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旅遊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鳳凰山旅遊景區位於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現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主要景點有雲中觀、菩薩洞、齊長城、紅葉谷、孫臏洞、二郎頂等。[1]
目錄
景區特色
景區內層巒疊嶂,森林蒼莽,植被茂密,生態環境優越。鳳凰山山勢雄偉,山上遍植紅葉,陽春三月綠樹成蔭,四—五月山花爛漫,深秋時節紅葉滿山,層林盡染,是休閒、度假、養生好去處。
主要景點
萬松疊翠
鳳凰山雄渾的山體,拱起渾圓的絕頂,山上松柏萬株「蟠屈掩翳,望如翠屏(見《康熙臨朐縣誌》)」。南望壁立千仞,北眺漫延開闊。自南麓,登千餘級連雲棧道,過南天門,可達峰頂。山巔檜松掩映,遮天蔽日,千年古木,千姿萬狀。風暢日麗,清幽寧靜,時見松鼠戲斗,雉雞啾鳴。松濤徐徐,淡香撲鼻,大氣清新。登絕頂遠眺「二水(指大石水和玉泉水)燕尾之交,委曲容於其下,仿佛巫峽寒江矣(明朝進士傅國評玉泉山語])」。長城逶迤遠去,似龍騰虎躍,壯觀異常,遊人至此如入仙境,流連忘返。
長城尋古
鳳凰山齊國古城堡,是齊內長城(南長城為轆轤嶺長城)的戰略要塞,它似巨龍,盤曲蜿蜒於溝壑 、山顛,古樸渾厚,雄偉壯觀。據考,該城約建於春秋時的齊景公(公元前547-489年在位)時期,它是齊長城的三個最大城堡之一(其餘為杜家莊和大弁山城堡)。山巔平疇數里,青色巨石壘砌成巨大邊牆,城內斷垣殘壘點綴着蒼松翠柏,城外千畝草甸,怪石撲臥,顯得古樸蒼涼。遊人至此,探齊國之文化,賞草甸之風光,夜餐露宿,觸景生情,遙想當年齊國將士,矛戈撞擊的軍隊演練,夕陽秋色,落木瀟瀟,思古之情油然而生,愜意舒暢,別有一番情趣。
雲龍三顯
鳳凰山齊長城古堡內,有一大型青石(石灰石),似一巨壁橫立於大城中心。石質光滑柔潤,寬大、方正,給人以光明厚重之感。奇特的是石的正面,布滿帶金絲的美麗花紋,若龍猶鳳,在「雲」中各具神韻。據傳,此石,天每欲雨,則全石濕潤,似水洗過,花紋更加清晰;小雨中,水點擊石,見金線亂飛;雨霽天將晴時,石上花紋,時隱時現,圖案十分逼真。人們稱其為「雲龍三顯」,奇觀天成,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這個齊長城大型城堡,當時能屯兵近萬,那時科學不發達,天氣不能預報,守城將士們,就是靠這塊靈石預測陰晴,以避天災。
紅葉燦霞
鳳凰山以西,懸崖之下,坡麓漫延數里,黃櫨遍布,間有雜木。春則櫨絨花溢,枝葉蔥蘢;秋則霜打櫨林,潑染山紅,凝丹嵌黛,燦霞麗彩,秀梅如畫。每值夕陽將下,有人自望霞嶺(位於村小學西北),東眺,但見紅霞盈目,赤彩耀丹,彤練緲秀,紅映數里,真乃「京郊紅香山,香山愧不如矣!」
古洞藏珍
鳳凰山陽,穹崖撐雲,壁立千仞,千年古柏,雜生崖間,千姿萬狀。名花異木,驚奇鬥豔。「青石崆峒,懸表天半,游其上者,凌霄掬日,星餐雲臥,迥出塵外(見《康熙臨朐縣誌》)「。最為奇特的是崖間古洞穴,府、縣舊志均有記載,且故事傳說眾多。洞穴十數,著者有四。一曰絲窠洞,「廣容數百人,幽深莫測」,高懸雲天,居諸洞之首;一名花洞,又名玉皇洞,因洞作閣(即玉皇閣),上塑神像,洞上復以殿宇;一名老洞,在山東偏中,有石灶、石床,人謂是孫臏修煉之所矣。南峰(二郎山)之陰,玉泉水稍上亦有數洞,最著名者為「臥牛洞,廓為巨室,傳為孫臏飼牛與此,故名「,史稱「孫臏臥牛洞」。洞邊青石之上牛蹄印清晰可辨,天工造化,惟妙惟肖,可謂神奇。還有布袋洞、斗洞……洞洞皆有美麗的傳說、誘人的珍藏。凡著名之洞,洞口皆有營造,或廊、或棧、或殿、或閣,棧道相連,玲瓏縹緲,誘人探攬。崖間錯落有致的建有藥王殿、碧霞祠、玉皇閣、關帝廟等佛道建築,每年正月、六月、九月各初九日為廟祭盛會。寺廟文化,祭祀民俗,歷史悠久,各具特色,異彩紛呈。
南屏霽雪
鳳凰山南峰,玉泉水之陰,有一扇狀崖壁,崖間,古柏疏掛,灌木稀垂。自山陽南眺,似錦屏駢立,秀峙「朱雀」,史稱南屏山,每當冬雪初霽,蒼蒼古柏,瓊崖嵌綠;瑩瑩玉嶺黛燃銀裝。為鳳凰山冬季賞雪佳處,遊人至此,盪塵滌慮,煩惱頓消。
佛奠石林
南屏山之上,二郎頂之陰,怪石嶙峋,類獅若虎,似象猶龍,千姿百態,形成一獨具特色的小石林。其東 端有巨石,大石托起橢圓形的小石。山下(二橋之西)自東北向上眺望,恰似一巨型立佛奠立石林,面對鳳凰山。山下有仄徑蜿蜒而上,過南屏山可直達石林,遊人可由石林達二郎頂,俯瞰包攬景區風光。
象飲玉泉
二郎山東峰,突起的峰頂,延伸出一小段山樑,緩緩東北行,而達玉泉水。細細觀賞,即可發現峰頂恰似巨象的頭部,山樑酷似象鼻,直延山下,如大象酣飲玉泉。遊人立於鳳凰山腰碧霞祠處,東南而望,即可發現這一奇特秀麗的地貌奇觀,因此歷史上也稱二郎山(以道教名)東峰為「玉象山」(以佛教名)。
德厚名芳
玉泉山之名自明朝《嘉靖志》有載,至今已近500年。《臨朐光緒志》記錄最詳:「玉泉山,舊志名絲窩(應為『窠』音科,因其音近,訛為『窩』字)山,沿俗稱也,山下有泉,曰玉泉,其名的於此。」絲者,多也;窠者,穴也,穴者,洞也,此謂該山洞穴之多。絲窠河、絲窠莊因此得名。玉泉在象鼻嶺下,夏日碧水噴涌,若珠類玉,如浪似雪,聲聞數里。僅玉泉山之名即誘人嚮往,其風光秀麗,雄偉壯觀,歷史上即聞名遐邇。這裡自古即為著名的戰略要地,自周朝至現代2500餘年,多被歷代政治家和軍事家所重。
解放戰爭時期,陳毅元帥亦選中這方寶地(在山南部遠的文壇村)為臨朐和南麻兩大戰役的指揮部駐所(前期)。我英雄的華野部隊在玉泉山和嵩山這一要塞阻敵打援,玉泉屏障,立下殊功,更巧合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為拍《南征北戰》,慧眼識珠的導演,又選中英雄部隊浴血奮戰的玉泉山為「鳳凰山」,從此「玉泉」為「鳳凰」所用。《南征北戰》是以崇高的思想內涵,精湛的表演技藝,真實反映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赫赫戰功、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著名影片。因此,在廣大群眾中,玉泉山即被「鳳凰山」所代替。
據臨朐《舊志》載,在鳳凰山周圍二十餘里內,有大小同名山四座,且久有其名,但得名最晚(當代易名)且最為著名者即為此山,人心所向之魅力為該山的厚德所贏!這一現象值得探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