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风雨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Lingd讨论 | 贡献2019年5月2日 (四) 21:09的版本 特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风雨桥 原图链接

风雨桥(也叫城阳桥)建于1916年,是中国侗族风雨桥中最有名的。这座桥横跨林夕河,现今仍然使用频繁。这座桥没有用钉铆全部用的木头和石头建造。是风雨桥中最大的。柳州不仅有山清水秀地干净的赞誉,更有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美景。柳州的山、柳州的水、柳州的风雨桥……都像是在画里,而风雨桥从远处看,更像。

经典之作

风雨桥横跨浔江,始建于1916年,总厂398米,宽16米,高10.6米,设有七个楼亭,最高8米,堪称世界第一风雨桥。风雨桥独特的木质结构,不仅古朴中透着美感,构造更为神奇,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大小条木,凿木互相吻合,以榫衔接,结实牢固。精美的雕刻艺术,称得上桥梁经典之作。

风雨桥的桥面全部由成排的杉木铺设而成,上面建有古典长廊,廊顶覆以灰瓦,为每一个走在桥上的行人遮风挡雨。长廊两旁设有栏杆长凳,宛如古代游园内的画廊,可以让的行人观赏休息。 笔直的长廊内两侧均匀密布的圆形柱子,恰似两排等待检阅的士兵,无形中给桥上的游人增添了一种莫名的安全感,走在上面,就像在自家闲庭漫步,那种惬意感想想都充满了美好。

特色

风雨桥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下部是桥墩,用大青石围砌,以料石填心,呈六面形柱体,上下游均为锐角,以减少洪水的冲击。中部为桥面,采用密布式悬臂托架简支梁体系,全为木质结构。桥梁跨度一般不超过10米,以适应有限的木材长度。上部为桥面廊亭,采用榫卯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廊亭木柱间设有座凳栏杆,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既增强桥的整体美感,又保护桥面和托架不同于一般的大桥,风雨桥上筑有7座楼亭,五层的方形楼亭,多角重檐,形似宝塔,气势宏伟,瓦檐上雕刻的花鸟龙凤,栩栩如生,玲珑有致,充分展示了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1][2]

花龙的故事

三江风雨桥 原图链接

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三江风雨桥。有着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古时候,侗家只有十几户人家,里面有一对恩爱的夫妻,布卡和培冠,一天清晨,急着去干活的夫妻俩人不顾突然猛涨的河水,过桥去对岸,不料一阵大风,美丽的妻子被河中的螃蟹精掠走,后来一条花龙搭救出了培冠。为了纪念勇猛正义的花龙,侗乡人建造了这座带有木质艺术的三江风雨桥。大桥四条中柱上雕刻的花龙图案,每天都在向踏上桥的行人讲述着这个动人的故事。

美景

站在风雨桥上放眼远望,千山碧水,蓝天白云。美丽的侗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诗情画意,山清水秀”这就是所有到过柳州三江侗族的人的心声。

视频

参考来源

  1. [1]这座桥梁始建于1916年,堪称世界第一风雨桥 百度 2017年12月
  2. [2]风雨桥的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