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穀氨酸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4月16日 (四) 13:20 由 久明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C5H8NNaO4,NaOOC-CHNH2-CH2-CH2-COOH),化学名α-氨基戊二酸一钠。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169.111 g·mol-1,IUPAC…”)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穀氨酸鈉 穀氨酸鈉(C5H8NNaO4,NaOOC-CHNH2-CH2-CH2-COOH),化學名α-氨基戊二酸一鈉。該物質的摩爾質量為169.111 g·mol-1,IUPAC名為sodium 2-aminopentanedioate。該物質是一種由鈉離子與穀氨酸根離子形成的鹽。 1866年,德國化學家卡爾·海因里希·利奧波德·瑞特豪森將小麥麩用硫酸水解而得到的酸性氨基酸。1908年,日本科學家池田菊苗博士利用海帶單獨分離出味美成分,並證明了這種味美成分就是穀氨酸鈉鹽,從而生產化學調味料投放市場。生活中常用的調味料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穀氨酸鈉。西紅柿、發酵的大豆製品、酵母提取物、某些尖奶酪,以及發酵或水解蛋白質產品(如醬油或豆醬)所能帶來的調味作用中,部分歸功於穀氨酸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