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院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3月11日 (三) 21:35 由 Fan jin ying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院本,中国古代一种戏曲脚本,源自北宋杂剧,12世纪时流行于金国境内,入元朝后逐渐衰微。院本剧目有数百种,结构一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院本,中國古代一種戲曲腳本,源自北宋雜劇,12世紀時流行於金國境內,入元朝後逐漸衰微。院本劇目有數百種,結構一般分4段,角色有副淨、副末、引戲、末泥和孤裝5種,大多情節簡單、內容滑稽,反覆使用同一支曲。部分院本兼有歌舞。也有少數院本其實不是戲劇,乃屬說唱文學。

起源

金院本由北宋雜劇演變而來。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年),金遷都南京(汴京),宋金「雜劇」改稱為「院本」。院本結構、角色沿襲自雜劇,許多劇目亦和宋雜劇一樣,如《燒花新水》、《熙州駱駝》、《病鄭逍遙樂》等,女真人愛好歌舞,助長金院本的盛行。蒙元時人們革新戲曲,形成新的文體元雜劇,少數人仍創作院本,如屈彥英有院本《一百二十行》及《看錢奴》。「院本」一名來自「行院」,即藝人和妓女的居所,他們演唱的腳本就叫院本;也有學者認為,院本一名來自北宋時宮中編寫劇本的舍人院。許多院本題目有「爨」字,如《人參腦子爨》。有學者認為「爨」就是院本的別名,也有學者認為「爨」是指以跳、踏動作為主的舞蹈。

內容

據元代陶宗儀《輟耕錄》的記載,金、元院本劇目共約有690種。院本體例,有對白有唱曲,和宋雜劇一樣,院本一般分4段,第一段稱「艷段」。院本大多情節簡單,內容滑稽,部分取材於歷史事件和唐傳奇中的愛情故事,如《蘇武和番》、《雪詩打樊噲》;亦有院本以祝頌、慶祝為主題;爨體院本則是以末泥為主要角色的歌舞劇。院本仍未算是成熟的戲曲,當中歌詞仍未全屬代言體,有些只為提供餘慶,並非情節一部分。一些院本甚至不算戲劇,僅以說唱為主:有的解說經書,如《講道德經》、《論語謁食》等;有的敷演《千字文》,如《變龍千字文》

演出

院本角色主要有5種:副淨、副末、引戲(又叫捷譏)、末泥和孤裝,與元雜劇不同,各種角色都可唱曲。副淨是詼諧滑稽的角色,在劇中常常被副末所打;末泥則是比較正經嚴肅的角色。在城內,院本由教坊和樂戶演出,在鄉村則由小型劇團「散樂」巡迴演出,在寺廟或大族家中搭建舞台。一部院本,通常只用一支樂曲,在劇中反覆使用,所用樂曲,可考的以詞調最多,其次是大曲,再其次是法曲;大曲又叫「曲破」,是古樂舞曲。用詞調者可考的有37本,如《四皓逍遙樂》、《春從天上來》、《滿朝歡》;用大曲的有16本,如《列良瀛府》、《賀貼萬年歡》、《進奉伊州》;用法曲的有7本,如《月明法曲》、《燒香法曲》。和宋雜劇比較,院本用詞調和法曲較多,用古舊的大曲較少,或反映了曲調上院本比宋雜劇更開放和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