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布朗库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南诏旧事讨论 | 贡献2019年2月24日 (日) 07:57的版本 参考文献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布朗库西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原文名 Constantin Brâncuși
出生 (1876-02-19)1876年2月19日
罗马尼亚 霍比特(Hobița)
逝世 1957年3月16日(1957-03-16)(81岁)
国籍 罗马尼亚
职业 雕塑家
知名作品 《空间中的鸟》
《吻》
《巨子》
家有娇妻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罗马尼亚雕刻家。早年在国内接受教育训炼。1904年移居巴黎后,作品逐渐显露其个人的风格特点。其石雕及金属雕作品,如《吻》(1908)、《睡着的缪斯》(1910)和一组题为《麦厄斯特拉》(1912~1940)的变体雕刻,表现出作者对简洁的抽象美的探求。其木雕作品如《巨子》(1915)等却深受非洲艺术的影响,运用错综复杂的棱角,常以神话或宗教为主题。

个人经历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1876年出生于罗马尼亚霍比塔的农民家庭,1957年逝世于巴黎。 长期活动在法国。其间一个时期(1913年左右)曾受立体派和黑人雕刻的影响,开始制作简化造型的雕刻,他只选择少许主题,以不同材质去创作。公认为是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重要雕塑家。 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对现代主义美学的核心课题——造形与材质,作出崭新响应的典型代表,布朗库西从小受到民间木雕工艺影响。 最初,在祖国生活时期就读于工艺学校,后来,进入首都布加勒斯特美术学校。 1904年抵达巴黎。 1907年,布朗库西毕业于美术学校(Ecole des Beaux─Arts) ,并且一度进入罗丹[1]工作室。 然而,布朗库西仅仅待了一个月就选择离去。他透露离开罗丹工作室的考虑:“大树底下无法长成任何小草”。布朗库西坦承,那段时间是他个人最艰辛的时期,因为,自己必须找到自我创作的道路。不断寻找雕刻的完美和优雅,运用最纯净想象驰骋艺术创作简炼境界的布朗库西,创作理念不仅对现代雕塑艺术有着极为重要的启发价值。布朗库西说:“东西外表的形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东西内在的本质。” 1908年布朗库西开始创作〈吻〉,成为此一时代最抽象的雕刻。 之后,创作〈睡着的缪思女神〉(1910)、〈新生〉(1915),达到完全非具象的抽象雕刻。 他的作品以象征性的极端抽象与微妙的造形为特色,他关注自然的理想化形象,同时又能把真实中的鸟、鱼、蛋和人体结构的本性表达出来。在材料上,他偏好采用大理石、木材、铜铸,表现材质的生命与单纯形态,透过磨光的精致处理技巧,展现石头或青铜的优美造形曲线,风格像水一样的清澈,无限纯净,被尊称为彻底抽象与单纯化的前卫雕刻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中不仅融合了罗马尼亚民俗风格,更受到东方,包括中国及其西藏地区、印度、土耳其、日本与柬埔寨等地的影响,布朗库西探索形的单纯性的过程,在时间上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平行,但他始终没有卷入任何流派,而保持着个人的独特风格。

作品

空间中的鸟

在这件表现鸟的作品中,布朗库西完全摆脱了鸟的自然形态的限定,将其简化成一个像是被拉长了的感叹号,然而却又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空中飞翔着的鸟的最本质的形式。流线型的造型简洁凝练,加之材料本身光滑明亮的特质,使整件作品富有张力和灵动感,赋予观众以无限的想像空间。追求表现形式的内在精神与形式和材料结合的完美统一,正是布朗库西艺术最主要的意义所在。

波嘉尼小姐

这是一件最著名的人像雕刻。马尔吉特·波嘉尼是一位罗马尼亚女画家,她与布朗库西于1910年在巴黎相识。1910年至1933年,布朗库西用不同材料给波嘉尼塑造了许多雕像,但是只保存下来三件大理石雕像和三件青铜雕像,这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件铜雕。在这件作品中,作者运作夸张和概括的形式,表现了波嘉尼的内在精神世界和气质。这件铜雕的椭圆形脸庞、大眼睛和用手托腮的动作,与波嘉尼自画像十分相似。布朗库西用优美而和谐的线条突出了女画家的主要特征,使雕像具有一种迷人的力量。

沉睡的缪斯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个司文艺的女神的总称,常生活在山洞岩穴和清凉泉水旁歌唱欢娱。作者在这一作品中打破常规,只塑造了一个椭圆形头部,稍微刻出眼、鼻、嘴等的造型。她那闭合的眼睛,修长的鼻,纤小的嘴,凝聚了女神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沉睡的神情。如果仔细观察,就会联想到她是一个正在岩洞里沉睡的美丽女神。这个“睡美人”仅以一个头部来体现,其余留给观赏。






参考文献

  1. 罗丹 沪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