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工藤祐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Zardweeb讨论 | 贡献2018年11月28日 (三) 13:1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Japanese|japanese=工藤 祐舜<br>くどう ゆうしゅん<br>Kudō Yūshun }} 工藤祐舜 (1887年-1932年),日籍台灣植物學者,於1928年抵台任臺…”)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工藤 祐舜
くどう ゆうしゅん
Kudō Yūshun

工藤祐舜 (1887年-1932年),日籍台湾植物学者,于1928年抵台任台北帝国大学理农部植物分类学讲座教授,同时兼任附属植物园园长。1929年成立腊叶标本馆,为今日台湾大学植物标本馆(TAI)的创立者,并为第一任馆长[1]。

在台期间,为“展开地区精密植物调查的开始 [2]”。

日本植物学者,秋田县人。1909年进东京帝大植物学科就读,从学于松村任三,专攻植物分类学。1912年毕业,任东北帝国大学农科大学讲师。1917年升教授。1923年以《幌筵植物志》获东京帝大理学博士学位。1925年任台湾总督府在外研究员,1926年任总督府高等农林专门学校教授,奉命往英、德、法、美、瑞典、苏联等六国出差二年。1928年任台北帝大教授,任理农学部植物分类学讲座,兼附属植物园长。次年发表大著〈日本支那产唇形科植物〉于《台北帝国大学理农学部纪要》,为其研究结晶。1931年出版《台湾の植物》,为氏在台湾植物研究之成果。1932年因心脏病逝于台北自宅。工藤对东亚植物研究的贡献有二,一是对台湾与菲律宾之间植物地理学重要界线之认定;另一是对阿留申、千岛之间,日本植物区系北端界线之认定。(郭启传)

年表

(选录[2],较详细的工藤生平参阅山本由松《故 工藤祐舜教授の略历》)

1887年(明治二十年):出生于秋田县平鹿郡增田町。

1925年(大正十四年):被任命为台湾总督府在外研究员。

1926年(大正十五年):任台湾总督府高等农林专门学校教授,同时任在外研究员,出差至英、德、法、美、苏联、瑞典六国,历时二年。

1928年(昭和三年):来台任台北帝国大学教授,担任理农部植物分类学讲座,同时任附属植物园长。

1929年(昭和四年):兼任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师。 1929年:著作《日本支那产唇形科植物》在《台北帝国大学理农部纪要》上发表。 1929年:十二月腊叶标本馆成立,山本由松与铃木重良在工藤教授的指导下充实了腊叶馆。

1930年(昭和五年):生物学本馆竣工 (即台湾大学一号馆)。

1931年(昭和六年):于植物园出版《植物园种子目录》、《植物园年报》,当时虽然植物园设备不尽完善,但已颇有成绩。

1932年(昭和七年):一月十一日因心脏病,逝世于台北,享年四十六岁。

其他

在引用一个由工藤祐舜所命名的植物时,学名命名人的标准写法为Kudo。[3] 例:

壳斗科:灰背栎[4](Cyclobalanopsis hypophaea (Hayata) Kudo)

以工藤为名的植物学期刊:KUDOA

工藤逝世后,当时的正宗严敬、铃木时夫、福山伯明等,所发起发行植物学刊物: KUDOA 以纪念工藤教授。[1] 出版初期主要为手抄本,自1933年创刊,至1937年为止, 共计五卷,每卷四期。

各期所收录的文章主要为分类学与生态学的研究,尤以当时学者对台湾各地的资源调查研究为主,偶或有其他类型的文章。

相关条目

  • 大渡忠太郎、山本由松、川上泷弥、正宗严敬、田中长三郎、田代安定、早田文藏、亨利(Augustin Henry)(英国人)、佐佐木舜一、牧野富太郎、金平亮三、岛田弥市、矶永吉。

注释

1. KUDOA,此为“台湾大学植物标本与历史文献典藏数位化计画”之已电子化的资料。
2.[工藤祐舜],吴永华,1997。被遗忘的日籍台湾植物学者。401-434页。台中:晨星出版社。
3.作者查询'Kudo'. 国际植物名称索引.
4.本种与原产中国四川等地的灰背栎不同种。

参考文献

  • 吴永华,1997。被遗忘的日籍台湾植物学者。401-434页。台中:晨星出版社。ISBN 957-583-570-0
  • 山本由松,1932。故工藤祐舜教授の略历。台湾博物学会会报:第22卷第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