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甲骨
中國古代占卜時用的龜甲和獸骨。
其中龜甲又稱為卜甲,多用龜的腹甲;獸骨又稱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豬、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稱為甲骨。[1]
中國最早的甲骨發現於距今8600—7800年的舞陽賈湖遺址二、三期文化層舞陽甲骨。最早為清代學者王懿榮發現並刻有文字(甲骨文)的甲骨,則是距今3000餘年的河南安陽殷墟甲骨。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出現占卜用的甲或骨,至商代甲骨盛行,到周初或更晚仍有甲骨。商周時期的甲骨上還契刻有占卜的文字—— 甲骨文。
殷墟出土的甲骨已有15萬片左右,對甲骨的研究包括釋讀、卜法文例分析、分期斷代研究和社會歷史考證等。研究的一般步驟是整理、綴合、墨拓、分類、分期、著錄、釋讀和綜合研究。
使用甲骨進行占卜,要先取材、鋸削、刮磨,再用金屬工具在甲骨上鑽出圓窩,在圓窩旁鑿出菱形的凹槽,此過程稱為鑽、鑿。然後用火灼燒甲骨,根據甲骨反面裂出的兆紋判斷凶吉。
2019年11月1日,社會各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集會,紀念甲骨文發現120週年。
甲骨的發現
甲骨文在1880年間,陸續在中國各地發現,只是當時被當作中藥的藥材使用。直到1899年(光緒25年),才被學者認識到它是極具學術價值的重要文物,從此甲骨擺脫了藥材的命運,成為珍貴的學術史料。同時,卻也成為盜掘者爭相追逐的目標。
1928-1937年,在中國河南安陽殷墟,進行了十五次考古發掘工作,這是全世界第一次針對甲骨文的科學發掘,共獲得甲骨約兩萬五千片。這十年的發掘,不只讓史語所成為全世界收藏甲骨數量最多的單位,更累積豐富的田野考古資料,為考古學、漢字學與歷史學的研究,提供第一手史料。[2]
1936年,發掘的YH127坑,出土甲骨一萬多片,是全世界出土甲骨數量最多的一次,整坑的甲骨堆積,其實就是殷商王室的「國家檔案館」, 保存了完整的王室檔案,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早的檔案之一。
2018年8月30日,中國河南殷墟考古近日取得重要收穫,發掘出商代晚期無字甲骨坑、道路、大墓以及車馬坑等重要遺跡。其中出土甲骨165片,屬於貴族使用的甲骨,與商王使用的甲骨有差別,顯示商王使用的甲骨整治和占卜手法更嫻熟。[3]
甲骨文
是中國古代比較完整的一種文體。
甲骨文的出土發現,將漢字乃至世界承認的中華文明提前至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商代。商朝晚期用於占卜記事,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目前還有許多文字未被釋讀出來,是中國古代比較完整的一種文體,將漢字乃至世界承認的中華文明提前至距今4千年左右的商代。
最早發現甲骨文者為清末官員兼金石學家王懿榮,是學術界基本認同。甲骨研究已形成「甲骨學」,是中國考古學分支學科。
甲骨學
甲骨學(英語:oracle bone studies)是以中國上古時期甲骨文字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人文學科。甲骨學可分為狹義甲骨學和廣義甲骨學。狹義甲骨學局限於研究甲骨文字本身的研究,是一門古文字學。<>東吳大學圖書館 - 甲骨學 - </>
廣義甲骨學
舉凡以甲骨卜辭為承載體論述上古歷史文化皆得納入,這包括整合古文字學、歷史學、考古學、歷史文化學、歷史文獻學、文化人類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研究方法和材料來深入研究甲骨文所記載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甲骨卜辭的一些自身規律,這是一門多元的專門性學科。
1930年代以來,隨著學者對甲骨卜辭的更深入的認識,以及對卜辭背後的一些內在規律的認知,甲骨學與甲骨文這兩個概念逐漸分開。
1931年,週予同首次提出「甲骨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王宇信強調,甲骨文是上古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的文物和史料,但其對考古學、歷史學的研究價值在於文字釋讀學之外的甲骨學,並隨著甲骨學的發展,愈益為學者所認識。
甲骨學則是對甲骨文自身固有的規律的一個系統的、科學的探究,並以此為基礎來窺視上古的歷史、社會、習俗。不能把甲骨文與甲骨學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