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式陸上攻擊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8月29日 (六) 21:49 由 爱与光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一式陆上攻击机(简称“一式陆攻”)是太平洋战争之中,大日本帝国海军拥有的双引擎中型轰炸机。与前作九六式陆上攻击…”)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一式陸上攻擊機(簡稱「一式陸攻」)是太平洋戰爭之中,大日本帝國海軍擁有的雙引擎中型轟炸機。與前作九六式陸上攻擊機(簡稱「九六式陸攻」)同為三菱內燃機公司設計及製造,而其後繼的陸上轟炸機「銀河」因技術問題遲未解決而到1944年末期才逐步替換陸攻機隊,因而一式陸攻在日本投降前是仍是帝國海軍的主力攻擊機。

盟軍敵機識別代號中,稱呼一式陸攻為「Betty」,不過其引擎或機翼的整體式油箱被擊中一旦起火便很難熄滅,因此美國海軍陸戰隊便譏稱一式陸攻為「空中打火機」。

開發的經緯與名稱

1930年代,由於日本海軍在華盛頓海軍條約及倫敦海軍條約限制了和美國之間主力艦隊總規模在10:6.99,日軍希望彌補對美國的戰艦・巡洋艦・航空母艦上的劣勢,開始認真思考研發由陸上基地出發,可對遠洋海上敵艦進行攻擊的長距離攻擊機(雷擊・爆擊機)。

遠程攻擊戰術的實體化在1935年開始出現,由廣海軍工廠研發的九五式陸上攻擊機、及三菱引擎公司名古屋飛機製作所的本庄季郎開發團隊研製出的九六式陸上攻擊機競爭,三菱展現出該公司引進最新科技在軍機上的優越表現贏得日本海軍青睞,並於1937年的中日戰爭對中國實施越洋打擊,此種長距離攻擊的想法得以實證(雖然第一次長距離越洋攻擊是結果並不算是成功),不過在此種作戰模式得到實證可行後,日本軍方於昭和12年(1937)9月決定開發九六式之後繼機。計劃案名為「十二試陸上攻擊機」,向三菱單獨提出開發計劃委託。

三菱方面則以九六式設計團隊為核心,同樣由工程師本庄季郎主導,對九六式在當前作戰中所暴露之缺失加以改良所製作出之新型攻擊機;十二試陸攻於1939年10月23日由志摩勝三駕駛進行試飛,1941年4月此機種正式服役開始取代96式陸攻,由於1941年為日本曆法中之皇紀2601年,因此此機體被命名為一式陸上攻擊機。

然而,本庄季郎在一式陸攻開發期最初概念定義之際,曾向海軍提出他對技術指標設定之質疑,他認為要以現有科技實踐,研發出來的飛機「防禦力不完全,在小型機上要求過長的續航力使得油箱過大,被彈幾率大增;最好開發四發動機轟炸機,滿足軍火籌載、並使用增加的2具發動機動力增設防彈鋼板、自封油箱、滅火裝置」;但工程師的意見反擴被海軍航空技術廠廠長和田操中將責罵,責罵理由則不是出於技術上的不合理,而是用「用兵是軍方的事情,三菱閉嘴按照軍方的規格做就好」這套官大學問大的哲學威壓,三菱也未堅持,便按照海軍的意見研發出了一式陸攻。

一式陸攻的外觀特色,就是三菱為了減少空氣阻力設計的雪茄型機身,甚至在側面機槍塔也設計了透明流線型外罩來維持機體的流線狀;雖然機身直徑巨大,但也因此能採用內置彈艙減少外載阻力。同時,一式陸攻安裝了大直徑(日本發動機標準)的火星活塞發動機,加上較輕盈(卻不耐打)的機身,讓一式陸攻的飛行性能在雙引擎戰術轟炸機中較為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