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阿道夫·布希

Dr Strange讨论 | 贡献2019年3月6日 (三) 14:02的版本 聖人音樂家

阿道夫·布希(Adolf Busch,1891年8月8日-1952年6月9日)德国小提琴家与指挥家。他在德国的基根(Siegen)出生,而逝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吉尔福德[1]。他的父亲非常热衷于音乐,但天不由人,因生活贫穷而未能成为职业音乐家,但他苦心栽培小孩,所幸布希兄弟们都具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后来,除了布希本人成为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以外,他的哥哥和弟弟也分别成为了著名的指挥家和大提琴家。[2]

目录

在困境中茁壮

布希一共有兄弟八人。年幼时家中经济很困难。但尽管如此,热爱音乐的父亲还是让他的儿子们学习音乐,1931年,布希接受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邀请赴美国演出,他在纽约和费城等城市举行的独奏会,在美国音乐界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并受到了美国各地听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他所演奏的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更受到群众的同声称赞。当时,大家一致认为他的演奏是极为纯正和具有典范意义。


传奇的布许四重奏

圣人音乐家

Tully Potter在他的书(Adolf Busch: The Life of an Honest Musician[3])中写道:阿道夫·布希不仅是一位全能的音乐家。在困难时期,他也是道德灯塔。他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四重奏演奏家,两次世界大战中最繁忙的独奏小提琴家,也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但在他受欢迎的高峰期,他高雅的人格尊严却为他的命运带来戏剧性转折。 1933年4月,尽管希特勒努力说服“我们的德国小提琴手”回归,但他勇敢地决定抵制自己的祖国(这大大减少了他的收入,并损害了他作为独奏家和作曲家的生涯)。 1938年,由于墨索里尼的种族法,布希也抵制了义大利,而在那里他是最受欢迎的古典表演者之一。第二年,他和他的四重奏同事一起移居美国,虽然他在室内乐团取得了很多成功并成立了万宝路暑期学校,但他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赏识。“阿道夫是个圣人”,Arturo Toscanini宣称。欧内斯特·贡布里希爵士对布什说:“他就像他演奏的那样 - 他身上没有一种错误的语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