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鬼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開鬼門 |
中文名 : 開鬼門 |
"鬼(通魄)門"即指體表的汗毛孔。在宣肺發汗的過程中,即宣發肺氣,通過皮毛使汗從皮膚而出。《素問》多處將針刺之穴位稱為"門",如"以開其門"、"推闔其門"、"外引其門"等,不勝枚舉。故穴位為門毫無異議。鬼與玄通,皆神秘之謂,穴門所以"鬼","鬼"在以下幾點。[1] 何為鬼門
部位不定
《素問·氣穴論》雲:"氣穴三百六十五"而"水穴五十七"。更何況"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其氣無常處。"故繆刺取穴應根據三部九候及時定邪之所至而取穴進針,一如《離合真邪論》所云:"……(邪)行於脈中,循循然,甚至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在陽,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所以治病無常穴,得道者,才能知"鬼門"之所在。
深淺有度
《內經》明確指出:針刺除要根據經絡走向及病位確定恰當的穴位外,還必須根據疾病部位的深淺掌握針刺的深淺。如《刺要論》雲:"病有深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深淺不得,反為大賊,內傷五臟,後生大病。"《刺齊論》進一步明確指出:"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可謂生殺定於手下,入一分出一分均不能治反有誤。
手法相別
針刺時取同一穴位進同一深度,如手不法不同,則治效迥異。《刺志論》雲:"入實者,左手開針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針解篇》又雲:"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按之;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可見,此時如不運用正確的瀉法甚或採用補法,則仍不能起到"鬼門"的作用。
以時用瀉
針刺瀉邪實尚需顧護到真氣,掌握"真邪離合"的時機,才能刺邪而不傷正,達到"開鬼門"的效果。所以《離合真邪論》雲:"故其(邪)方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無逢其沖而寫之,……其往不可追……",指出瀉邪應在邪與氣剛至而未盛的時候,邪氣與氣合而過則不可再瀉。瀉之則"真氣脫,脫則不復,邪氣復至,而病益蓄。"故曰"知其可取如發機",應時而瀉,乃刻不容緩之事。
治病神速
《內經》認為針刺治病,如得其要旨,位到、時到、手法到,則立能使病痊癒。《繆刺論》論針刺治療邪客六經等病變,均方針而"立已",如:"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手大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谷一臡,立聞。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立聞……"。《離合真邪論》也雲:"逢而寫之,其病立已。"可見只要得診道、治道,進而得"鬼門",病必速愈。
開鬼門定義
"開鬼門、潔淨府"是中醫治療水腫病的方法。"開鬼門"即是發汗的意思。"淨府"是指膀胱,"潔淨府"即是利小便的意思。 中醫對水腫病的治療,需常運用"開鬼門、潔淨府"的方法,使停留於體內的水分,隨汗排出,或從小便排出。
楊上善《太素》將"開鬼門"注為"五神通之者也"、"潔淨府"注為"心之不濁亂",附和者極少,因而也乏有人從中深入探討註解。時人黃毓斌[1]則因《內經》有"魄門也為五臟使",而將"開鬼門"譯為"通大便",於文於理似都更容易讓人接受,其實古人也早有這種想法,但細究起來仍不是最合理。
余閉門思考,忽有一得,認為將"鬼門"當作是人體的穴位、將淨府譯為脈絡,則於文理似有渾然一體之感。再遍考《內經》,結合有關條文,認為吾之見解不乏依據,故斗膽另闢新義,不揣冒味,加以引證。
先文言"夫病之始生也,極微極精,必先入結於皮膚……",後文言"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臟陽以竭也,津液充廓。"結合《皮部論》"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筆者認為"其有不從毫毛而生"意指病不在皮膚,即病已深入脈絡。外邪從皮毛而入於絡脈,則絡脈陽氣運行受阻,故"五臟陽以竭也"。此"竭"字不少醫家也均認為有鬱閉不通之意。脈絡不通,陽氣閉阻,所以治療當以"平治於權衡,去菀陳芕,微動四肢,溫衣,繆刺其處"。可見,本條文水腫的病機是邪阻脈絡、陽氣被郁不能疏布,治則為"去菀陳芕",具體治法是"繆刺"。繆刺之後,則"鬼門開、淨府潔"。所以,鬼門應釋為繆刺之穴門,"淨府"則為脈絡。《脈經精微論》雲:"夫脈者,血之府也。"《經脈別論》又雲:"毛脈合精,氣行於府。"脈絡為氣血之府,耐不得一絲邪氣和糟粕,故為淨府,當之無愧。
出處
"開鬼門、潔淨府"一語出《素問·湯液醪醴論》,漢代名醫張仲景,根據《內經》治水腫病的理論指導,提出了"腰以上腫當發汗,腰以下腫當利小便。"更具體地作出治腫準則,後人即遵循着這一治腫準則,審證求因,辨證施治,採用宣肺發汗、健脾制水、溫腎化水等方法,治療水腫病,收到了理想效果。
《素問·湯液醪醴論》第五條:"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臟陽以竭也,津液充廓,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平治於權衡,去菀陳芕,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已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本條文是言水腫病的治療。自從王冰釋"開鬼門、潔淨府"為"啟玄府、瀉膀胱"以來,後世將其作為發汗、利水治水之兩大法則。而其依據不外乎張介賓注釋的"鬼門,汗空也。肺主皮毛,其藏魄,陰之屬也,故曰鬼門。淨府,膀胱也。上無入孔,而下無出竅,滓穢所不能入,故曰淨府。"如果說從字句上看將鬼門認為是汗空尚可接受,那麼將淨府認為是膀胱則完全有悖於事實。即便《素問·靈蘭秘典論》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之句,但《六節髒象論》尚有"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所以,膀胱絕非淨府。從條文前後連貫性而言,此點黃氏在"試釋開鬼門"一文中已論之甚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