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托勒密一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8月9日 (五) 17:20 由 Seaweed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其他國家軍政人物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托勒密一世(希臘語: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Σωτηρ,公元前367年-公元前282年)是埃及托勒密王朝創建者。 托勒密原本是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麾下的一位將軍,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病逝以後,托勒密在巴比倫分封協議中成為埃及總督,隨着馬其頓帝國的分崩離析,托勒密很快在埃及建立自己的勢力。 公元前305年,托勒密宣布自己為國王,建都亞歷山大港,開創托勒密王朝在埃及近300年的統治,史稱托勒密一世。 公元前285年,托勒密一世的兒子托勒密二世被立為國王,父子二人共同攝政。托勒密一世死於公元前282年 貴族出身 參見詞條:拉古斯、阿爾西諾伊 公元前四世紀,馬其頓的一個小貴族拉古斯(希臘語:Λάγος ),娶了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小妾阿爾西諾伊為第一任妻子,婚後,阿爾西諾伊在公元前367年生下托勒密(後來的托勒密一世)。 有史料稱:阿爾西諾伊在和拉古斯結婚之前已經懷孕,因此托勒密一世可能是腓力二世的私生子。馬其頓帝國官方的家譜後來把阿爾西諾伊歸入馬其頓的王家。根據普魯塔克所記載的軼事,西方田園詩的創始人忒奧克里托斯稱呼托勒密是海克力斯的後裔,暗示托勒密一世是腓力二世的兒子。 [2-3] 早期經歷 參見詞條:亞歷山大、亞歷山大東征 托勒密從童年起就是亞歷山大(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之子,後來的亞力山大大帝)信任的好友。公元前340年,腓力二世出戰拜占庭城邦的時候,少年亞歷山大代父統治馬其頓,托勒密跟隨亞歷山大率領部隊鎮壓了馬其 托勒密一世雕像 托勒密一世雕像 [1] 頓北部的起義。 公元前338年,喀羅尼亞戰役後,大獲全勝的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成立了科林斯同盟,並打算與奧林匹亞絲(亞力山大的母親)離婚,迎娶克利奧帕特拉·歐律狄刻。托勒密建議亞力山大幹涉這樁婚姻的締結,以避免影響亞歷山大王位繼承人的地位。亞力山大的干預的結果是一場災難,腓力二世命令將出建議的托勒密驅逐出馬其頓王國。直到公元前336年秋天,腓力二世遇刺身亡,亞力山大成為國王之後,托勒密才重新回到馬其頓。 [3] 公元前334年初春,托勒密跟隨亞歷山大大帝向波斯人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參與對亞洲的遠征並擔任重要職務。部隊攻克了小亞細亞之後,公元前333年11月,托勒密又跟隨亞歷山大大帝向敘利亞北部沙漠地區挺進,在伊蘇斯戰役擊敗了一支龐大的波斯部隊。公元前331年的春天,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米拉戰役中,托勒密又跟隨亞歷山大大帝擊敗了一支極為龐大的波斯軍隊。亞歷山大還把波斯貴族的女兒阿塔卡瑪許配給托勒密,她後來給托勒密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公元前330年12月,為了防止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向亞歷山大投降,巴克特里亞行政長官貝蘇斯與軍官們把他們的國王暗殺了。為了亞歷山大大帝的安全,托勒密被任命為亞歷山大七位近身護衛官之一。托勒密在公元前329年,抓住貝蘇斯派遣刺殺亞歷山大的刺客。當亞歷山大越過波斯高原向東前進時,也始終跟隨身後,後來托勒密因戰功而被任命為馬其頓的艦隊司令。 [1] [4] 迅速崛起 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29年春穿越興都庫什山,侵入巴克特里亞,追擊貝蘇斯至粟特,並將其處死。在粟特遇到當地居民激烈反抗,給亞歷山大遠征軍以沉重打擊。公元前328年,托勒密率領一支軍隊,鎮壓了起義軍,並迫使粟特人放棄他們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定居的城市。托勒密還建議亞歷山大大帝查明印度河的入海口在哪裡,並且尋找波斯灣。 公元前326年,托勒密迅速崛起,地位僅在在克拉特魯斯和科那斯之下。公元前326年10月,亞歷山大決定停止東征並撤軍。返鄉的途中,遠征軍圍攻馬利安人的城市,托勒密指揮最北端的軍隊,抓住所有馬利安人難民並殺了他們。 在沿印度河南岸撤退的路上,托勒密被毒箭射中受傷,但他倖免於難,因為亞力山大知道解毒的方法。 [1] [5] 分封協議 參見詞條:巴比倫分封協議 公元前323年6月10日,亞歷山大大帝在巴比倫病逝。第二天,亞力山大的大臣佩爾狄卡斯(也譯作帕迪卡)邀請馬其頓軍隊的主要官員開會討論未來)。他提出要等到亞力山大的伊朗妻子羅克珊娜生下亞力山大的遺腹子,如果他是一個兒子,就被公認為國王。海軍上將奈阿爾科斯反對說:亞力山大已經和他的情婦的巴耳馨有了一個兒子,名叫赫拉克勒斯。托勒密說:赫拉克勒斯是個私生子。他認為亞力山大的哥哥阿里達烏斯,是亞力山大最親密的近親,應該當國王。 最後,軍事貴族們達成了妥協,大家公認亞力山大的智力缺陷的哥哥阿里達烏斯做國王,起名腓力三世。要是羅克珊娜生下的是個男嬰,該男嬰將與腓力三世同為君主。(後來羅克珊娜誕下男嬰,起名為亞歷山大四世。)腓力三世在位,卻不統治;統治權歸新攝政王帕迪卡。同時,最有影響力的官員收到重要的殖民地,托勒密被任命為埃及總督,而前任埃及省長希臘人克里奧米尼為他的副手。 [1] 公元前323年12月,托勒密為了提升聲望,並且打擊帝國攝政帕迪卡,搶在帕迪卡之前,奪得亞歷山大大帝的屍體,護衛送葬車隊從巴比倫去埃及,並把棺木暫時安置在孟菲斯。他還加入反帕迪卡陣營。而帕迪卡懷疑托勒密想取代自己的權位,更覺得他是對手之中最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