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叶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刺叶栎 |
中文名称:刺叶栎 拉丁学名:Quercus spinosa David ex Fr. 别称:刺叶栎、铁橡树、刺青冈 界:植物界 科:壳斗科 属:栎属 |
刺叶栎,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常生于海拔600-2600米的石灰岩石山岭或峭壁上。幼枝有黄色星状毛,后渐脱净。叶柄长2-3毫米;托叶脱落。壳斗杯形,包围坚果约1/4,直径0.9-1.5厘米,高6-9毫米,内面有灰色绒毛;种子含淀粉;壳斗和树皮含鞣质。
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和云南。生于海拔600-2600米的石灰岩山岭或峭壁上。[1]
简介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达15米。小枝幼时被黄色星状毛,后渐脱落。叶面皱褶不平,叶片倒卵形、椭圆形,长2.5-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圆钝,基部圆形或心形,叶缘有刺状锯齿或全缘,幼叶两面被腺状单毛和束毛,老叶仅叶背中脉下段被灰黄色星状毛,其余无毛,中脉、侧脉在叶面均凹陷,中脉之字形曲折,侧脉每边4-8条;叶柄长2-3毫米。雄花序长4-6厘米,花序轴被疏毛;雌花序长1-3厘米。壳斗杯形,包着坚果1/4-1/3,直径1-1.5厘米,高6-9毫米;小苞片三角形,长1-1.5毫米,排列紧密。坚果卵形至椭圆形,直径1-1.3厘米,高1.6-2厘米。花期5-6月,果期翌年9-10月。[2]
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幼枝有黄色星状毛,后渐脱净。叶倒卵形至椭圆形,稀近圆形,长2.5–5厘米,宽大1.5–3.5厘米,先端圆形,基部圆形至心形,边缘有刺状锯齿或全缘,幼时上面疏生星状绒毛,老时仅在下面中脉基部有暗灰色绒毛,叶脉在上面凹陷,叶面绉折,侧脉4–8对;叶柄长2–3毫米;托叶脱落。
壳斗杯形,包围坚果约1/4,直径0.9–1.5厘米,高6–9毫米,内面有灰色绒毛;苞片三角形,背面隆起;坚果两年成熟,卵形至椭圆形,直径1–1.3厘米,长1.6–2 厘米。[3]
生长环境
习 性: 阳生。生长在海拔600-2600米的石灰岩石山岭或峭壁上,根怕积水,耐旱能力较强 。[4]
分布范围
云南、湖南[5]、陕西、甘肃、湖北和四川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主要价值
食用:种子含淀粉;壳斗和树皮含鞣质。
药用:功 能: 癣、肝炎。主 治: 癣、肝炎。
最美古树
刺叶栎(铁橡树)俗称铁匠木,以木质特硬而闻名,在成县鸡峰山森林公园主峰南坡中部的山脊上,分散生长着4棵古铁橡树。据公园碑文推断,树龄均在千年左右,4棵树的树高在10-11.5米之间,胸围在1.5-1.98米之间,冠幅在28-68平方米之间。铁橡树生长极慢,如此高龄粗大的刺叶栎属陇上之冠。[6]
湖北省宜昌市大老岭情人湖的起源不知可以上溯到何年何月,而生长在情人湖畔的两棵含情脉脉、守望相助的刺叶栎,却是可以从千年前说起。他们是保护区内挂牌的古树名木,在《宜昌古树名木集》上有他们靓丽的身影。刺叶栎本为普通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因叶边缘有刺状锯齿而得名。在这里,或者是因为这儿的土壤、水分适合长,或者是因为树龄达到556年,这两颗刺叶栎都高达12米,胸径近1米,树冠面积近200平方米,是大老岭众多挂牌古树中非常具有观赏价值的两颗古树。[7]
参考资料
- ↑ 刺叶栎,浙江省林业局
- ↑ 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 David ex Franchet,植物通
- ↑ 刺叶高山栎Quercus spinosa David ex Franchet,植物通
- ↑ Quercus spinosa 刺叶栎,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2012-09-4
- ↑ 刺叶栎,植物通,2012-08-18
- ↑ 成县刺叶栎王(铁橡树),中国林业网,2016-08-02
- ↑ 最美古树名木:高山刺叶栎,中国林业网,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