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陈后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eaweed讨论 | 贡献2019年8月30日 (五) 15:16的版本 (added Category:南北朝时期人物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康元年(566年)官授宁远将军,置左史;又屡迁太子中庶子、侍中等职,直至陈顼废陈伯宗自立为帝。太建元年(569年),陈顼即皇帝位,陈叔宝被立为皇太子。陈太建十四年(隋开皇二年,582年),陈宣帝陈顼病卒,即皇帝位,成为陈朝、也是南朝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后主执政共八年,在位期间不理朝政,耽于女色,“复扇淫侈之风,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年),隋军南下,广陵失陷,不久攻破京口并都城建康,陈灭亡。陈叔宝被隋军掳至长安,自此结束了他短暂的帝王生活。 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年),后主及从属官僚并入隋朝以后,隋文帝在长安修治宅邸,礼遇甚厚。入隋以后,陈叔宝也是经常沉湎酒色,醉生梦死。仁寿四年(604)十一月壬子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

人物生平

陈叔宝于南朝梁承圣二年(553年)十一月出生在江陵,是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母为皇后柳敬言。 他出生时陈霸先已掌握南朝实权,成为一方霸主。陈霸先由于平定侯景叛乱,居功至伟,势力日益壮大,梁元帝萧绎为了牵制掌控陈霸先,使其子侄宗亲俱居江陵,陈顼及妻妾亦在其中。 次年,西魏南侵,攻陷江陵。陈顼被魏军掳至长安,陈叔宝与母亲柳氏、胞弟陈叔陵作为人质,被扣留在穰城(今河南省邓县)。 太平二年(557年)十月,陈霸先代梁建陈。文帝陈蒨即位后,命周弘正出使北朝,于天嘉三年(562年)迎回陈顼等人, 陈叔宝及母弟亦在其中,得还南朝。陈顼归国后,受封安成王,陈叔宝遂为安成王世子, 从此结束了他漂泊他乡的童年生活。是年,陈叔宝十岁。

陈叔宝自幼生长于深宫之中,不知稼穑之艰难,虽"初惧阽危,屡有哀矜之诏,后稍安集,复扇淫侈之风。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 他虽长年质留北朝,生活上却始终是富足优越的。再加上他自幼与父亲分离两地,被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幼年成长过程中,父爱的缺失,也对他日后的成长造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自北朝南归后,陈顼逐渐掌握了南朝大权,陈叔宝从此成为南陈皇族的重要成员。文帝天康元年(566年),陈叔宝十四岁,官授宁远将军,置左史,由此正式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光大元年(567年),担任太子中庶子,不久升任侍中。太建元年(569年)正月,被立为皇太子。

陈宣帝太建九年(577年)十二月,东宫落成,陈叔宝正式入主东宫。在此期间,他师从周弘正学习《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并多次亲自释奠太学。此外,陈叔宝尤为喜爱文艺,大量文士成为其东宫僚属,并开始举办文学宴会。这个时期聚集在陈叔宝身边的文人群体为陈后主东宫文人群体。 陈叔宝的文学集团的主要成员有江总、姚察、顾野王、褚玠、陆瑜、谢伸及义阳王陈叔达等约三十余人。

陈叔宝虽然身为太子,但是其皇位却来得十分不易。陈顼的次子,即陈叔宝的二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太建十四年(隋开皇二年,582年)正月,陈宣帝陈顼病重,太子陈叔宝与始兴王陈叔陵、长沙王陈叔坚一并在宣帝身边侍疾。始兴王陈叔陵暗地里怀有异志,命掌管煎药的官吏磨刀准备刺杀陈叔宝。 陈宣帝去世后,仓猝之际,陈叔陵命侍臣去外面取剑。左右侍臣没有领会他的意思,取了上朝时的木剑给陈叔陵,陈叔陵大怒。长沙王陈叔坚在旁边,听见陈叔陵的话语,害怕将发生变故,窥测陈叔陵的行动。 太子陈叔宝在宣帝灵柩前大哭,始兴王陈叔陵趁机企图用锉药刀砍击陈叔宝,击中陈叔宝颈部,陈叔宝在柳皇后及乳母吴氏的帮助下逃出, 派大将萧摩诃讨伐陈叔陵,最后陈叔陵被杀,诸子赐死。

陈叔陵伏诛之后,陈叔宝即皇帝位,是为陈后主。之后,以长沙王陈叔坚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萧摩诃为车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绥远公。始兴王陈叔陵家中财资数万悉数赏赐给陈叔坚与萧摩诃。以司马申为中书通事舍人。 当初陈叔陵刺杀后主时,后主脖颈被砍受伤,在承香殿中养病,朝政之事,全都委托给太后处理。并且摒去诸姬,独留贵妃张丽华随侍。后主病愈,对张贵妃更加爱幸。 立妃沈氏为皇后,大封诸弟为王,封皇弟陈叔俨为寻阳王,陈叔慎为岳阳王,陈叔达为义阳王,陈叔能为巴山王,陈叔虞为武昌王。不久正式册立皇子陈胤为太子。

陈自陈霸先开国以来,内廷陈设很简朴。陈叔宝嫌其居处简陋,不能作为藏娇之金屋,于是在临光殿的前面,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十丈,袤延数十间,穷土木之奇,极人工之巧。窗牖墙壁栏槛,都是以沉檀木做的,以金玉珠翠装饰。门口垂着珍珠帘,里面设有宝床宝帐。服玩珍奇,器物瑰丽,皆近古未有。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名花。每当微风吹过,香闻数十里。

陈叔宝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其中有复道连接。又有王、季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都以才色见幸,轮流召幸,得游其上。张丽华曾于阁上梳妆,有时临轩独坐,有时倚栏遥望,看见的人都以为仙子临凡,在缥缈的天上,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至德元年(隋开皇三年,583年)正月,外任长沙王陈叔坚。当初后主被刺伤,不能亲自处决政事,所以政无大小,全由长沙王陈叔坚决定。长沙王权倾朝廷,故而日渐骄纵,于是陈后主日益忌惮陈叔坚。因此,都官尚书山阴孔范,中书舍人施文庆,都因为陈叔坚被后主崇信而感到不安,天天搜罗长沙王身边的错处,向陈后主进谗构陷。于是陈后主借此为由,仍保留长沙王陈叔坚骠骑将军的本号,继续使用三司之仪,但是外任为江州刺史。以祠部尚书江总为吏部尚书。 同月,立张丽华之子、皇子陈深为始安王。 九月,陈后主大封兄弟为藩王,立皇弟陈叔平为湘东王,陈叔敖为临贺王,陈叔宣为阳山王,陈叔穆为西阳王。不久,又立皇弟陈叔俭为安南王,陈叔澄为南郡王,陈叔兴为沅陵王,陈叔韶为岳山王,陈叔纯为新兴王。

陈叔宝继位之时,正值隋文帝开国之初。文帝有削平四海之志,于是隋之群臣,争劝文帝伐陈。祯明二年(隋开皇八年,588年)底,文帝下诏数后主二十款大罪,散写诏书二十万纸,遍谕江外。有人劝文帝说兵行宜密,不必如此张扬。文帝说:"若他惧而改过,朕又何求?我将显行天诛,何必守密?"于是修建了许多战舰,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总管韩擒虎、贺若弼等率五十一万大军分道直取江南。隋军东接沧海,西距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无不奋勇争先,欲灭了陈朝。

陈叔宝却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不闻外事。他下令建大皇寺,内造七级浮图,工尚未竣,为火所焚。沿边州郡将隋兵入侵的消息飞报入朝。朝廷上下却不以为意,只有仆射袁宪,请出兵抵御,后主却不听。及隋军深入,州郡相继告急,后主叔宝依旧奏乐侑酒,赋诗不辍,而且还笑着对侍从说:"齐兵三来,周师再至,无不摧败而去,彼何为者耶?"孔范说:"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断南北,今日隋军,岂能飞渡?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臣每患官卑,虏若渡江,臣定做太尉公矣。"有人妄传北军的马在路上死去很多。孔范说:"可惜,此是我马,何为而死?"后主听后大笑,深以为然,君臣上下歌妓纵酒,赋诗如故,似乎亡国的威胁并不存在。

人物评价

《陈书》:"后主昔在储宫,早标令德,及南面继业,实允天人之望矣。至于礼乐刑政,咸遵故典,加以深弘六艺,广辟四门,是以待诏之徒,争趋金马,稽古之秀,云集石渠。且梯山航海,朝贡者往往岁至矣。自魏正始、晋中朝以来,贵臣虽有识治者,皆以文学相处,罕关庶务,朝章大典,方参议焉。文案簿领,咸委小吏,浸以成俗,迄至于陈。后主因循,未遑改革,故施文庆、沈客卿之徒,专掌军国要务,奸黠左道,以裒刻为功,自取身荣,不存国计。是以朝经堕废,祸生邻国。斯亦运钟百六,鼎玉迁变,非唯人事不昌,盖天意然也。"

《南史》:"后主因削弱之余,钟灭亡之运,刑政不树,加以荒淫。夫以三代之隆,历世数十,及其亡也,皆败于妇人。况以区区之陈,外邻明德,覆车之迹,尚且追踪叔季,其获支数年,亦为幸也。虽忠义感慨,致恸井隅,何救麦秀之深悲,适足取笑乎千祀。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