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T-80主战坦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Two讨论 | 贡献2020年4月21日 (二) 23:13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T-80主战坦克(俄文:ОСНОВНОЙ БОЕВОЙ ТАНК Т-80 ,英文:T-80 Main Battle Tank )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该坦克由T-64主战坦克发展而来,是历史上第一型以燃气轮机为动力批量生产的主战坦克。


t-80主战坦克于1976年装备。机壳和塔架的正面部分是用复合装甲制成的,护罩是用钢装板用防渗橡胶制成的。战斗部和控制室的内壁用聚合材料衬里。动力装置由GDD-1000t 燃气涡轮发动机组成,功率1000马力。双块机械传动装置行走部分是一个小链轨和弹性金属铰链。液压减振器安装在1、2和6个悬架扭力杆悬挂上。它的产量超过了更现代的T-90主战坦克,并大量出口其最终版本T-80U。除了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塞浦路斯、巴基斯坦、韩国等国也有T-80坦克及各种衍生型号服役。俄军计划在2025~2030年服役新坦克,新坦克将取代T-62主战坦克、T-72主战坦克和T-80主战坦克。[1]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T-80主战坦克
        外文名称         ОСНОВНОЙ БОЕВОЙ ТАНК Т-80 (俄语)
        研制时间         1969年
        定型时间         1976年
        服役时间         1976年8月
        别   名         飞行(俄文:Летающий Танк)


发展沿革

T-62主战坦克多视图图片来自the online tank museum

研制历史

1949年,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设计师 Starostienko 开始着手研制涡轮发动机坦克。不过当时可用的涡轮发动机质量很差,计划很快就停止了。然而,1955年,在 Ogloblin 的指导下,在基洛夫工厂建造了两个额定功率为1000马力的新型涡轮发动机。1957年,由约瑟夫·科京领导的一个小组建造了另外两个原型车(278工程)。这两个原型车和IS-7重型坦克以及T-10重型坦克相比更大,以适应大型GTD-1涡轮发动机。这些重53.5吨,装备有130毫米坦克炮的大家伙们,最高时速达到了惊人的57.3公里/小时(35.6英里/小时),但大量的能源消耗使得行驶里程减少到了300公里(190英里)。在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觉得重型坦克没有前途,发展就停止了。

1969年,苏联终于出现了较为成熟的装备燃气轮机的T-64坦克,这次的坦克解决了悬挂不可靠,燃气轮机进尘过多问题,然而这一次也惨遭否决,原因很简单,这型坦克和原本的T-64比,火力和防护没有任何改变,油耗却翻了整整一倍。如果坦克有情感的话,这时的T-80的内心想必是接近崩溃的。然而否极泰来,当乌斯季诺夫元帅接任苏联国防部长一职后,对燃气轮机有浓厚兴趣的他立刻对这个项目大开绿灯,并且宣布该项目迅速投产,这才有了T-80坦克。


研发背景

T-80是其前身T-64坦克的演变。作为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最现代化的坦克设计,T-64与苏联之前的装甲车辆相比拥有截然不同的设计,例如T-54/55和T-62:T-64是第一辆用机械自动装弹机取代人类装载机的苏联坦克,这种装置成功将车组人员从四人减少到三人;T-64使用了创新性的复合装甲,它将陶瓷和钢板堆叠在一起,与普通的钢板相比具有更高防护能力。此外,T-64坦克还采用轻质、小直径的全钢车轮。

不过因为下塔吉尔占用了大量的T-64坦克的改进资金,瞒天过海地研制出了T-72坦克,这引起了鄂木斯克极大的不满与愤怒。为了平息鄂木斯克的怒火,苏联索性让鄂木斯克在T-64坦克的基础上再搞出一种坦克来。由于1967年装备的T-64主战坦克,其主要作战指标大大超过了铁幕之外的M60主战坦克。然而,在美国和德国,自1965年以来开始合作建立一个新一代的主要作战坦克,要求具有更高的机动性,该火炮采用PTUR发射器,口径155毫米的火炮和Shileil复合装甲。苏联坦克制造业需要对北约的挑战作出回应。1968年4月16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的联合决议获得通过,根据该协议,基洛夫工厂的任务是开发一个T-64主战坦克与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相结合的新型坦克。[2]


研发过程

鄂木斯克在火控系统方面下了很大工夫。T-80坦克的火控系统比T-72的更好,新型T-80U坦克的火控系统甚至比T-90坦克的还好。但T-80坦克的夜视装置不如T-90。不足之处是,T-80坦克的火炮与自动装弹机仍然沿用T-64坦克的,虽然减轻了苏联后勤部门的压力,但因该型装弹机不能将弹壳抛出车外而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另外,乌克兰的T-80UD坦克采用的都是K型装弹机。早期T-80坦克可发射与T-64坦克相同的AT-8“鸣禽”反坦克导弹。从T-80U与T-80UD坦克开始,就可以发射与T-72坦克相同的激光制导导弹了。

早期的T-80产量不大,因为他的价格和T-64比近乎荒谬,单车价格是T-64的三倍之多。红军都已经认为T-64成本高昂了,自然也就对T-80并不感冒。并且挂有爆炸反应装甲,可发射炮射导弹的T-64坦克的防护能力以及打击能力都十分优秀,所以T-80的产量并不大,在1978年停产时,总产量应该不超过200辆。之后的T-80B是真正开始量产的第一种型号的T-80,更换了炮塔,强化了复合装甲,升级了火控和自动装弹机,更换大功率发动机与更先进的主炮,这才成为了红军的当家花旦。并且在苏联解体后,依然在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T-80U。


解体前夕

T-80于1980年初投入使用,由于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它的生产非常缓慢。1985年登记在册的有1900辆,1990年登记在册的有4000辆,苏联解体前夕登记在册的有4839辆,这些人后来被继承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使用和出口。T-80U从未在欧洲部署。相反,T-80B和T-80BVs在1986年至1987年间驻扎在东德。它们的进攻速度使北约担心,他们推算,整个苏联装甲旅可能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到达大西洋海岸。

但是,在1991年8月19日苏联共产党和盟军军事指挥官试图推翻戈尔巴乔夫的时候,T-80并没有在东欧开阔的平原上大肆奔走。第四卫队坎特米罗夫斯卡亚坦克师的T-80UD被派往莫斯科街头,但政变没有成功。因为政变企图失败,并且部队士兵拒绝向观众和议会开火。此后,约460辆 T-80UD 仍在 塔曼斯卡亚摩托化步兵师 和 坎特米罗夫斯克摩托化步兵师 服役。它仍然是一个昂贵的坦克操作。在1993年10月4日的俄罗斯宪法危机中,6辆T-80UD主战坦克—— 坎特米罗夫斯克坦克师第12警卫坦克团在俄罗斯议会对面的一座桥上站岗并向其开火。同样在1998年7月,一辆T-80冲进了新的斯摩棱斯克行政大楼,瞄准它,以抗议几个月的欠薪。


折戟车臣

T-80系列坦克第一次参加实战应该是在车臣战争。面对车臣武装分子,T-72和T-80组成的俄罗斯装甲部队在格罗兹尼经受了一场噩梦。[3]

由于车组人员没有受过训练,也没有准备好面对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敌对老兵,那些老兵的机动能力很强,装备有RPG-7V和RPG-18s。而新兵们的坦克缺乏反应装甲,也没有安装爆炸装置,甚至发现一些“装甲盒子”是空的。而叛军的反坦克火力也明智地打向很少甚至没有反应装甲的车辆。

一般来说,三到六次RPG攻击足以使T-80失效。而且T-80过分强调了正面防御从而忽视了侧面。武装分子们潜伏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等待着俄军进入死亡的陷阱。手持单兵火箭推进榴弹的武装人员藏匿于地下室与楼顶之上,对俄军坦克的顶部,侧面,后方进行猛攻,每辆坦克平均被6到7发RPG击中,T-80与T-72由于俯仰角不足完全没有反击能力,城市空间狭小,也无法发挥T-80灵活的机动优势。由于T-80y的炮弹就存放在坦克兵脚下,一旦爆炸连火葬费都省了。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有250辆T-80被摧毁。T-80坦克在山地战与巷战中无法避免薄弱的侧面装甲被击毁。很多T-80坦克在战场上遭到一般性的攻击就突然爆炸,T-80坦克的炮塔在坦克爆炸时足能飞到300英尺的高度。第一次车臣战争毁掉了T-80坦克的声誉。第二次车臣战争中,T-80坦克就再没有出现过。俄罗斯这次使用的是T-62主战坦克、T-72主战坦克,虽然T-72主战坦克偶尔也会被击中,但因弹药起火爆炸的情况很少。至于T-62主战坦克则从来没有发生过弹药殉爆现象。


后记

车臣战争后,俄军宣布停止采购使用燃气轮机的T80系列坦克。俄军经过评估,认为T-80y在车臣的综合作战性能,还不如老式的T-62。T-62至少性能稳定,坚固耐用,内部宽敞,在远距离进行炮击掩护是足够了。

90年代,中国曾经搞到一辆T-80坦克。用当时现役的89式反坦克歼击车、88式主战坦克等等新锐装备,以及反坦克导弹等反复攻击,却始终无法击穿T80的正面装甲。而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有1辆T80在战斗中,曾经先后被18枚RPG火箭弹、1枚高爆榴弹、3枚迫击炮弹击中。坦克损坏严重,炮塔变形最终报废,但仍然在遇袭时能够猛烈还击,并且强行驶出危险地区自救。期间,只有1名坦克兵受伤,其他人都毫发无损。


技术特点

火力系统

这款新坦克借鉴了T-64坦克的许多优势,除了发射传统穿甲弹、聚能破甲弹和反人员杀伤弹之外,T-80B的125毫米2A46M-1滑膛炮还可以发射相同的9K112 Kobra炮射导弹,该导弹在5公里距离上的命中率接近100%。由于这种反坦克导弹比普通坦克炮弹要贵很多,因此每辆T-80坦克只携带4枚导弹而不是38枚炮弹。这些导弹的目的是打击超越T-80B常规炮弹范围的攻击直升机或具有ATGM(反坦克导弹)能力的车辆。根据测试,T80y在崎岖地形以时速35公里运动时,仍然可以准确击中敌人低速运动目标。作为80年代的火炮,它已经可以达到2000米击穿650毫米的水平,算是很不错了。另外,T-80坦克还配备了一挺同轴的7.62 x 54毫米 ПКТ车载机枪和12.7 x 108毫米НСВТ高射机枪,可以提供对近处目标的攻击能力。

НСВТ高射机枪对空中目标的射击距离“可达到1500米,地面目标2000米”。火炮弹药配置在战斗底部的周界自动装填机内,自动装填机作为一个机舱,将发射药与弹药分离。炮弹位于水平盘中,头朝旋转轴方向排列。部分燃烧套筒的投掷药以上下托盘的形式垂直安装。这是一个相同于T-64但不同于T-72主战坦克和T-90主战坦克的自动装填机。根据炮手的指令,圆筒“开始旋转,将选定类型的弹药带到充电面。然后用机电升降机在专用导轨上向上抬升之后,装药和炮弹用单程送弹器的一次行程将装药角上的弹药推进炮膛。射击后,射击药壳被一个特殊的装置捕获,并转移到别的地方。该火炮因此获得了6 - 8发/分钟的射击速度,对于这种口径的火炮来说已经非常高了(这对外国坦克的射速有很大影响)。在自动装置失灵的情况下,可以人工充电,但在这种情况下,射击速度自然会下降。具有垂直视场独立稳定的光学立体测距仪TPD-2-49提供了高精度确定距离的可能性,可以在1 000至4 000米范围内打到目标。


动力系统

T-80使用了1000马力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尽管后来的T-80由于问题多多而恢复为柴油发动机。变速箱有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车档(而不是七个前进档和一个倒车档)。代替了T-64的液气悬挂系统,采用了经典的扭力杆悬挂,履带铺设在六个锻钢铝橡胶包层车轮上。还有后链轮和前惰轮。履带也比T-64稍宽、稍长,因为T-64的地面压力较低。

由于这些优点,该坦克的最高时速为70公里,有效功率重量比为每吨25.8马力。这也让它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灵活的坦克之一。


防护系统

该坦克车体相当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前装甲斜坡(层压装甲),由 RHA焊接钢制成,并且装甲厚度与T-64相似。这种主装甲为俄最先进的复合装甲,在性能上与美国的贫铀装甲相媲美。装甲材料是在淬火硬钢板内交替嵌入贫铀材料、特种塑料层、受控变形层而组成的,防穿甲弹与破甲弹的能力分别相当于900毫米和1400毫米厚的均质钢板。驾驶室在中心线上,在两人炮塔中,炮手在左边,指挥官在右边。

除了炮塔和车体上的复合装甲橡胶襟翼和侧裙板保护侧面和较低的船体免受rpg攻击。T-80U和T-80UM1采用爆炸反应装甲和强装甲。主动保护包括Shtora-1爆炸反应装甲和Arena APS系统,以及Drozd APS(只安装了有限的数量)。机组人员受到NBC的保护,机舱和炮塔内有 Halon型自动灭火器。炮塔上还使用了排烟机,每侧有3到6个,通常的排气柴油机也被用来制造烟雾。

Shtora-1是一款成熟而又设计精巧的爆炸反应装甲。Shtora-1模块被固定在坦克的装甲表面,呈水平30度左右放置并与主装甲空出一定距离。爆炸反应装甲的最外层是一个较薄的金属外壳,内部是由抛板(向外抛出)、背板(向内抛出)、炸药、固定物组成的工作组件。金属射流(顶端速度高达8000米/秒)击穿外壳和抛板之后产生足以引爆炸药的热效应。在爆炸波的推动下,抛板向外飞出而背板向相反方向运动并形成弹性波,使射流出现巨大波动甚至使射流中断。

此外,在Shtora一1爆炸反击过程中还有两个效应:一是在抛板/背板穿越射流时,部分射流物质被消耗,导致其质量降低、动能下降;二是两块板在移动过程中有相当于切削的运动,射流顶部(最尖锐、速度最快的部分)被切断,这样后续射流“植入”主装甲的过程显得异常艰难。需要指出的是:“接触”-1不是简单的夹层结构,抛板与背板之间有一个夹角(炸药块呈楔形)。炸药量的不对称可使抛板在飞出的过程中有旋转运动,这样可以更好地毁坏射流。据测算,单层Shtora-1可使破甲弹的威力降低50%,一般而言可提供400毫米的防护能力。苏联在T-80坦克上混装多层爆炸反应装甲,可提供高达600毫米的防护。


性能诸元

从装填手位置感受T-62主战坦克内部图片来自百家号
重量         43 - 46 吨
车长         7.4米;9.9米(包括主炮)
车宽         3.30米
车高         2.2米
车组         3 人(车长、驾驶员、炮手)
发动机         1250hp(马力) GTD燃汽轮机
最大时速         75 km/h
油箱容量         1000/400 L (车内/车外)
越壕宽         2.9米
越障高         0.9m
爬坡度         32°
涉水深         1.5m
潜渡深         5m
主武器         125毫米 2A46 滑膛坦克炮
副武器         12.7毫米 НСВТ 高射机枪 1挺;7.62毫米 ПКТ 并列机枪 1挺
弹药         滑膛炮弹备弹44发 ; 7.62mm机枪弹备弹2000发 ;12.7毫米机枪弹备弹300发 ; 炮射导弹4 - 8枚
火炮俯仰角         -6°~ +18°
火炮旋转方向         旋转方向 360°
车体装甲         200毫米/22°复合装甲(车首上);100毫米/30°复合装甲(车首下);40/80毫米/90°钢(车体后/侧)
炮塔装甲         500毫米/匀质钢(正面);120毫米/匀质钢(侧面);90毫米/匀质钢(后部);50毫米/匀质钢(顶部)
附加装甲         Shtora-1爆炸反应装甲
导弹型号         9M119“芦笛”炮射导弹[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