.2万人,是陕西省人口最多的乡(镇)。镇内有中、省、市、区驻镇单位69家,大中专院校及恒口镇 千年古镇科研机构14家,各类企业2867家,镇区建成面积4.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镇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恒河把本镇分为东、西两个区。[1]
小镇历史
恒口镇始建于北宋年间,古名"衡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地处秦巴山脉的恒河、越河的川道之间,距安康市27公里,是连接紫阳、汉阴和汉滨三县(区)的交通枢纽。早在秦汉时期,这里便有了先民居住,在新街、永丰和庆丰三村之间留有永丰秦汉的遗址。据当地县志记载,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湖、广、闽、赣和黄河流域的晋、豫等地均有大量移民迁入,特别是湖北麻城和孝感的移民居多,占全镇人口的三分之一强。
恒口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拥有一条迄今我国北方保存较完整,且具有明显长江流域文化特色的古街道,长达两公里,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古街现存明清历史风貌的民居建筑700余户,且户户相连,古街内留存老井5口,至今水源不断。古街上醒目的马头墙昂首峭立,极富特色的多重式屋檐和多重式天井四合院布局,融汇了汉水文化与南北文化于一体的建筑特色,可谓独树一帜。据《安康县志》第13篇中记载:"恒口在宋代已成大镇,商品交流市场形成较早。"北宋年间,西北战事颇多,而陕南山区则较为安定,从而使恒口的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明史》中曾记载着:"陕北有榆林堡,安康有衡口堡",可惜今日古镇里的城堡只留下仅二、三十米的残败城垣,被当成了住家户的山墙。
因为古镇居民的祖先来自全国各地,使这里的文化遗存呈现出集南北交合的特色。逢年过节,既有南方的舞火龙、火狮、跑竹马,又有北方的赶毛驴、划旱船、演皮影等。剪纸艺人罗崇珍的部分具有陕南风情的剪纸和刺绣品,被陕西省民俗展览馆收藏,影响颇大;陕南著名的道情皮影艺人张子成,双手可以翻飞十把皮影,一人独揽生旦净末丑,让人张口不能,闭口不得。古镇人热衷追求文化修养,一些健在的90岁左右的老人,不少曾留过洋,对华夏文化推崇备至。
在古镇上,你可以品味到极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其中热汤炖煮味浓爽口,独具特色;砂罐豆腐脑爽滑清亮,味厚留香;芝麻鼓气馍香酥扑鼻,赛过黄桥;糯米黄酒甜香绵长,提神醒脑。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恒口镇先后挤身于全国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和陕西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行列,建成了陕南唯一一家列入省级重点的乡镇级乡镇企业小区。阳安铁路横贯东西,正在建设的川陕高速、十天高速横贯境内19个村,其互道式立交连接316国道、310省道和恒叶公路,是连接汉阴、紫阳、汉滨三县区(市)的交通枢纽,属汉滨区西部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2]
经济展需
“十一五”期间,镇党委、政府决心以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为契机,以申创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为动力,以建设陕南第一经济强镇为目标,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重点建设一园(越滨公园)、一路(越滨大道)、“四街”(修复明清古街、修建月河大街、新建恒河西大街、和平大道)、“四场(厂)”(新建容纳1万人的恒口体育场、1万平方米的和平农贸市场、日处理垃圾70吨的垃圾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按照规划镇区向东部和南部扩展,拉大城镇骨架,完善城镇规模,形成四区(商贸文化区、乡企小区、高效农业区、旅游观光区)相连,特色显著,功能互补,事业配套的城镇格局。
三秦第一大镇
恒口镇位于安康市汉滨区西部的恒河、越河交汇处,距市区27公里,总面积383.2平方千米,共62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3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9694人(2017),耕地面积3.9万亩。有中、省、市、区驻镇单位69家,大中专院校及科研机构14家,各类企业2381家,集镇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4.17平方公里,共有3横5纵8条街道,有“三秦第一大镇”的美誉。
新面貌
改革开放以来,恒口镇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环境优势,坚持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商贸富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实施城镇建设市场化运作,坚持走“以地生财,以财建设,以镇招商,以商发展”的路子,全力推进城镇建设和综合改革工作。近几年相继完成了《恒口镇总体规划(修编)》、《恒口镇老街整治修建规划》,并采取运作方式,投资2000余万元,改造建设了中心大街、清明古街,新建了商贸街、农商贸街、恒河东大街、越河大街、惠群广场、镇东广场、乡镇企业小区和恒源自来水厂,随着城镇框架、规模的拉大,城镇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城镇品位的大幅提升,极大促进城镇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6.17亿元,工业总产值2.88亿元,农业总产值1.1亿元,企业营业收入5.1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560元,农民人均收入2245元。
2008年,恒口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与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同频共振,坚持与地方10万群众的愿望同频共振,坚持与恒口镇的稳定发展同频共振。按照市委刘建明书记提出的“要把恒口镇打造成为经济强、收入高、环境好的陕南名镇”的要求,坚持“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第一工程抓党建、第一形象抓作风”总体思路,各项工作和各项建设事业稳步推进,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超过3315元,工农业总产值过6.14亿元。
2009年全镇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与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同频共振、与10万群众的愿望同频共振、与恒口的稳定发展同频共振为主旋律,围绕“经济强、收入高、环境好”这一目标,统筹兼顾,继续扎实解决影响全局的计划生育任务重、社会稳定压力大、双创工作推进笨重等突出问题,夯实加快发展、突破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千方百计推进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努力构建和谐恒口、平安恒口,把恒口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全年全镇将着力建设“三大园区、八大工程、十件实事”。“三大园区”即建设以恒丰纸业公司为接点的科技工业园区,以恒圣结晶硅公司为接点的绿色载能工业园区,以明清古街为接点的文化产业园区,“八大工程”即:以鸿盛养殖厂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工程,以畜牧、优质粮油为重点的农业主导产业建设工程,以农田水利、交通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民主新村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以双创为重点的集镇建设工程,以恒圣结晶硅为重点的工业龙头企业建设工程,以和平农贸市场迁建为重点的商贸建设工程,以李家坝等村为重点的村级阵地建设工程。着力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即:集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青龙等村的农网改造工程;越惠人饮工程;陈家营铁路道口下立交建设工程;民主新村建设工程;农村低保扩面工程;村级活动室建设工程;越南等村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工程;扶贫重点村建设工程;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恒口镇正按照“经济强、收入高、环境好”的目标稳步推进,全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心思进。[3]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恒口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