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姆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希姆萊 | |
---|---|
原文名 | Heinrich Himmler |
出生 |
1900年10月7日 慕尼黑 |
逝世 | 1976年 |
職業 | 帝國長官 |
知名作品 | 有史以來最大的劊子手《論人種之不平等》 |
海因里希·希姆萊 編輯 同義詞 希姆萊一般指海因里希·希姆萊 海因里希·魯伊特伯德·希姆萊(德語: Heinrich Himmler),是納粹德國的一名法西斯戰犯,歷任納粹黨衛隊隊長、黨衛隊帝國長官、納粹德國秘密警察(音譯為蓋世太保)首腦、警察總監、內政部長等要職,先後兼任德國預備集團軍司令、上萊茵集團軍群司令和維斯杜拉集團軍群司令。 他是對歐洲600萬猶太人、同性戀者、共產黨人和20萬至50萬羅姆人的大屠殺以及德國對蘇聯的東方總計劃的倡導者和鼓動者。許多武裝黨衛隊的戰爭罪行負有主要責任。 希姆萊1900年10月7日出生於德國慕尼黑,是巴伐利亞教師之子,1918年參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退役,曾辦過養雞場。1925年加入納粹黨,參加過啤酒館政變。1927年接任納粹黨衝鋒隊全國領袖。1934年後成為德國秘密警察組織(蓋世太保)首腦、將衝鋒隊發展為控制着整個納粹帝國的龐大組織---黨衛軍。擁有威嚴的黑色制服以及恐怖的骷髏標誌。他屬下的集中營屠殺了約六百萬猶太人。戰爭末期,他企圖單獨和英美媾和談判,被發現後被免除一切職務,之後化妝逃亡,途中被俘後自殺。德國 縮略圖 周刊中對希姆萊的評價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劊子手」。
人物關係
有史以來最大的劊子手:文質彬彬的希姆萊,也曾做過很多慈善活動2018-06-13 20:06 海因里希·魯伊特伯德·希姆萊是納粹德國的一名法西斯戰犯,可以說是納粹黨的第二首領,但是他所做的一切,甚至比首領希特勒更為殘忍血腥。希姆萊是對歐洲600萬猶太人、同性戀者和20萬至50萬羅姆人的大屠殺以及德國對蘇聯的東方總計劃的倡導者和鼓動者。 ...詳情 內容來自 中文名 海因里希·魯伊特伯德·希姆萊 外文名 Heinrich Luitpold Himmler 國 籍 德國 民 族 德意志人 出生地 德國慕尼黑 出生日期 1900年10月7日 逝世日期 1945年5月23日 職 業 黨衛隊首領,蓋世太保總管 畢業院校慕尼黑大學 信 仰納粹主義 配 偶 瑪佳莉特·波登 政 黨 德國納粹黨 == 人物生平 ==
海因里希·希姆萊於1900年10月7日生於慕尼黑希爾德加德街2號的三樓。當他呱呱墜地時,巴伐利亞的樞密院顧問維特爾斯巴赫·海因里希親王向他伸出庇護之手,為其起名海因里希·希姆萊,並做其教父。名字和教父約束着希姆萊從小就恪守忠於國王的傳統的資產階級生活方式。這使希姆萊養成了服從紀律、處處照章辦事的習慣。
當時巴伐利亞維特爾斯巴赫王朝有明文規定:誰認一位親王作教父,誰就必須當軍官。這裡有一點是了解希姆萊本性的關鍵:他一直幻想指揮一支攻無不克、百戰百勝的軍隊,但他一生也沒能完全實現這一幻想。希姆萊長得瘦弱,鼻樑上還架着近視眼鏡。最初,他想當海軍,可是帝國艦隊不收戴眼鏡的人,只好改當陸軍。當年,他只有十七歲,還不到當兵的年齡。他的父親只好央求在宮廷中的朋友們幫忙,讓他的兒子希姆萊提前
加入軍隊。朋友們幫了忙。1917年底,希姆萊加入了巴伐利亞第11步兵團"森林團"。可是他剛剛入伍,正在累根斯堡接受候補軍官訓練,同時又進了拜羅伊特的機槍訓練班。結業後,他被編進第11步兵團補充營4連。但此時戰爭已經結束,他奉命退役。
退役
退役後不久,希姆萊又發現一條行伍發跡的道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局勢非常混亂。巴伐利亞社會民主黨人中的退役軍人和自願參加者組成了自由團,與共產黨人成立的紅色工人士兵蘇維埃共和國相抗衡。希姆萊加入了自由團。由柏林派出的國防軍和自由團準備進攻紅色慕尼黑。希姆萊躍躍欲試,想從自由團再進國防軍。後來他患了傷寒,健康狀況惡化,始終沒能成為軍官。
進國防軍的打算未能實現,原因是他父親考慮到王室的庇蔭己不復存在,通貨膨脹有增無減,這個時候該是讓希姆萊在戰後趕緊熟諳一門可靠的職業的時候了。他父親看中了農業,希姆萊當時對農業也很感興趣。但他的農業生涯仍是時運不濟,剛剛進入因戈爾施塔特的菜農場學農,就被一場流行性傷寒弄得臥床不起。1919年10月18日,他病癒後又進了慕尼黑大學技術學院,註冊為農科大學生。希姆萊在1922年8月5日報通過考試,並在施萊斯海姆的"蘭德氮素有限公司"謀得了一席農業助理員的職位。同時,由羅姆推薦加入了一個名叫"德國國旗"的民族主義組織。他每天下班後,就扛起步槍,主動跟志同道台的夥伴們進行操練,準備在行將到來的內戰中大顯身手。
國會大選
1923年8月,希姆萊辭退了蘭德氮素公司的工作,回到慕尼黑,參加了阿道夫·希特勒發動的十一月政變。羅姆將"德國戰旗(原德國國旗)"組織的大旗交給了他,他作為旗手參加了希特勒的十一月政變。 政變失敗了。這個政變失敗者打定主意繼續搞政治,希姆萊參加了民族社會主義自由運動組織。希姆萊在自由運動組織的成員中遇到了舊友格利戈爾·施特拉塞。他是自由運動組織中的頭目,他看出希姆萊有組織能力,便很快起用了他。
錄用
1924年5月,國會大選在即。施特拉賽企圖利用希特勒政變在德國引起的轟動,將自己手下的納粹分子塞進國會,便派希姆萊駕駛一輛摩托,在下巴伐列亞各村鎮之間往返飛馳,傳達施特拉賽通知文告,並向農民聲嘶力竭地進行民族社會主義的宣傳,煽動農民反對金融資本,詛咒猶太人和共濟會成員,攻擊布爾什維克,詆毀民主政治和一切合理的政策。
希姆萊的力氣沒有白費,施特拉賽的活動措到了近兩百萬張選票,贏得了三十二個國會議員席位。希姆萊雖然不余遺力地工作,但仍感到前途渺茫。 1924年12月希特勒離開監獄後,隨即着手重建因十一月政變而被禁止的四分五裂的納粹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納粹黨又興旺起來,並建立了黨衛隊。希姆萊憑着擇主而侍的本能,覺得找到了自己的偶像。1925年8月,他加入了納粹黨,不久又當上了施特技賽的秘書。
工作
希姆萊樂於執行各種命令,嚴格遵守紀律,是一個出色的組織者。但他垂涎高官顯員,施特拉賽就儘量設法滿足希姆萊的欲望。施特拉賽在赴柏林之前,提升希姆萊為巴伐利亞一上普法爾茨省黨部副書記。希姆萊雖然投靠希特勒的對手施特拉賽門下,實際上,他始終認為自己是黨的領導機關的一名工作人員,不是施特拉賽的侍從。當施特拉賽調往柏林並成為希特勒在德國北部的對立面的時候,他進一步向希特勒靠攏。希姆萊覺得在希特勒領導下進行工作是無限幸福、無比光榮的。希特勒也沒有虧待他,讓他在特權階層中的地位直線上升!
--1925年任納粹黨下巴伐利亞一上法爾茨區副領袖;
--1926年任納粹黨上巴伐利亞一施瓦本區副領袖,同年任全國宣傳工作副領導;
--1927年,二十七歲的他任黨衛隊全國副領袖。
短短几年,希姆萊從一個無所適從的青年,變成了希特勒的狂熱追隨者、納粹組織的高級領導人。受到希特勒的賞識。但是,希姆萊並不滿足現有的官銜,他想成為領袖人物。引導黨和國民走他所期望的路。
情報機構
自1930年當選為國會議員之後.希姆萊集中精力擴張黨衛隊的勢力並使黨衛隊獨立於羅姆的衝鋒隊之外。1931年,希姆萊建立由海德里希領導的黨衛隊保安處作為納粹黨的情報機構。到1933年,黨衛隊發展到5.2萬人。希姆萊和海德里希鞏固了納粹黨在巴伐利亞的權力地位。1933年,希姆萊先後出任幕尼黑警察局長、巴伐利亞政治警察總監和德國政治警察部隊(普魯士除外)司令。1934年4月,希姆萊成為普魯士警家總監和蓋世太保首腦。1934年6月30日,希姆萊奉希特勒之命組織指揮黨衛隊摧毀以羅姆為首的衝鋒隊,此舉成為希姆萊及其黨衛隊發跡史的重要里程碑。從此.黨衛隊成為負責"保衛……國家社會主義思想的化身(即希特勒)"和將納粹政權的種族主義轉化為有力的行動準則的"獨立機構"。
升職 1936年6月,希姆萊升任德國警察總監、蓋世太保首腦和黨衛隊帝國長官,具體組織實施法西斯恐怖統治。早在1933年,希姆萊就親自領導建立起第一座樣板集中營-達豪集中營。戰爭時期建立的最主要的集中營有:波希米亞的特萊西恩施塔特集中營,波蘭的馬伊達內克集中營、奧斯威辛集中營和施圖特霍夫集中營,阿爾薩斯的納茨魏勒一施特魯特霍夫集中營,波羅的海諸國的考納斯集中營和里加集中營,德國本土的諾因加默集中營、格羅斯羅森集中營、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和多拉集中營。希姆萊認為,集中營的作用就是製造恐怖氣氛,使納粹的秩序得到維護和遵守。
1939年德波戰爭之前,希姆萊為製造戰爭藉口而擬定"希姆萊計劃":穿着波軍制服的黨衛隊隊員及部分集中營死囚"襲擊並占領"靠近波蘭邊境的德國格萊維茨廣播電台,用波蘭語發表挑釁性演說,造成波蘭進攻德國的假象。緊接着該計劃實施的是希特勒9月1日10點向德國國會和人民發表演說:"無數波蘭人侵入德國境內,其中有波蘭正規軍攻擊了格萊威茨廣播電台。"此時,德軍早已奉命進攻波蘭,挑起侵略戰爭。德波戰爭期間,希姆萊組建了5支擔負"特別任務"的黨衛隊保安處別動隊。別動隊緊隨在德軍後面,負責圍剿和處決波蘭的知識分子以及其他被認為可能起來反對德國統治的人,其中多為猶太人。
殘殺猶太人
自從成為黨衛隊帝國長官開始,希姆萊就鼓吹保護具有所謂"高級價值"的人們的種族甄別條例和特別婚姻法。希姆萊甚至設立專門機構,讓經過挑選的德國姑娘與黨衛隊人員生養子女,以此製造所謂"超人"種族。
1939年11月8日晚,希特勒在慕尼黑的貝格勃勞凱勒啤酒店發表啤酒店暴動紀念演說,遭遇定時炸彈的襲擊。
此後,戈培爾操縱的納粹宣傳工具宣稱謀殺元首的勾當乃是"英國特工所為",希姆萊則從荷蘭境內綁架2名英國特工作為所謂人證,而真正的作案者艾爾塞則被關進集中營並在戰爭結束前夕被處死。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希姆萊的別動隊跟在德軍後面,開始系統地消滅蘇聯的猶太人。黨衛隊對"布爾什維克政委"的殘殺尤其令人髮指。在設置猶太人保留地的計劃業已失敗、馬達加斯加流放計劃遭到擱置、將歐洲猶太人放逐到蘇聯內地的計劃亦因德軍未能速勝而破產的情況下, 1941年底,希特勒作出對歐洲"猶太人問題"實施"最後解決"(即滅絕猶太人)的
决定。1942年1月,纳粹党举行万湖会议,研究"犹太人问题"的"最后解决"。希姆莱是实施"最后解决"计划的组织指挥者。为了灭绝犹太人,希姆莱在1942年指挥建立了许多灭绝营,主要有:贝尔根-贝尔森灭绝营,索比鲍尔灭绝营,奥斯威辛灭绝营,特莱布林卡灭绝 营,马伊达内克灭绝营,切尔诺灭绝营和贝乌泽茨灭绝营。1943年10月4日,希姆莱在波兹南向党卫队高级领导人发表演说,大肆鼓吹"最后解决"欧洲犹太人,宣称"这是我们的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光荣一页"。一般认为,在"最后解决"中惨遭杀害的仅犹太人就有约500万。
報復行動
1942年5月29日,德國保安總局局長兼波希米亞與摩拉維亞執政官萊因哈德·海德里希在乘坐梅塞德斯轎車由鄉村別墅駛往布拉格古堡途中,遭到經特種作戰執行局訓練而由英國皇家空軍空投的捷克斯洛伐克抵抗運動人員的襲擊,後在醫院因傷勢過重而命歸黃泉。希姆萊惱羞成怒,命令對此組織實施一系列報復行動,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利迪斯慘案。利迪斯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波希米亞境內靠近克拉德諾市的村莊。1942年6月9日,大批德國保安警察突然對利迪斯實施包圍,禁止人們離開村莊。6月10日,該村年滿16歲的男人全部被槍殺,兒童被押送至格內森瑙集中營,婦女被囚禁於拉文斯布呂克集中營,利迪斯經焚燒和爆炸而被夷為平地。 希特勒不僅通過黨衛隊直接管理集中營和滅絕營,而且組建武裝黨衛隊(即黨衛軍)以防範國防軍、加強法西斯武裝力量。1943年8月20日,希姆萊取代威廉·弗里克而出任德國內政部部長,權傾一時,進一步強化警察統治機器。1944年7月20日謀殺希特勒事件發生之後,德國國防軍被迫接受希姆萊為預備集 團軍司令。儘管缺乏軍事指揮經驗,希姆萊稍後又成為西線的上萊茵集團軍群司令。到1944年末,希姆萊的黨衛隊和警察系統發展到12個主要行政機構。
自尋出路
1944年12月,德軍在阿登高地發動了一次很大的攻勢,但這次戰役並沒有改變納粹德國的命運,希特勒試圖將美英盟軍趕出歐洲大陸的如意算盤完全失敗了。剩下的路已經沒有了,只有頑抗到底。希特勒當時叫囂着:"我們決不投降!我們可以失敗,但我們將會讓世界一起做陪葬!"
希特勒孤注一擲的叫囂也許會引起一般納粹分子的共鳴,但希姆萊卻已經不再狂熱了,他對形勢有清醒的認識:德國完蛋了!1944年12月底,納粹黨衛軍情報頭子沃爾特·施倫貝格手下的一位聯絡官從上司那裡聽說,希姆萊正試圖與盟國中的某國達成一項單獨的和平協議。
但是,希姆萊如果想與盟國達成任何和平協議,他必須首先改變自己的聲譽,要知道,他可是希特勒"最忠誠的黨衛軍戰士"。為了取得西方盟國的信任,他開始頻繁地露面表現自己。1945年1月,通過一位代表美國和加拿大的猶太人的瑞士調解人進行調解,他同意以25萬美元為代價,在一個月內釋放1400名猶太人。然而,到了2月份,1200名猶太人被釋放,但他並沒有要錢。不過,由於深知希特勒不會允許他這樣做,希姆萊請美國和瑞士的媒體在報道此事時,應突出希特勒的"人道主義姿態"。華盛頓當時也肯定準確判斷出了希姆萊想要尋求達成和平協議的願望。
儘管希姆萊在此事上做足了手腳,但當希特勒得知他一直想滅絕的猶太人被釋放時,仍大發雷霆,並立即下令:絕不能放走一個猶太人!這也是只有1200名猶太人,而不是1400名猶太人僥倖逃生的原因。事已至此,希姆萊的努力看來是白費了。1945年1月,他被希特勒貶到其它職位,當上了一名高級軍事指揮官。希特勒將他另用的理由是他編造出來的,稱他因長期生病,已不適應現在的工作,而把他安排到柏林北部的一個黨衛軍醫院休養。雖然如此,希姆萊仍在計劃自謀生路的計劃。
最讓人感到震驚的事發生了。希姆萊為了提高自己在西方盟國面前的發言權,竟然同意與來自世界猶太人大會的一名代表在一個秘密地點會面。在這次會面中,他同意釋放關押在拉文斯布里克的猶太婦女,這顯然是與希特勒的旨意背道而馳的。1945年2月到5月期間,他多次與瑞典紅十字會副主席康特·弗爾克·貝納多特會面,經過這些會談,他所計劃的德國向西方投降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了。[1]
自殺身亡
1945年4月22日,歇斯底里的希特勒竟然公開承認德國已經輸掉了這場戰爭,並表示自己將隨第三帝國的消亡而消亡。第二天傍晚,當希姆萊再次與貝納多特會面,並請求他向西方盟國轉達德國願意投降的意思時,希姆萊自己策劃德國投降的計劃,在盟國看來實際已經沒有多少背叛的意味了。
希姆萊的最後提議晚了一步。1945年4月28日,希特勒通過BBC向全世界發布消息說,希姆萊制定了向英國與美國無條件投降的計劃,並稱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無恥的背叛"。隨後,希姆萊被希特勒剝奪了一切職務。對於希特勒來說,發現自己一直認為絕對忠誠的希姆萊竟然也背叛他,是對他最大的打擊,他終於感到自己已經是四面楚歌,於是,他也準備了結自己的生命。果然,兩天之後,他也死了,儘管現在關於他的死,還有種種的傳言。
希特勒死後,納粹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接替他短暫地當了幾天第三帝國的元首。他知道希姆萊是不可靠的,因此拒絕了希姆萊入閣的要求。想繼續掌權的希姆萊美夢破滅後,颳了刮自己的鬍子,戴上自己的獨眼黑眼罩,穿上一名黨衛軍士兵的軍服,開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但是,他並沒有跑掉,兩周後,他就落入了英國軍隊手中。1945年5月23日,他咬碎了鑲在一顆假牙里的氰化物膠囊,自殺身亡。[1]
個人思想
由於他長期在下巴伐利亞邦農民聚集的地方工作,歷史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認為農民階級是民族的本源,自由鄉土上的自由農民是德意志民族力量和民族精神最強大的後盾。
大學畢業後,在民族運動宣傳的影響下,他設想了一種以農業為主要標誌的社會。他跟幾個志同道合的人花錢買了一塊地,開辦了一所農場,以此作為他實現農村之國的胚種細胞。然而,他的農場沒等興旺發達起來,便很快夭折了。 他把自己的農場因資金不足而夭折,歸結到猶太資本的身上。他的理論是:世界猶太民族煽動城市居民反對農民。 他認為世界猶太資本通過投機和操縱交易所壓低生產價格和提高消費價格。農民收入很少,城市居民開支很大。巨額的中間利潤被猶太人和他們的同盟者所中飽。因此他認定,農民最危險的敵人是"世界猶太資本"。這可能就是希姆萊反猶思想形成的雛形。
種族思想
《時代》周刊封面上的海因里希·希姆萊 《時代》周刊封面上的海因里希·希姆萊 希姆萊當時還形成一種奇特的思想,認為東歐人也是不共戴天的敵人。理論根據是,全國農民階級唯有在反東歐人的鬥爭中才能保存和壯大自己。這無意中形成的意識成為希姆萊日後給黨衛隊綱領提出的兩條要點的思想基礎,即確定第三帝國反猶和反東歐人政策的基本思想。這兩種觀點,後來成為希姆萊反"斯拉夫劣等民族"和反"世界猶太民族"的堅定不移的奮鬥目標。希姆萊的最終目標在暴力反猶的氣氛中逐漸形成。反猶已成為納粹黨的最強大的動力。
希姆萊曾深入學習和研究過親德的英國人豪斯頓·斯圖爾特·張伯倫的著作《十九世紀的基礎》 、法國外交家約瑟夫·阿瑟·戈賓諾的專著《論人種之不平等》和羅森貝格的《二十世紀的神話》等三本書。儘管這三本書是互相剽竊,希姆萊仍讀得全神貫注,津津有味,覺得受到了極大的啟發和鼓舞。
這三本書的作者都認為:人種的價值不是平等的,因此人種雜交會降低高等人種的遺傳素質;北歐的條頓人是所有亞利安人種中體魄最優秀的人,基督教鼓吹的關於人類平等的理論是卑鄙無恥、陰險毒辣的幻想
希姆萊的白色黨衛軍夏季制服 。 這種種非人道的種族理論被希姆萊所接受。
希姆萊捍衛民族社會主義種族學並非出於某種狂熱,而是受環境的影響。他在大學讀書時已經接觸反猶主義。最初了解反猶主義是從希特勒的專著《我的奮鬥》中讀到的。《我的奮鬥》對反猶主義有一段專述:
"今天在我們面前展示的人類文化、藝術以及科技成果,無一不是雅利安人創造的。
血統混雜和由此產生的種族水平的降低,是古老文化衰亡的唯一原因。
看看吧,猶太人通過雜交每天在毒化我們民族的血液。
想想吧,只有幾世紀以後才能從我們民族的機體中排除這種血液里的毒素,或者永遠無法排除這種毒素;
希姆萊等納粹高級將領 希姆萊等納粹高級將領 再想一想吧,種族解體降低甚至消滅了我們德意志民族中最後的亞利安人的價值,使我們的力量作為承襲文化的民族明顯地衰退…… "
希姆萊相信種族論的觀點,並且全部接受下來,在以後的黨衛隊中發揮了非常殘酷的作用。為給希特勒的大日耳曼民族主義尋找歷史根據,希姆萊編造了一個亞特蘭蒂斯神話,稱德國人是最優秀民族的後裔。
摺疊編輯本段人物軼聞 摺疊亞特蘭蒂斯 著名的納粹分子 著名的納粹分子 希姆萊的"亞特蘭蒂斯"情結來源於一本叫《冰蓋理論》的書。作者恩斯特·赫爾比格聲稱有一個"超級人種"從太空來到地球,他們在古老的亞特蘭蒂斯島上落了戶,創造了先進的文明,古希臘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皆得益於亞特蘭蒂斯。
希姆萊堅信在德國可以找到亞特蘭蒂斯人的後裔,而且是所有後裔中最優秀的。為了給這些匪夷所思的理論找出根據,希姆萊炮製了臭名遠揚的人種"繁殖計劃"。
希姆萊炮製的"生命之源"計劃即人種"繁殖計劃",直接出自納粹造就優等民族的目標。其思想基礎是傳說中遠古曾有一個雅利安民族存在,這個民族的人藍眼睛、黃頭髮,是優等民族,日耳曼民族就是雅利安民族的後裔。在希姆萊授意下,從1935年開始,那些所謂的黨衛軍精英便選擇金髮碧眼的婦女發生性關係,為"元首"創造優秀人種,目的是防止未來世界被納粹所稱的"劣等民族"主宰。"生命之源"計劃大約產生了11000(一說20000)個私生子。
摺疊特殊研究 希姆萊 希姆萊 希姆萊外表斯文,內心極度變態。他下令建造的集中營和滅絕營屠殺了五百多萬猶太人,在現實生活中他卻是個動物保護主義者和素食主義者,甚至有輕微暈血症。希姆萊是一個唯心主義瘋子,堅信自己是德意志民族英雄的後裔。為了純化德意志人血統,希姆萊推行種族滅絕主義政策,並將好的"雅利安人"集中進行有計劃的繁殖。希姆萊相信"雅利安人"是"亞特蘭蒂斯神族"的後裔,只要純化血統,就能恢復神力,把黨衛軍打造成"神族不死軍團"。在希姆萊的鼓吹下,德國提倡"雅利安人"大規模生育,即"生命之源"計劃,導致戰後出現大規模嬰兒潮,婦女們也成為單純的生育工具。希姆萊成立許多特殊研究會,以研製出各種傳說中的神器和現代化的夢幻武器,如:碟狀飛行器(飛碟)、"地球軸心"、"聖杯"、"命運之矛"等。希姆萊曾派出哈勒為首的探險隊前往西藏尋找沙姆巴拉洞穴中可以隨意控制時間、空間變化的"地球軸心",據說哈勒被英國人捉住之後,成功越獄並找到了"地球軸心",但是不知道如何操縱。甚至有人認為希姆萊的碟狀飛行器試製成功,只是還沒來得及投入使用,第三帝國就滅亡了。[2]
摺疊神秘學 希姆萊對於一些可能具有神秘力量的 希姆萊與希特勒 希姆萊與希特勒 物品或魔術感到着迷,信奉神秘主義與北歐宗教,曾成立組織德意志研究會(Ahnenerbe)前往世界各地,包括西藏和黑森林等地尋找所有有關"雅利安超人"的祖先和聖杯的蹤影,還對占星術、黑魔術成立組織研究。希姆萊還聯繫與贊助歷史久遠的組織-維利會,試圖找出神秘力量"維利"(Vril)獲得戰爭的勝利(包括卐字標誌、UFO圓盤型飛行器與V型導彈被一些神秘學學者認為是納粹黨與維利會的關係衍生而成的),以及進行種族淨化,讓"德意志之血"在歐洲廣布,納粹德國許多重要的核心人物都是維利會的成員,包括希特勒、戈林、希姆萊、魯道夫·赫斯、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和馬丁·鮑曼。
希姆萊還有以1300萬帝國馬克改建古堡維威爾士堡(Wewelsburg),作為自己的別墅,建立地下室,專門施行魔術、儀式,還有地方專門放置永久黨衛隊的遺骨,以及黨衛隊最高法庭、希姆萊的會客室、多達12000冊藏書的圖書間。希姆萊雖然為希特勒前來做了很多功夫準備迎接,但希特勒直到戰爭結束都不曾來過。
摺疊編輯本段家庭生活 1928年7月3日,希姆萊與地主之女瑪佳莉特結婚,瑪佳莉特是金髮碧眼高個子女性,是希姆萊心中理想的"德意志女性",她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做過護士,在柏林結過短期的婚姻,之後用父親的資金開了一
間小診所。可是她比希姆萊年長7歲,而且是基督新教信徒,天主教的希姆萊父母對於他們倆的婚事極力反對。 1929年8月,希姆萊與瑪佳莉特有了一個女兒古德仁(Gudrun),希姆萊非常疼愛古德仁,並稱她作"Püppi(人偶)",希姆萊也曾帶古德仁去他的工作場所,包括集中營。參觀集中營的當晚,古德仁就在日記中就記述了。另一方面,瑪佳莉特還有前次婚姻留下的一個男孩子,但希姆萊對這個繼子幾乎沒有關心。在古德仁出生後,希姆萊與瑪佳莉特之間的感情越來越糟,最後演變成分居。希姆萊於1937年開始與他前任的女秘書海德溫·波哈斯特(Hedwig Potthast)成為情人關係,希姆萊稱波哈斯特為"我的小白兔",雖然他試着與瑪佳莉特離婚,但因為家庭的天主教保守而從未成功,結果波哈斯特分別在1942年與1944年先後為希姆萊生了2個孩子。波哈斯特的父母對於希姆萊既沒有離婚再娶的打算,也沒有一棟房子能給他們女兒而非常不滿。但私生活非常簡樸的希姆萊卻沒有能買新房子的積蓄,他以職權在納粹活動中秘密地挪出了8萬馬克,而這件事被馬丁·鮑曼知道,但他沒有張揚。之後希姆萊用這筆錢在柏希加登-舍瑞(Berchtesgaden-Schönau)一帶蓋了房子,而鮑曼家就在附近,鮑曼夫人後來與波哈斯特友好,並緩和了希姆萊與鮑曼的權力衝突,促成了友情。
希姆萊父親同父異母哥哥科南德·希姆萊(Konrad Himmler)的孫子漢斯·希姆萊(Hans HImmler)是黨衛隊一名中尉,有一次因為酒醉而泄漏了重要情報,希姆萊知道後對他判處死刑。之後雖然有減刑,但漢斯被送到了前線,之後他又因為說了對黨衛隊否定的言論,被當作"男同性戀"而送到達豪集中營,槍殺處死。對於希姆萊來說,即使有血緣關係,只要有破壞紀律的行為也不會被寬恕。戰後,由於希姆萊一姓被視為"邪惡的代名詞",古德仁之後就改姓為貝爾維茲(Burwitz),並為黨衛隊隊員的法律辯護,也是歷史修正主義的重要成員。
摺疊編輯本段個人榮譽 勳章
德意志鷹勳章(Verdienstorden vom Deutschen Adler)
空軍飛行員章(Flugzeugführerabzeichen,戈林贈予,鑲鑽石)
啤酒館政變紀念章(Medaille zur Erinnerung an den 9. November 1923)
納粹黨金質黨章
摺疊編輯本段影視作品 希姆萊1942年的照片 希姆萊1942年的照片
德國以外的國家,也有許多把取得獨裁者一人信任作為政治警察大權的人稱做"希姆萊",包括蘇聯的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中華民國的戴笠。
電影"帝國毀滅"中,Ulrich Noethen飾演希姆萊,在影片起頭就對不在場的希特勒大罵,而他的副官則說"事到如今對禁慾的素食主義者有所期待也不是辦法",但希姆萊自己也是素食主義者。另外Noethen飾演的希姆萊還有在電影"關於希特勒的真正最真實真相"中登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