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行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樂行故居位於渦陽縣城西北張老家村,張樂行1810年誕生於此;在早期結捻活動中,張樂行常與龔德樹、蘇天福等人在家中聚會議事,計劃如何起義抗清。
中文名:張樂行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日期:1811年
逝世日期:1863年4月5日
出生地:安徽亳州雉河集
紀念人物
姓名 張樂行 性別 男 民族 漢族 籍貫 安徽亳州雉河集(今渦陽) 出生年月 1811年 犧牲日期 1863年04月05日 出身於地主家庭。早年開糟坊、糧行、賭局,又結黨販運私鹽做「鹽趟主」。在販運私鹽時,常與官府發生矛盾,遂集眾成捻,進行自衛,並支持農民抗糧、抗差、吃大戶的鬥爭。1853年聯合龔得樹聚眾萬餘人圍攻河南永城,劫獄救囚,聲勢漸大。同年11月,與永、毫一帶馮金標、張鳳山等18股捻首在雉河集歃血為盟,被推為盟主,樹黃旗起義,號稱「十八鋪聚義」,成為初期捻軍最高首領。1853年被清軍招撫。1854年與龔得樹、蘇天福再舉義旗,控制淮北廣大地區。1855年8月,永、亳及附近州縣各捻會盟於雉河集,被推為首領,稱「大漢明命王」,建黃、白、紅、黑、藍五旗軍制,各路捻軍俱聽調遣,併兼領黃旗。還發布告示和《行軍條例》,使捻軍有了統一的組織和領導。捻軍於此正式起義,派兵四出攻打附近州縣,控制區域南至潁上、霍丘,北抵江蘇蕭山、碭縣,東接懷遠,西連河南歸德府。1856年6月19日,雉河集失陷,率部南撤。7月16日,攻克淮河上游重鎮三河尖。旋迴軍北上,於8月24日奪回雉河集。1857年與太平軍陳玉成、李秀成部會師於霍丘、六安交界處,接受太平天國領導,受封為「征北主將」。從此,捻軍一律蓄髮,改換太平天國旗幟。同年10月13日,退至六安。1858年5月下旬率兵北上,經正陽關、峽石口,占領懷遠、臨淮和鳳陽府縣兩城,控制淮河南北的交通,斷絕清淮北鹽運。11月與廬州太平軍南下,配合陳玉成、李秀成指揮的三河之役,大敗湘軍。次年夏,派龔得樹領兵渡淮河,聯合太平天國廬州守軍吳如孝部攻克懷遠,自此兩軍占領地區聯為一片。11月南退定遠。1860年指揮張宗禹率主力3萬餘人出征蘇北敵後,占領清江浦(今淮陰),被太平天國封為沃王。1861年冬進駐潁上。1862年2月,與陳玉成所派陳得才、賴文光部合攻潁州府(今阜陽)。5月陳玉成被俘,率孤軍在淮河南北堅持鬥爭。次年再退雉河集,扼守尹家河。3月23日,率20萬大軍與僧格林沁決戰,戰敗後退至西陽集,因叛徒出賣被俘。4月5日,在亳州義門集附近周家營被害。
故居特點
張樂行故居屬清式四合院,松柏掩映,有合瓦瓦房16間,其中前排堂層5間,後客廳5間[1],東西廂房各3間。客廳重梁起架,雕樑畫棟,明柱走廊,花格門窗,建築雄偉。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