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像寺造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千像寺造像,又称千像寺石刻,位于中国天津市蓟县盘山千像寺北山坡。千像寺石刻雕刻于唐、辽时期,晚的直到元明时期,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辽代石刻造像群。目前,千像寺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千像寺佛教石刻造像群位于蓟县盘山东麓官庄镇联合村北,造像集中分布在千像寺遗址四周较大的孤石或相对平整的崖壁上,皆为线刻,造像中可以辨认出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佛、药师佛、弥勒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造像分为立姿和坐姿、卧姿等其他形态;从佛像的发髻式样、五官特征和衣纹等可以初步推断。其刊刻的时间集中在辽代,且均为民间自发刊刻[1] [2]。
历史沿革
千像寺始建于唐朝,曾经是全国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后毁于日本侵华战争。千像寺位于蓟县盘山东麓白水峪之南,是唐辽时期盘山著名寺庙之一,今圯为遗址。现仅存遗址、辽代统和五年(西元987年)创建千像寺讲堂碑和相关的石刻造像群。
千像寺石刻造像群分布在遗址周围0.4平方公里范围内,因千像寺而得名,目前已在124处巨石和崖壁上发现线刻造像535尊,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辽代石刻造像群。初步判断,造像群为辽代民间佛教信众镌刻,反映了佛教密宗的精神内蕴。石刻造像群还包括与之相关的辽统和五年(987年)盘山祐唐千像寺创建讲堂碑、辽天庆八年( 1118年)经幢,以及寺后洞窟内明代浮雕菩萨和清高宗(乾隆帝)题诗石刻等附属文物。
根据寺内现存的辽统和五年(987年)《盘山佑唐寺创建讲堂碑铭并序》记载:"自昔相传,有尊者挈杖远至,求植足之所。僧室东北隅,岩下有澄泉,恍惚之间,见千僧泽钵,瞬息而泯,因兹构精舍宴坐矣。厥后于溪谷涧石之面,刻千佛之像,而以显其殊圣也。虽雨渍苔斑,眷仪相而犹在。"也就是说在蓟州军事判官李仲宣撰写此碑文的时候,千像寺造像早已经存在了。
耶律德光于会同元年(938年)割取千像寺所在的燕云十六州,同时改契丹国为大辽。此时下距统和五年也就四十九年的时间,若千佛之像真是在会同元年以后开凿的,那么李仲宣以及燕京悯忠寺前左街僧录判官法信大师德麟撰写碑文时他们应该是知道的,且碑文里却只提到"自昔相传",故千像寺造像石刻于辽代的说法值得商确。
从千像寺现存造像的风格来看,这些佛造像呈现高度的写实风格,五官端正,体型较丰满,螺发跟肉髻之间有髻珠,是比较典型的五代、宋的造像风格。
石刻群中所有造像均为佛教法国,雕刻技法与风格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风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
现况
天津市文物部门于2005年对遗址周围四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多次"拉网式"调查,全面提取了石刻造像的本体资讯、测绘了1/1000的石刻造像群平面图。 对石刻造像群的地理环境、地质地貌、病害等方面进行初步调查,并提出了初步保护设想。[4]
参考文献
- ↑ 天津加强辽代石刻造像群保护 xinhuanet.com
- ↑ 千像寺石刻造像增加89尊近日进行具体定位 enorth.com.cn
- ↑ 千像寺遗址发现400多尊佛像 cctv.com
- ↑ 天津重点保护我国规模最大辽代石刻造像群 xinhuanet.com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