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道夫·布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Dr Strange讨论 | 贡献2019年3月6日 (三) 18:24的版本 對希特勒說不的男人--聖人音樂家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道夫·布希(Adolf Busch,1891年8月8日-1952年6月9日)德國小提琴家與指揮家。他在德国的基根(Siegen)出生,而逝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吉爾福德[1]。他的父亲非常熱衷於音乐,但天不由人,因生活贫穷而未能成为职业音乐家,但他苦心栽培小孩,所幸布希兄弟们都具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后来,除了布希本人成为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以外,他的哥哥和弟弟也分别成为了著名的指挥家和大提琴家。[2]

在困境中茁壯

布希一共有兄弟八人。年幼时家中经济很困难。但尽管如此,热爱音乐的父亲还是让他的儿子们学习音乐,1931年,布希接受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邀请赴美国演出,他在纽约和费城等城市举行的独奏会,在美国音乐界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并受到了美国各地听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他所演奏的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更受到群眾的同聲称赞。当时,大家一致认为他的演奏是极为纯正和具有典範意义。


傳奇的布許四重奏

對希特勒說不的男人--聖人音樂家

Tully Potter在他的書(Adolf Busch: The Life of an Honest Musician[3])中寫道:阿道夫·布希不僅是一位全能的音樂家。在艱難時期,他也是道德燈塔。他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四重奏演奏家,兩次世界大戰中最忙碌的獨奏小提琴家,也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但在他的聲名如日中天時,他高貴的人格尊嚴卻為他的命運帶來戲劇性轉折。

1933年納粹掌權後,希特勒和他的追隨者就開始系統性的迫害德國猶太人。許多著名的猶太音樂家,包括Bruno Walter,Otto Klemperer和Emanuel Feuermann,都被迫離職或離職以示抗議。1933年4月,在希特勒掌權數週之後,布希領導的布希四重奏決定停止在德國的巡演。他同時發表了這樣的聲明:“由於我的基督徒同胞對德國猶太人的行為,令我覺得有必要中斷我在德國的巡迴演奏會。”當年,布希先生是唯一一位著名的非猶太德國音樂家,因為堅持原則而離開德國。當年也只有極少數非猶太歐洲音樂家(包括Arturo Toscanini還有Pablo Casals)他們出於同樣的原因決定停止在德國的表演。於是他遽然終止在德國如日中天的演奏事業移居瑞士。納粹黨羽為了擔心輿論壓力,曾試圖吸引布希回國,當時他的回應是"如果你把希特勒吊死在中間,戈林(H. Goering)左邊,戈培爾(J. Goebbels)在右邊,那我就會回德國。"

隨著反猶太律法席捲整個歐洲,他在1939年底和布希四重奏成員移居美國。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一場悲劇。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著名小提琴手呈現供過於求而且美國人對室內樂的興趣有限。布希雖然能夠維持生計,但他的名聲則已不再。此外,他對他心愛的祖國所鑄成的一切感到絕望。[4]

“阿道夫·布希是個聖人”,阿圖羅·托斯卡尼尼這麼說。歐內斯特·貢布里希爵士對布希說:“他就像他的演奏一樣 - 他身上沒有一首錯誤的旋律”。


參考文獻

  1.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dolf-Busch
  2. http://www.xtqzf.com/3810.html 小提琴作坊:阿多尔夫·布什
  3. Tully Potter. Adolf Busch: The Life of an Honest Musician. Boydell & Brewer. 2010. ISBN 978-0-907689-50-8. 
  4. https://www.wsj.com/articles/SB10001424052748703296604576005193516575586 The Man Who Said No to Hitler His life was not in danger under the Nazis, but his soul was. He chose exile over a devil's bar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