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是雨是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20:05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
前往: 導覽搜尋

《是雨是淚》是許冠傑演唱的歌曲。

歌曲簡介

中文信息:是雨是淚

演唱:許冠傑

填 詞:許延宗

歌曲語言:粵語

歌曲歌詞

滴滴雨點仿佛似流淚

滴在我冰冷的身軀

看看手中那玉墜

家中的她已熟睡

漸漸覺得眼眶濕遍

是雨是淚

舊日與她愛深沒愁慮

共度困苦雨打風吹

今天的她怨受罪

不想把她再負累

立定決心離家他方去

夜雨伴隨

想起當初相依相對

心不禁唏噓

想起當初一切夢想

破滅那堪追

祝福她找得好鴛侶

不必再空虛

但願她今生多歡趣

道別我手中她的玉墜

便擲向街角的一堆廢堆

抹去眼眶的雨或淚

再見 我走了你繼續睡

就讓雨把往昔都衝去

莫怨恨誰

歌手資料

中文名: 許冠傑

英文名: Sam Hui 

星 座: 處女座

生 日: 1948年9月6日

體 重: 72kg

身 高: 180cm

血 型: A型

出生地: 廣州西關

籍 貫: 番禺化龍

小 學: 鑽石山永康小學、牛池灣恩光小學

中 學: 聖芳濟中學、英華書院

大 學: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

家庭成員:父親:許世昌、母親:李倩雲

三兄:許冠文(Michael Hui)、許冠武(Stanley Hui)、許冠英(Ricky Hui)

妻子:琳寶·弗萊明(Rebu·Fleming)

兒子:許懷欣(Ryan Hui)、許懷谷(Scott Hui)

興趣: 游泳、唱歌、運動、駕駛

最喜愛顏色: 藍色、淡色、純色

最喜愛食物: 上海菜、魚蛋、咖哩雞

最喜愛運動: 健身、游泳、駕駛

最喜愛歌星: 貓王、The Beatles(披頭士樂隊)

最喜愛電影: 全家福

最喜愛閒逛的地區: 大排檔,街市

最喜愛的歌曲:《半斤八兩》,《鬼馬雙星》

早年經歷

許冠傑(1948.9.6-),暱稱「阿Sam」,在香港樂壇被尊稱為「歌神」、「香港歌王」、「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廣東歌鼻祖」。許冠傑是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他創造的香港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對粵語歌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同時他也是香港樂壇自作自唱的先驅。許冠傑1974年推出的專輯《鬼馬雙星》揭開了香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序幕,1976年的經典大碟《半斤八兩》則標誌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許冠傑是締造當代香港流行歌曲的最大功臣。他與兄弟許冠文、許冠武和許冠英合稱「許氏四傑」,2007年,簽約國際娛樂唱片公司,推出大碟《人生多麼好》,2009年9月4日至9月7日,許冠傑再度於紅磡體育館舉行4場難忘往日情演唱會,並罕有地演繹已逝世的歌手朋友作品作為致敬,2012年4月13日至4月16日再次舉行個人演唱會。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許冠傑的父親 許世昌是一名國樂師,母親李倩雲屬歌劇界人士。許冠 傑在許家排行第四,是許家幼子,他大哥 許冠文是一名導演、演員,二哥 許冠武從事電影幕後工作,三哥 許冠英是喜劇電影演員。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一齊合作過不少電影,並稱「許氏三兄弟」 。

感情生活

1966年,許冠傑在麗晶酒店獻唱歌曲時認識了琳寶·弗萊明,之後二人相戀。1971年12月30日,許冠傑與琳寶·弗萊明在美國結婚。1976年,許冠傑的大兒子 許懷欣出生。1978年,許冠傑的二兒子 許懷谷出生 。

主要成就

第8屆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

十大勁歌金曲勁歌金曲榮譽大獎

十大中文金曲榮譽大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CASH金帆音樂獎音樂成就大獎[1]

主要演員

演員 角色 介紹 登場集數
潘慧如 林詩淇 林國樑的姊姊,周琳的女兒,李淑靜的大姑多瑪斯傢俱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執副)
女,個性直言坦率、氣場強大、外冷內熱。之後調去多瑪斯傢俱分公司服務。
1-14、16、18、20-33、36-39、41-45、47、49-50
梁舒涵 葉素娥 葉進財、陳月雲的女兒,沈渙清的妻子,沈彼得的媳婦逃跑女天兵蛻變為職場小仙姑
女,26歲,群展新進人員,家裡開宮廟又稱為「仙姑」。之後與群展總編請長假,與沈渙清一起回屏東休養身體。
全劇
黃靖倫 黃韋綸 韓庚的乾兒子
男,30歲,綽號Allen,群展公司的總監,韓森從國小到高中同學,喜歡金秀明,雖然金秀明對他說只想當兄妹,但他依然窮追不捨。
李宣榕 潘朵拉 蔣安妮、潘有義的女兒,韓森的女朋友,嚴厲女班長蛻變為熱心女房仲
女,27歲,曾任海軍陸戰隊龍泉新訓中心教育班長。
1-8、12-50
王建復 韓森 韓庚的兒子,潘朵拉的男朋友
男,30歲,律師,黃韋綸從國小到高中同學,朵拉的大學同學。
1-8、10-38、40-47、49-50
楊雅筑 李淑靜 林國樑的妻子,林詩淇的弟媳,周琳的媳婦美克奧主編模特兒女兵蛻變為時尚女主編
女,26歲,林芷芸的上司,美克奧時尚雜誌社擔任助理。
1-33、35-50
梁瀚名 林國樑 李淑靜的丈夫林詩淇的弟弟,周琳的兒子多瑪斯傢俱公司董事長特助
男,28歲,有錢的富二代,但個性成熟內斂,內斂到從外表很難看的出來家裡是「富二代」。
1-24、26-33、36-38、41-50
楊晴 楊晴 方美倩的女兒,宋志強的妻子魔鬼女排長蛻變為職場小資女
女,29歲,方喬青的秘書,曾在海軍陸戰隊龍泉新訓中心擔任排長。
1、3-7、11、14、21-22、30、32、34、39、41、43、45、49-50
羅平 宋志強 楊晴的丈夫,方美倩的女婿美克奧簽約男模特兒小資女餐廳的型男主廚
男,30歲,曾在海軍陸戰隊龍龍泉新訓中心擔任排長。
1、4-8、10-11、13-14、21-23、27、30、32、39、43、48-50
王樂妍 張佳佳 郭松齡的女朋友美克奧的總編輯
女,30歲,李淑靜的上司兼閨蜜,美克奧的總編。
1-2、4-9、11、14-15、20-23、34、39-41、43-47、50
陳謙文 郭松齡 張佳佳的男朋友心理諮商工作室諮詢師小資女餐廳的型男主廚
男,31歲,曾在海軍陸戰隊龍泉新訓中心擔任輔導長。
1-2、4-8、10、13-15、21-23、27、30-32、34、36、39、43-44、46-48、50
王沛語 金秀明 梅語柔的姊姊,軍中女漢子蛻變為幹練女助理
女,25歲,黃總監的助理,小元向她告白,不過後來拒絕他。
1-29、32-33、35-50
林建予
(鯰魚哥)
邱佑廷 廷芝家族的創辦人和網路直銷老闆,巴玲,巴隆的表弟
男,28歲,巴隆的表弟,目前已跟雅芝分手,走出情傷了。
1-8、11-50
游小白 鄭光興 朱玉萱的男朋友潘有義的結拜小老弟
男,30歲,自稱為三重蕭敬騰,貼圖製作者"三騰",興趣非常多元,有空都會去夢17幫忙。
全劇
尹彥凱 何寬亮 黃嫚莉的丈夫
男,28歲,現為夢17老闆,不知道芷芸喜歡他,對芷芸很好,聽尚菲說芷芸的吉他壞掉了,買一支新的。喜歡芷芸,卻不敢告訴她。
王上菲 王尚菲 林政陽的女朋友迷糊女班兵蛻變為有氧女教練
女,26歲,後錄取一份由小元偷偷介紹的健身房工作。
1-4、6、8-26、28-30、32-43、45-50

人物評價

在香港流行樂壇,許冠傑被稱為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鼻祖,他創造的[[香港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完成了古典與流行的嫁接,對現代粵語歌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天天新報》評)。

許冠傑對於香港樂壇的意義不在於他的歌曲的市場占有率有多高,而在於他吸引了原本鄙視粵語歌的人去聽他創作的歌曲,他的出現是香港樂壇本土化的重要一環(向雪懷評)。

許冠傑以唱出小市民的心聲見稱(《文匯報》評) 。

他的音樂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香港社會的人文精神(《南方都市報》評)。

他創作並演唱的歌曲可分為俚、雅兩類,尤以前者意義重大。這些以粵語白話創作的歌曲用語不僅風趣幽默,而且站在普通人民的立場褒貶時事,反映了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現狀;而他以文藝腔創作的歌曲則承襲了中國古典詩詞的風格,因而詩味十足(千龍新聞網評)。

許冠傑是一位傑出的音樂人,他創作的歌曲絕不僅僅停留在思想意義的層面。在作曲方面,他擅長將香港當地的民間小調與西方主流音樂巧妙結合,進入20世紀80年代,他甚至在歌曲中加入搖滾元素;在歌詞方面,文學修養較高的許冠傑喜歡用平實而富於哲理的歌詞來表達樸素的情感。在演唱方面,許冠傑是標準的民謠唱腔,他不加任何修飾的唱法不僅動聽,而且簡單自然(《老人報》、《現代快報》評) 。

許冠傑主演了多部喜劇電影,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個插科打諢的人物形象,從他塑造的這些角色也可以看到香港喜劇電影的源頭(《南方都市報》評)。

在電影《鬼馬雙星》中,許冠傑輕鬆幽默的表演風格頗受觀眾的好評,許氏風格的小人物喜劇也自此深入人心(騰訊網評)。

在電影《笑傲江湖》中,他把令狐沖的風流倜儻、放浪形骸演繹的十分到位,因此得到不少觀眾的認可(CCTV評)。

在電影《花田喜事》以及《水滸笑傳》中,他分別扮演了周通和武松兩個具有顛覆性的角色,搞笑表演較之以往也更加瘋狂(騰訊網評)。

社會活動

1973年,到星馬等地參加慈善籌款活動,並演唱歌曲。

1986年,為Lotus成員周華年以及腎病協會籌款。

2005年2月,舉辦「05歌神賀歲嘉年華」演唱會,演唱會上設置觀眾捐利市環節,為南亞地區災民籌款 。

2007年,參與錄製歌曲《藍天消失了》的合唱版,以宣揚環保訊息 。

2008年,為了鼓勵災區人民重建家園,他把歌曲《浪子心聲》的歌詞改寫成賑災歌曲《愛的暖流》。

6月1日,參加香港演藝界發起的「5.12關愛行動」 。

2010年,參加「金曲迴響獻愛心慈善晚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