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方紅一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4月6日 (一) 11:30 由 安然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東方紅一號」衛星重173 千克,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送入近地點441千米、遠地點2368千米、傾角68.44度的橢圓軌道。它測量了衛星工程參數和空間環境,並進行了軌道測控和《東方紅》樂曲的播送。 「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運行28天後(設計壽命為20天),電池耗盡於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東方紅》樂曲停止播放,結束了其工作壽命。不過,衛星的軌道壽命並沒有結束,至今「東方紅一號」衛星仍在空間軌道上運行。 [1]

中文名:東方紅一號

外文名:ongfanghong 1

所屬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發射地點:泉衛星發射場

發射日期: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UTC+8)

運載火箭:長征一號運載火箭

研發歷程

臨危受命的「581」

1957年10月4日,在距離莫斯科2000公里之遙的哈薩克丘拉坦荒漠上,蘇聯拜科努爾秘密基地發射場上空升起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緊隨其後,美國於1958年1月31日將「探險者一號」衛星送上太空。在人類開啟探索浩瀚太空的征程之時,全球爭奪的焦點也由陸地轉向了天空。

中國政府對此非常重視。彼時,中央分管科學技術的聶榮臻副總理向時任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副院長張勁夫交代,要中科院密切注意有關情況。1958年初,竺可楨、錢學森、趙九章聯名向中央上書,建議開展中國的人造衛星研究。

根據中蘇協定,從1957年10月起,中科院先後在廣州、南京、拉薩等地建立了26個人造衛星觀測站,其中22個站與蘇聯直接交換數據,並在上海天文台建立了中國的世界時系統。

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鄭重宣布:「蘇聯和美國把人造衛星拋上了天,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6月,在張勁夫等的組織下,中科院把研製人造衛星作為「三大抓」的第一項重點任務。為實現規劃任務,中科院決定成立581組,組長錢學森,副組長趙九章、衛一清。同時,中央政治局還撥專款支持中科院研製衛星,代號「581」任務。

此後,581組不分晝夜,奮力拚搏,抓緊一切時間進行科研攻關。當年10月,581組從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及中科院內外抽調人員,在西苑操場甲1號集結(即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前身),組建了8個研究組,通過集結各方力量,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衛星總體、火箭探測總體和空間探測分系統研究實體,正式踏上了人造衛星研製的艱難之路。[2]

「大腿變小腿,火箭變探空」

從1959年開始,中國進入三年經濟困難時期。當時,中央對人造衛星研製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衛星還要搞,但是要推後一點」。

為此,中科院從當年3月調整空間技術計劃,提出「大腿變小腿,火箭變探空」的工作方針,同時調整機構,停止研製大型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把工作重點轉到研製探空火箭上。

之所以作如此調整,中科院有着自己的打算,那就是先從研製探空火箭開路,再到開展高空探測活動;與此同時,還要開展人造衛星有關單項技術研究和測量、試驗設備的研製。這一切的基礎準備工作都是為了發展中國航天器技術和地面測控技術。

從1959年12月到1966年1月,趙九章領導中科院地球物理所二部參與開創了我國的火箭探空事業。通過與上海機電設計院配合,構成了我國第一個T7氣象火箭探測系統,在安徽廣德建成我國第一個探空火箭發射場,為衛星研製打下基礎。

1960年衛星總體研究室成立,通過調研國際衛星情況,研究星上和地面相關技術,起到了衛星研製總體所的作用。

1963年底,我國第一個空間環境模擬實驗室的建成,開創了我國衛星環境模擬試驗事業,為衛星上天做好了充分準備。與此同時,還組建了高空物理和空間技術的有關研究室,使火箭探空和衛星任務走上了穩定發展的道路。

「651」上馬

1964年,我國經濟形勢開始好轉。當年12月,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召開期間,趙九章先生呈書周恩來總理,認為中國已具備研製人造衛星的條件。1965年1月,錢學森也寫信給聶榮臻副總理,認為已有條件考慮衛星問題,建議早日制訂衛星計劃,列入國家任務。

5月6日,在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的中央專門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做出了關於發展人造衛星研製工作的決定。由此,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研製任務正式啟動。7月,中科院受國防科委委託向中央專委呈報《關於發展我國人造衛星工作的規劃方案建議》。該建議就發射人造衛星的主要目的、10年奮鬥和發展步驟、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可供選擇的三個方案、衛星軌道選擇和地面觀測網的建立、重要建議和措施等問題做了論述。同時,該建議還對衛星研製工作作了明確的任務分工:衛星工程總體及衛星總體由中科院負責;運載火箭由七機部八院負責(1967年改為由一院負責);地面觀測、跟蹤、遙控系統以四機部為主、中科院配合。

8月,該建議獲批,衛星研製正式立項,原「581」任務改為「65l」任務。中科院決定成立三個組織:衛星工程任務領導小組,組長谷羽、副組長楊剛毅、趙九章;衛星總體設計組,組長趙九章,副組長郭永懷、王大珩;衛星工程任務辦公室,主任陸綬觀。

10月至11月,中科院受國防科委的委託,召開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方案論證會議(代號為「651」會議)。在長達42天的會議里,最終議定衛星要在重量、壽命、技術上比美蘇先進,做到「上得去、抓得住、測得准、報得及時、聽得到、看得見」,並努力做到一次成功。

在這一次的會議上,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有了屬於自己名字——「東方紅一號」。1967年12月,在國防科委召開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會議上,同意中科院建議將衛星正式命名為「東方紅一號」。

決勝九天

直至1968年,「651」設計院完成東方紅一號的模樣星、初樣星(包括結構星、溫控星、電性星等)研製,進行了聯試,確定了地球物理所二部提出的以多普勒測速定軌系統為基礎的衛星地面觀測系統方案、研製試樣星和正樣星的技術規範等,地面系統建設也初具規模。短短3年時間,從預研到初樣,人造衛星的全部研製工作都是空間中心在趙九章的領導下牽頭完成的,空間中心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搖籃。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帶着全中國人民的期盼,東方紅一號衛星一飛沖天。隨着「星箭分離」「衛星入軌」消息的相繼發布,《東方紅》的樂曲從太空傳到了世界各地,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1978年多普勒測速定軌系統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5年返回型衛星和東方紅一號衛星獲首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層密度。由於電池壽命有限,衛星運行28天後(設計壽命為20天),電池耗盡。在此期間,衛星把遙測參數和各種太空探測資料傳回地面。1970年5月1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停止發射信號,《東方紅》樂曲停止播放,衛星結束了其工作壽命。不過,衛星的軌道壽命並沒有結束,至今東方紅一號衛星仍在太空運行。[3]

  1. 東方紅一號衛星,黨政機關網, 2006年10月21日
  2. 東方紅一號:開啟中國航天時代,科學新聞網,2018-11-13
  3. 東方紅一號:開啟中國航天時代,科學新聞網,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