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17日 (六) 12:15 由 Tw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刘福'''(北宋将领) 刘福(928年—991年3月5日 [1]  ),一名留福,徐州下邳人。 [2]  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官至凉州观察…”)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劉福(北宋將領)

劉福(928年—991年3月5日 [1]  ),一名留福,徐州下邳人。 [2]  五代至北宋初年將領,官至涼州觀察使、判雄州事,卒年六十四,獲贈太傅、忠正節度使。


姓    名 劉福

別    稱 留福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徐州下邳

出生時間 928年

去世時間 991年3月5日

主要成就 隨征淮南,大破全師雄,修繕雄州

官    職涼州觀察使、判雄州事

追    贈太傅、忠正節度使

人物生平

劉福少時倜儻,魁梧高大而有膂力。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後周世宗柴榮親征淮南,劉福徒步前往壽春拜見柴榮。柴榮頗為驚奇,因而將他留在麾下任職。柴榮每次出戰,就命劉福率禁軍衛士擔任先鋒。在同年的紫金山之役中,劉福亦立下戰功。顯德五年(958年),南唐中主李璟獻江北四州求和,淮南盡歸於後周。劉福根據功勳,被授為懷德指揮使。 [3]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劉福轉任橫海指揮使,率所部隸屬於西川行營前軍兵馬副都部署劉光義(劉廷讓),自歸州(今湖北興山南)沿長江西上,進攻後蜀。次年正月,劉廷讓西進至遂州(今四川遂寧)時,後蜀皇帝孟昶已降於宋軍北路王全斌所部。王全斌治軍不嚴,嗜殺好貪,激起降卒兵變。降卒推舉原蜀將全師雄為首領,號稱「興國軍」。 [4-5] 

綿州刺史成彥饒率少數軍隊守城,王全斌派馬軍都監米光緒領七百騎兵偕同劉福所部,前往援助綿州。劉光緒卻「盡滅師雄之族,納其愛女及橐裝」。全師雄大怒,不再有歸降之心,率叛軍十多萬攻城。適逢龍捷指揮使田紹斌率精銳騎兵一百餘人,自東山向西北方向行進,劉福領所部從山南行軍,兩軍出其不意,夾擊叛軍。叛軍大敗,被斬首及溺江而死的人數以萬計。此後,劉福因功被任命為虎捷都虞候。 [6] 

開寶七年(974年),劉福隸屬於宣徽南院使曹彬麾下,參與攻滅南唐之役。回朝後,被授為指揮使,並領蔚州刺史。 [7]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親征北漢,劉福隨行,立下戰功。戰後,擔任馬步都軍頭、武州團練使。 [8] 

端拱元年(988年),劉福升任洺州防禦使。 [9]  閏五月,改任高陽關兵馬都部署。 [10] 

端拱二年(989年),劉福改任雄州(今河北保定)防禦使兼本州兵馬部署。雄州控扼邊塞,朝廷常在此處屯駐重兵。劉福到任後,巡視堡壘,調動鎮兵修繕邊防,又自己出錢設宴犒勞他們。因此,契丹即使大舉入侵,雄州也可以憑藉堅固的防禦抵擋。 [11] 

淳化元年(990年),遷涼州觀察使、判雄州事。 [12] 

淳化二年(991年)二月十六日(3月5日),劉福去世,享年六十四歲。朝廷追贈他為太傅、忠正軍節度使。 [1]  [13] 

劉福不通文墨,但對於管理下屬頗有計略。他為政寬簡,百姓都受其恩德。他掌領雄州五年,境內都安寧無事。 [14] 

劉福顯貴後,幾個兒子都勸他建大宅,劉福怒道:「我享受國家豐厚的俸祿,足以租屋居住。你們沒有一點功勞來報效朝廷,怎麼可以營造屋室,為自己的安逸做打算?」最後還是沒有同意。他去世後,宋太宗聽說了他的話,特賜他的兒子白金五千兩,讓他們自己購置宅第。 [15]

參考資料

1.  《續資治通鑑·卷三十二》(淳化二年):二月……丁巳,涼州觀察使、判雄州事劉福卒,贈太傅、忠正節度使。 2.  《宋史·卷二百七十五·列傳第三十四》:劉福,徐州下邳人。 3.  《宋史·卷二百七十五·列傳第三十四》:少倜儻,魁岸有膂力。周顯德中,世宗征淮南,福徒步謁見於壽春。世宗奇之,因留麾下。每出戰,則令福率衛士為先鋒,與破紫金山砦。淮南平,錄功授懷德指揮使。 4.  《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傳第十四》:俄詔發蜀兵赴闕,人給錢十千,未行者,加兩月廩食。全斌等不即奉命,由是蜀軍憤怨,人人思亂。兩路隨軍使臣常數十百人,全斌、彥進及王仁贍等各保庇之,不令部送蜀兵,但分遣諸州牙校。蜀軍至綿州果叛,劫屬邑,眾至十餘萬,自號「興國軍」。有蜀文州刺史全師雄者,嘗為將,有威惠,士卒畏服。適以其族赴闕下。綿州遇亂,師雄恐為所脅,乃匿其家於江曲民舍。後數日為亂兵所獲,推為主帥。 5.  《宋史·卷二百七十五·列傳第三十四》:宋初,遷橫海指揮使,率所部隸步帥劉光毅,由峽路征蜀。比至成都,孟昶已降。大將王全斌部送降卒歸京師,至綿州,降卒盜庫兵,劫蜀舊將全師雄以叛,焚廬舍,剽財貨以去。 6.  《宋史·卷二百七十五·列傳第三十四》:刺史成彥饒以同、華兵百餘人守其城,全斌遣米光緒將七百騎及福所部以屯護之。光緒盡殺師雄妻孥,師雄領叛卒,益聚村民十餘萬眾,攻城益急。會龍捷指揮使田紹斌率精銳百騎,由東山西北行,福領所部由山南行,出賊不意,夾擊之。賊眾大潰,斬首及溺江死者以萬計,以功授虎捷都虞候。 7.  《宋史·卷二百七十五·列傳第三十四》:繼隸曹彬麾下,平江南。還,授指揮使,領蔚州刺史。 8.  《宋史·卷二百七十五·列傳第三十四》:從太宗克並、汾,遷馬步都軍頭、武州團練使。 9.  《宋史·卷二百七十五·列傳第三十四》:端拱初,出為洺州防禦使。 10.  《宋史·卷五·本紀第五》:(端拱元年)閏五月辛卯,以洺州防禦使劉福為高陽關兵馬都部署,濮州防禦使楊贊為貝州兵馬都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