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中心倉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電中心倉庫原為台電北部中心倉庫,緊鄰臺北鐵道,日治以前即已存在。全區留存不同時期之行政及倉庫設施,由北而南陸續建設,1970 年間北基公路雖穿越南側基地,北側建築群仍大致完整。 [1]
地理位置
- 位於台北市南港區,靠近松山車站東側,面積約3.6公頃,在日治時期為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松山工場,戰後作為台灣電力公司的松山修理廠,即台電中心倉庫。
- 台電中心倉庫北側緊鄰鐵路,由北而南陸續建設,範圍由市民大道至忠孝東路,全區原有不同時期之行政及倉庫設施。部分建物已登錄為台北市文化資產,其他建物於2018年拆除。
- 2016年底,台北市政府宣布將在此推動公辦都更,設立金融科技創新育成中心、藝術創作實驗空間及373戶的銀髮族公宅[2]。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
-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原在台北市樺山町設有修理工場,約1937年在內湖莊後山埤新設松山工場,後來便將修理業務轉移至此。
- 松山工場尚包含松山倉庫,松山工場主要功能為設備修理,包括發電與送電設備,或製造所需零件,穩定提供社會的電力需求。
民國時期
- 戰後作為台灣電力公司成立,松山工場改稱松山修理廠,維持日治時期規模。初期主要投入修復電力、恢復供電工作,未有大規模新建工程。至1953年,配合臺電四年計畫及美國資金的援助下逐漸擴張規模。[3]
文資列管
- 台電中心倉庫園區內,原有14處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列為「具文資潛力列管名單」[4],後來於2017年6月指定南港台電倉庫為台北市市定古蹟,2018年11月,指定臺電中心倉庫-P庫廠房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南港臺電倉庫
- 本古蹟包含3棟建物,皆為日治時期所興建,「交貨臺旁機房(含水池)」與「NI N2庫」的外觀形式對稱、立面有水平線腳,建物具現代建築折衷主義特色;而NI N2庫內仍保留日治時期升降機設備及1935年代的捲揚機。「C庫」的內部有大跨度屋架,呈現了當時之材料與技術特色。[5]
臺電中心倉庫-P庫廠房
- P庫廠房建於1960年代,原作為儲放式廠房,後期轉為修理小型機械廠。屋桁架共3跨,採芬克式組合鋁製桁架,為少數留存之美援時期廠房。其鋁製桁架廠房採鉚釘及鐵製螺栓接合構件,具有多次拆卸再組裝性及輕便性,呈現當時材料與技術特色。[3]
都更開發
- 在台電中心倉庫將進行「台電中心倉庫(AR-1)公辦都更案」,屬於台北市東區門戶計畫區之一項,於2018年5月啟動。其開發分為AR-1-1與AR-1-2兩期,前者位於北側,包含了兩處文化資產,將打造金融科技創新育成中心和藝文展演空間,並與台北鐵路地下化沿線產業遺產串聯[6]。
參考文獻
- ↑ 提高位階!法國MIPIM促銷台電中心倉庫都更案,市場快訊,2014-03-05
- ↑ 台電中心倉庫公辦都更 北市︰將引入金融科技產業. 自由時報. 2018-05-30.
- ↑ 3.0 3.1 臺電中心倉庫-P庫廠房. 國家文化資產網.
- ↑ 台電中心倉庫列古蹟 銀髮住宅案恐生變. 自由時報. 2016-12-20.
- ↑ 南港臺電倉庫. 國家文化資產網.
- ↑ 「台電中心倉庫(AR-1)及電力修護處(CR-1)公辦都更案」正式啟動,引入藝術及科技創新能量,打造新舊融合、公辦都更新典範. 台北市政府. 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