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之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嶺南之風位於香港九龍美孚美孚新邨以南的荔枝角公園的其中一部分,位於公園的第三期。於2000年11月11日正式開放給市民遊覽,佔地12,500平方米。
由於位於九龍美孚的填海區,而荔枝又是嶺南名果,故此就興建一個傳統嶺南風貌為主題的中式公園,分成10景區,包括有「有鳳來儀」、「群星邀月」、「橋廊畫舫」、「月起薰來」、「觀雲逐月」、「奕亭殘局」、「溪流影月」、「北門茵綠」、「健康去屣」及「泰然自若」。[1]
園內的建築物皆環繞著中央水池向外伸延,以院落迴廊為布局。其建築藝術也是採用嶺南風格,如陶塑、瓦作、灰塑、石雕和木砌等,而假山石則以英德太湖石為主。此外,園內多置有對聯,以明、清、民國至今的粵人作品為主,如梁啟超、康有為、李文田、葉劍英、黎簡、劉華東、高劍父和陳璞等。
園緒
南粵名園,有東莞可園,佛山梁園,廣州蘭圃,順德清暉園,番禺餘蔭山房,澳門盧廉若華園等。諸園皆具嶺南地區之風格。緣此地之氣候,人文,地理與中原冋(迥)異。故其園林,咸與皇家園林,江南園林諸派不同。
嶺南地形複雜,昔日對中原頗隔絕,南傳之典章制度和建築工藝,常有“隨宜加減”之現象。又嶺南地區具季候風,冬無嚴寒,雨量充足,林茂果豐,故建築飾物常以果品為像。嶺南建築始於秦漢,歷唐宋,臻熟於明清,又西方文化流入,故帶有西方影響,嶺南地區風格日益顯著,遂云「源同昆侖海,流異嶺南風。」
園沿以院落回(迴)廊為布局。園中有水,水之西北有小丘,全園面積約一萬二千五百平方米。園之建築隨意,如可園之「隨意偶成築」。池水面積約佔全園面積百分之二十,堪保留昔日未填海時之特色,餘蔭山房有旨聯「餘地三弓紅雨足,蔭天一角綠雲深」。本園建築皆多置於園角,且以廊廡串連,以無礙園林之空間,也能擋雨遮陽。本園建築工藝,也采(採)自嶺南,猶以陶塑,瓦作,灰塑,石雕,木作等。假山石以英德大(太)湖石為主。綠化配置,散置和群植,觀念如清暉園。對聯皆以明清,民國迄今之粵人,如梁啟超,康有為,黎簡等書法家。
昔日園林多是私家園林,冀能「主人不出門,可覽天下景。」今日,本園雖以古園林手法,來建公家園林。比(毗)鄰之美孚新村居民可瀏覽,游玩,晨運,練嗓,拳技,可說是「美孚剛出門,盡享園林美」。一咲(笑)焉。
軼事
香港無線電視古裝劇集多在此取景拍攝,如《宮心計》曾在此取景。[2]
參考文獻
-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荔枝角公園 - 專題. www.lcsd.gov.hk. [2016-05-21].
- ↑ 存档副本. [200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