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斑葉月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4年6月17日 (一) 23:39 由 Tl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斑葉月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1~3公尺,叢生,有地下塊莖,葉子寬且長,為闊披針狀,葉鞘很長,葉緣有細毛,葉面有羽狀黃色斑紋,春至夏開花,為圓錐花序,整串下垂,花冠為漏斗狀,花萼為管狀,唇瓣特別大,黃白色中帶有紅點和斑紋,果實為球形,表面有許多縱稜,早期是綠色,成熟時為紅色,內有淡藍灰色的種子,有芳香味道。[1]


斑葉月桃 基本資料

名稱: 斑葉月桃 Alpinia speciosa

科名: 薑科

別名: 豔山薑、玉桃、良姜、虎子花

類型: 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佈: 月桃在台灣全島都有分布,尤其是台灣低海拔的亞熱帶或熱帶的山區。

莖: 因為月桃為薑科的植物,相信大家都看過「薑」長什麼樣子,我們吃的薑就是「地下莖」,而月桃也有類似薑的地下莖構造,埋於地下,我們是看不到的,而由地下莖上長出直立的地上莖再長出葉子。

根: 無明顯特徵

花: 花的排列為總狀花序(如圖),一直呈現下垂的狀態,開花的順序由排列在最基底的先開花,再陸陸續續開到花序的頂端;單單看一朵花,花冠為管狀,表面為乳白色,而內部為紅色和黃色相雜的斑紋。花季為5~7月。

果: 果實為朔果(如圖五),形狀為球狀,表面摸起來不平滑,因為具有縱向的稜紋;果在未成熟時顏色為綠色,成熟後呈現鮮橘紅色。


植株

月桃全株的高度最高可長到3公尺那麼高。在未開花結果的時候,在野外常被人和野薑花(如圖)搞混在一起,因為兩者都為薑科的植物,要分辨出來也很簡單,月桃全株看起來會比野薑花大,而且野薑花比較喜生在溼土上,月桃比較喜生在較乾的土上,所以月桃分布比較廣,也很常見。


用途:

月桃的用處非常的多,月桃的葉子就是以前人的「塑膠袋」,從前我們的祖先,要裝魚裝肉大都用姑婆芋的葉子或是月桃的葉子,只要將東西放在月桃葉上,用繩子捆起來,攜帶方便而且又有保鮮的效果。端午節是我們非常期待的節日,除上可以看划龍舟外,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有些地區的人,就會用月桃的葉子去包粽子,炊煮完,吃起來風味獨特。月桃葉子的葉鞘部分,富含纖維,非常地有韌性,將葉鞘曬乾抽出纖維,可以編成草蓆或編成粗繩。月桃的花富水分,可當補充水分的來源,其花蜜微甜,可抽出花蜜作蜜糖。月桃果實成熟後,裡面的種子中藥名叫做「仁丹」,味道強烈獨特,有健胃的效果。月桃還有一品種叫「斑葉月桃」,本校的月桃就是斑葉月桃,主要為觀賞用。[2]

  1. 斑葉月桃,植物知多少
  2. 斑葉月桃,植來植網-仁愛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