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LBT0930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21日 (一) 20:5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名称 = '''商''' | 图像 = File:155008 58c109304a1ce.png|缩略图||center|[http://www.wenshubang.com/pic/allimg/copyright/img/ca…”)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拼音:shāng)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本义不明,甲骨卜辞中都用作人名或地名,金文后来假借为国"殷商" 。商的常用义是相互之间交流看法、观点,也引申指贸易,再转指从事贸易的人。商又是五音之一,也是星宿名。商还指数学中除法运算的得数。

2019年11月20日,"汉语盘点2019"活动启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通过监测语料库,推荐国际字"火、墙、商"。

文字源流

学术界对于甲骨文(图1、2)的"商"字的解释看法不统一。《说文解字》:"从外知内也。从㕯(nè),章省声。"清王筠《说文句读》云:"谓由外以测其内也",许慎认为商的本义是揣测、估量。古文字中商没有从章声的写法,许慎章省声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1]

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商字像燕子之形,本义为燕子。在殷人的祖源传说中,他们的始祖契(xiè)是其母简狄吞燕卵而生的。这一传说在《诗经·商颂·玄鸟》中就有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文》中也说"燕,玄鸟也",可知玄鸟就是燕子。由于殷人自认为是燕子的后代,故以燕子义的商作为他们的族称。有人说将甲骨文中的商字解释为燕子很牵强,而且在古代文献中也找不到商有燕子义的证据。所以这一说法难以信从。

有人认为商的本义为殷人的族称。商字上部的跟甲骨文凤字(图A)的上部相同,是凤凰的鸟冠,商字中以此作为凤凰的代表。殷人崇拜凤,故族称之字由凤构成。下部的"冏"像穴居之形,象征殷人的居住地。

有人认为商的本义为商星,商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又叫辰星、大火星。是殷人崇拜的星神。甲骨文中的商字像一个底座上插放着火把的形状,殷人祭祀大火星时以此作为大火星的象征。在有的商字中还点缀了两个或四个星星(如图10),表意尤为明显。殷人崇拜商星,故以商星名其族,进而又名其朝代。

有人认为商的上部是䇂字(与辛实为一字),䇂是古代常用的刑罚之具。《左传·昭公元年》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日阏伯,季日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否)臧(偏义复词,谓予以惩罚),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这是一则关于殷人崇拜商星的神话。高辛氏就是帝喾,相传是黄帝的曾孙,他的两个儿子阏伯和实沈关系不和,兄弟二人互相残杀,高辛氏对二人予以惩罚,把阏伯迁到商丘,让他主祭商星:把实沈迁到大夏,让他主祭参星。商星在东,参星在西,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商字从辛即表示惩罚之意。商字下部之囵,当从徐中舒之说,为居住区之象形,表示商星所对应的地面分野。所以商的本义就是商星,有些商字还画有两颗或四颗星星,表意更为明显。阏伯主商,商为星名;实沈主参,参之本义亦为星名。《说文》:"参,参商,星也。"(此应连篆读)参字西周金文作图B,像人头上有三颗星,下面的三撇表示光芒闪耀,由参本义为星名知商字亦为辰星而造。

0ILFW6i1Oj.jpg

商当因伤而得名,兄弟互相伤残,故谓之商。欧阳修《秋声赋》云:"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可知商有伤残意。古代将宫商角霉羽五音与四季相配,商音配秋。秋至而草木凋零,草木凋零在古人看来是神灵残杀的结果,商的伤残义与秋季的万物伤残景象相一致,故以商音配秋。商音以悲伤哀怨为基调。《淮南子·道应》:"宁戚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商歌。""商歌"即悲歌之意。东陶渊明《咏荆轲》:"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皆商音悲伤之证。由商之悲伤义亦可知商字从辛表示惩罚。

由于商音与秋相配,故人们用"商"指代秋天。古称秋风为"商风"。称秋声为"商声"。

商的经商之义是如何产生的,徐中舒在《殷周文化蠡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二本三分)一文中指出:"殷亡以后,商人土田为周人所夺,故多转而为商贾,商贾名称当由此起。"古代商务大都采取以物易物的实物交换方式,实物交换须对双方的物品价值作出评估,所以商又有估量、商量的意思。

详细字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shāng 动词 估量;计算。 estimate 《商书·费誓》:"我商赉尔。"[2] 《汉书·食货志上》:"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于上。"

讨论,交换意见。 consult;

discuss

《后汉书·宦者传论》:"成败之来,先史商之久矣。"

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兴元人以币如孟氏赙,且来商家事。"

商讨;商量;商议 犹鸧,以金银镶饰。 袁枚《随园随笔·商金银之讹》:"今骨董家铜器有镶金银者,号称商金商银。商之为言鸧也,郑笺所谓'鸧,金饰貌'是也。乃嵌镶之义。" 名词 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 trade;

commerce;

business

《商君书·垦令》:"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

柯岩《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咳,一商二粮三银行,财政也比税收强!"

商场;商机;经商;通商 经商做买卖的人。 merchant;

businessman;

dealer

《商君书·垦令》:"商欲农,则草必垦矣。"

丁玲《母亲》四:"杜淑贞本是一个大商的女儿,从小没有母亲。"

商贩;客商;行(xíng)商坐贾(gǔ) 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征。"

韩愈《送权秀才序》:"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和。"

商音;商歌 古人把五音与四季相配,商音配秋,因以商指秋季。 杜甫《七月三日戏呈元二十一曹长》诗:"今兹商用事,余热亦已末。"

T012de4378242badda6.jpg

商序;商秋 古漏壶中箭上所刻的度数。 《仪礼·士昏礼》解题引郑玄《目录》云:"日入三商为昏。"贾公彦疏:"郑云'日入三商'者,商谓商量,是刻漏之名。"

《诗·齐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唐孔颖达疏:"《尚书纬》谓刻为商。郑作《士昏礼目录》云:'日入三商为昏',举全数以言耳。"

星宿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 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商星 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数叫做商。 quotient (Shāng) 朝代名。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所建。中经几次迁都,盘庚时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亦称殷。 the Shang Dynasty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Shāng)春秋诸侯国宋的别称。周灭商后,封商贵族微子的后代于宋,故宋又称商。 《国语·吴语》:"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顾反而问之曰:'何见于市?'"陈奇猷集释引顾广圻曰:"商,宋也。"

(Shāng)战国时秦地名,在今河南省淅川县境内。 商鞅(战国卫国人,因封于"商",故称"商鞅") (Shāng)姓氏用字,参看"商姓"。 zhāng 名词 通"章",篇章。 chapters 《荀子·王制》:"修宪命,审诗商,禁淫声。" 展开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字典》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三】【㕯部】式阳切(shāng)

从外知内也。从㕯,章省声。

წ,古文商。

๧,亦古文商。

ᅟ,籀文商。

【注释】①从外知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谓由外以测其内也。"②章省声:是说小篆商的上部是小篆章的省略。

说文解字注

从外知内也。从㕯,章省声。

汉《律历志》云:商之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白虎通·说商贾》云:商之为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按《粊誓》:我商赉女。徐仙民音章,此古音也。从外知内,了了章箸曰商。今式阳切,十部。

广韵

式羊切,平阳书 ‖商声阳部(shāng)

商,金音。度也。张也。降也。常也。亦州名,即古商国,后魏置洛州,周为商州,取商於地为名。又姓,《家语》有商瞿。式羊切。十八。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商·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8

古文:ᅟ、ྃ、Ⴆ、࿧、წ、ᄚ、๧、综

(shāng)《唐韵》式阳切。《集韵》《韵会》《正韵》尸羊切,并音觞。《说文》:从外知内也。从㕯,章省声。《广韵》:度也。《易·兑卦》:九四,商兑未宁。注:商,商量,裁制之谓也。《礼·曲礼》:槀鱼曰商祭。注:商犹量也。疏:祭用乾鱼,量度燥湿,得中而用之也。

又《玉篇》:五音,金音也。《礼·月令》:其音商。注:商数七十二,属金者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秋气和,则商声调。《前汉·律历志》:商之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白虎通》:商者,强也。《梁元帝·纂要》:秋曰素商,亦曰高商。

又《说文》:行贾也。《易·复卦》:商旅不行。《周礼·天官·大宰》:九职,六曰商贾,阜通货贿。注:行曰商,处曰贾。《广韵》:本作综。俗作啇,非。

又《集韵》:刻也。《诗·齐风·东方未明》疏:《尚书纬》谓刻为商。《仪礼·士昏礼》注:郑目录云:日入三商为昏。疏:马氏云:日未出,日没后,皆二刻半,云三商者,据整数言也。《正字通》:商,乃漏箭所刻之处。古以刻镌为商,所云商金,商银是也。刻漏者,刻其痕以验水也。

又《广韵》:张也,又降也,又常也。

又国名。《诗·商颂》谱:商者,契所封之地。疏:郑以汤取契之所封以为代号也,服虔王肃则不然。襄九年《左传》曰: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服虔云:相土契之孙居商丘,汤以为号。

又《书·序》王肃注亦云:然契之封商见于《书》《传》《史记》《中˫》,其文甚明。经典之言商者,皆单谓之商,未有称商丘者,又相土之于殷室,非王迹所因,何当取其所居,以为代号也。

又地名。《左传·僖二十五年》:楚鰚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

又《春秋·襄二十一年》:会于商任。

又《战国策》:高商之战。

又州名。《广韵》:即古商国,后魏置洛州,周为商州,取商于地为名。《战国策》: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史记·张仪传》:臣请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注:商州有古商城,其西二百余里有古于城。

又商陵,汉侯国,在临淮。见《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又姓。《史记·仲尼弟子传》:商瞿商泽。

又《谥法》:昭功宁民曰商。

又与谪通。《荀子·儒效篇》:谪德而定次。注:谪与商同。

(zhāng)又《集韵》诸良切,音章。度也。《书·费誓》:我商赉汝。《释文》:商如字,徐音章。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上扁、宽,下长、窄。"亠",点在竖中线上端;横下点、撇从左右向竖中线聚拢。"冏"的顶部在横中线上方,㇆(横折钩)钩部低于左竖;框内撇、点从竖中线向左右打开,"口"略小,在竖中线部位。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ɕ i̯aŋ 王力系统 阳 ɕ ǐaŋ 董同龢系统 阳 ɕ jaŋ 周法高系统 阳 stʰ jaŋ 李方桂系统 阳 sth jang 西汉 阳 东汉 阳 魏 阳 jang 晋 阳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阳唐 jɑŋ 北魏后期北齐 阳唐 jɑŋ 齐梁陈北周隋 阳唐 jɑŋ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ɕ i̯aŋ 拟音/王力系统 ɕ ǐaŋ 拟音/董同龢系统 ɕ jɑŋ 拟音/周法高系统 ɕ iɑŋ 拟音/李方桂系统 ś jang 拟音/陈新雄系统 ɕ ǐɑŋ 展开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

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商 商 宕 平声 下平十阳 书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式羊切 ɕjɑŋ 集韵 商 宕 平声 下平十阳 书 开口呼 三等 次清 尸羊切 ɕiɑŋ 章 宕 平声 阳 章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诸良切 tɕiɑŋ 韵略 平声 阳 尸羊切 增韵 平声 阳 尸羊切 中原音韵 商 阴平 江阳 审 开口呼 全清 ʂiaŋ 中州音韵 平声 江阳 尸张切 洪武正韵 商 平声 十七阳 审 所 全清 尸羊切 ʃiaŋ 分韵撮要 商 阴平 第九张掌帐着 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