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kii讨论 | 贡献2021年6月27日 (日) 20:26的版本 (added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蟒,本义是巨蛇。

一、单一物种。蟒蛇(Python molurus),又称琴蛇、蚺、梅花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体长3~7米,重数十公斤。头小,吻端扁平,通身被覆小鳞片,腹鳞窄,尾短。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南部、福建、海南、香港、四川等地。属于世界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广义物种。所有可称之"蟒"的物种。 形态特征 蟒蛇为中国产最大的蛇,体长3~7米,重数十公斤。头小,吻端扁平,通身被覆小鳞片,腹鳞窄,尾短,肛孔两侧有爪状的角质物,为后肢痕迹,雄性更显著。头背有对称的大鳞片,吻鳞及前两枚上唇鳞具唇窝,尾下鳞大部为双行。体背及体侧有云豹状的大斑纹,头背黑色,顶部有一条黄褐色斑,眼后下方有大黑斑,喉下黄白色。体鳞光滑,在颈部约56~64行,体中部64~71行,肛前40~44行,腹鳞250~262枚,尾下鳞126~140枚。

蟒蛇的主要特征是体形粗大而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具有腰带和后肢的痕迹。在雄蛇的肛门附近具有后肢退化的明显角质距,但雌蛇较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对发达的肺,较高等的蛇类却只有1个或1个退化肺。蟒蛇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成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黄、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蛇头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黄白色,腹鳞无明显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

折叠编辑本段食物习性 蟒蛇食性常以小麂、小野猪、兔、松鼠和家禽等为食;胃口大,一次可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 消化力强,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

蟒具有缠绕性,常用体后攀缠在树杆上,也善于游泳。喜热怕冷,最适宜温度25~35℃,20℃时少活动,15℃时开始麻木状态,如气温继续下降到5~6℃即死亡;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过久亦死亡。 蟒取食在25℃以上,冬眠期4~5个月,春季出蛰后,日出后开始活动。 夏季高温进常躲阴凉处,于夜间活动捕食。以突然袭击咬住猎获物,用身体紧紧缠住,使猎物体内心脏压迫停止心跳、血液不能流动而死亡(蟒缠绕猎物是因为使猎物血液停止流动而死亡,它有这样的能力,而不是普遍认为的窒息而死)。

折叠编辑本段繁殖条件 人工养殖条件下蟒蛇的繁殖习性与野外相似,雌蟒每次产卵为15~42枚,多数是42枚。可将性成熟个体,产出前的卵分为三期:第一期卵,直径10毫米以下,卵数30~100枚以上,白色圆形;第二期卵,卵径15~57毫米,卵呈圆形,黄色或淡红色,卵数6~26枚,待次年成熟产出;第三期卵,当年可产出,卵长径57~94毫米,短径37~62毫米,重54~101克,已进入输卵管,呈乳白色椭圆形。卵产出时胚胎已是器官形成期或已有幼蟒的雏形。养殖时可根据蟒蛇的性成熟者卵不同时期的发育程度,进行养殖产卵护理。养殖饲喂时,要根据其习性、食量投食。

蟒蛇繁殖期短,为每年4~6月。繁殖率高峰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卵生,雌性每次产卵8~32枚,其卵白色,重80克左右。雌蟒有蜷伏卵堆上的习性,此时不食,体内发热,体温较平时升高几度,有利于卵的孵化。

折叠编辑本段栖息环境 蟒蛇属于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生活于热带及亚热带的森林中,或溪间附近的土山常绿阔叶林和石山常绿阔叶藤本灌丛区;气候温和湿润,最低平均气温在9℃以上,野生动物丰富的场所,为蟒蛇的良好栖息环境。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广西的南宁、百色、玉林、梧州、钦州等地区各县广泛分布;柳州地区的忻城、融安、武宣、象州、金秀等县;河池地区的宜山、都安、巴马等县;梧州地区的贺县;桂林地区的平乐、阳朔、临桂等县均有。其中以南宁地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百色地区次之。云南红河州的金平、屏边、元阳等县;文山州的富宁、马关、西畴、文山、麻栗坡等县都有分布。贵州的望谟、罗甸等县也有分布。

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折叠编辑本段人工养殖 新引进的蟒蛇有一个熟悉、适应环境的过程。刚入场的蟒蛇对活鸡、活兔、活鼠、鸟雀等完全拒食,此时不要急于强行人工填喂。对体质弱且日渐消瘦的蟒蛇,可在10~15天后采取人工填喂。体重在20~25千克的,每次可

喂精牛肉1~1.5千克。填喂前,要先将瘦牛肉剔去筋骨和皮膜,然后切成小的条状或块状,肉块的具体大小应视蟒蛇形体大小而定。切好的肉块需投入沸水锅里滚一滚后捞出,可起到消毒去腥的作用。待肉块完全凉透后,就可以用来填喂蟒蛇。强行填喂会使蟒蛇经受很大的刺激,故填喂前可将2~3个鸡蛋涂抹于肉块上,使其润滑而顺利吞下。大部分蟒蛇会在1周后自行取食。蟒蛇体大性惰,行动迟缓。大多情况下,它是处以静止栖息的状态中捕食猎物的。一旦猎物靠近时便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咬住,并用身体将其缠绕致死,然后从猎物的头部开始吞食。蟒蛇昼夜均有活动,但在饲养中大多见其夜间捕食,这可能与夜晚环境安静有关。另外,蟒蛇嗜食鼠类和蛇类,饲养时不妨投其所好。它以此可以吞食与自身体重相当或超过自身体重的大型动物,如山羊、穿山甲、果子狸和家禽、家畜等,应尽量满足供应,让其早日适应新环境。蟒蛇喜热怕冷,尤喜在湿热交加的环境中生存。一般说来,活动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0℃,饲养最佳温度是25~28℃;相对湿度为50%~80%。若温度过低,蟒蛇不愿活动;温度过高,又易造成死亡。因此,在盛夏季节来临之前,要提前落实好遮阳设施,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因蟒蛇有在树荫下盘成一团或横躺在阴凉处静止不动的习惯,所以要给予满足。此外,蛇场、蛇窝的湿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蟒蛇周身性水疱疹和局部皮肤溃烂,应加以预防;但也不能过于干燥,使之不能正常蜕皮,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增重。

折叠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1988年12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定为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折叠编辑本段致危因素 ①蟒蛇常在夜间进入村庄,猎获家禽,家畜,有时也入河中猎食鱼类,饱食后未立即返回隐蔽所时,常被人捕捉。

②在国内,蟒蛇已成为外贸收购站的收购对象,长期以来,对蟒蛇采取滥捕,不分季节和大小,任意收购和捕杀,导致数量大减。

③有些产地森林的开伐,致使蟒蛇的栖息环境范围缩小。

④产地的耍蛇人以蛇营利,长期使蛇脱离野生环境,影响其繁衍增生。因上述种种原因,蟒蛇数量日趋减少,处于濒危状态。

折叠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折叠蟒蛇胆 蛇胆是中国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名贵中药材,蟒蛇胆入药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名医别录》 ,在《本草纲目》中也被收载于蛇胆项下。其中记载"蚺蛇胆,味甘、苦、寒,有小毒。主心匿痛,下腹匿疮,目肿痛 。"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蛇胆汁中的牛磺胆酸(taurocholicacid,TCA)及牛磺去氧胆酸(taurodeoxycholic acid,TDCA)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 蟒蛇胆中除含有TCA及TDCA外,还含有蟒蛇科类动物特有成分蟒胆酸(pythochol-icacid,PCA)和牛磺蟒胆酸(tauropythocholate,TPCA)。 杨健等 通过药理研究发现 ,牛磺蟒胆酸类物质也具有一定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

折叠蟒蛇油 蟒蛇油又名蟒蛇脂、蟒蛇膏,取蟒蛇的脂肪加工而成。《名医别录》谓 :"蟒蛇油,主皮肤风毒、妇人产后腹 痛余疾"。《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蟒蛇脂功效描述为"蛇脂绵裹塞耳聋,亦傅肿痛,摩着物,皆透也"。

蛇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皮肤黏膜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渗透性,易被皮肤吸收。 蟒蛇油中除了含量高的油酸、棕榈酸、亚油酸外,还含有14种氨基酸和非皂化部分鲨烯。

折叠蟒蛇肉 蟒蛇肉在《名医别录》就有记载,其味甘,性温,有小毒。除手足风痛,杀三虫,去死肌,皮肤风毒疠风,疥癣恶疮。具祛风活络,杀虫止痒功效,用于风痹,瘫痪,疠风,疥廨,恶疮。

折叠蟒蛇血 研究证明,蛇血不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促进人体细胞的活化及养颜美容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折叠蟒蛇皮 蟒蛇皮有独特的构造特点及质量特性,用于制作二胡、手鼓等民族乐器,音质出色,性能稳定。是一种珍贵、稀有的乐器制作原料。仅用于二胡、手鼓等乐器的制作原料,蟒蛇皮的开发就有极为可观的经济利润,这也是带动蟒蛇人工养殖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折叠蟒蛇蜕 蛇蜕,又名龙子衣、蛇符、龙子单衣、弓皮等。指蛇蜕下的皮膜。蛇蜕具有祛风湿,定惊,消肿,杀虫,明 目的功效。王彩芳 用蛇蜕治疗小儿风痫惊热,咽喉肿痛,疥癣,疔疮,目翳等症,有一定疗效。郑艳青等 认为蛇蜕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麦粒肿、中耳炎、乳腺增生、湿疹、脑囊虫病、皮肤感染性炎症、淋巴结核、腰腿痛等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