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旱伞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Liu讨论 | 贡献2020年2月17日 (一) 15:09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旱伞草 umbrella sedgeumbrella-plant, Umbrella Palmflat sedge[1]
学名
Cyperus alternifolius[2]
别名
风车草、伞草、台湾竹[3]
花语
旱伞草花语,果敢坚韧。会开花的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花语,旱伞草自然也不例外,它的花语是生命力顽强、果敢坚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旱伞草既可土培也能水培,生命力非常顽强;此外,旱伞草韧性好,节较平,给人以坚韧的感觉。久而久之,人们就赋予了旱伞草“生命力顽强、果敢坚韧”的花语。[4]
开花季节
形状
根状茎短,粗大,须根坚硬。秆稍粗壮,高30-150厘米,近圆柱状,上部稍粗糙,基部包裹以无叶的鞘,鞘棕色。苞片20枚,长几相等,较花序长约2倍,宽2-11毫米,向四周展开,平展;多次复出长侧枝聚伞花序具多数第一次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7厘米,每个第一次辐射枝具4-10个第二次辐射枝,最长达15厘米;小穗密集于第二次辐射枝上端,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8毫米,宽1.5-3毫米,压扁,具6-26朵花;小穗轴不具翅;鳞片紧密的复瓦状排列,膜质,卵形,顶端渐尖,长约2毫米,苍白色,具銹色斑点,或为黄褐色,具3-5条脉;雄蕊3,花药线形,顶端具刚毛状附属物;花柱短,柱头3。小坚果椭圆形,近于三棱形,长为鳞片的1/3,褐色。[5]
生长环境
种植方法
根据旱伞草水陆都可生长的特性,如用一长方形不漏水的花盆,配置高低不同数丛伞花,留出水面,点缀几块玩石,可构成一幅自然的水景,但见疏影横斜,景致宜人,别有情趣。旱伞草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也可播种。扦插于6-7月进行,选开花前的健枝最易生根。取茎顶梢3-5厘米,并将轮生的叶短剪一半,以减少水分蒸发,然后扦于砂或蛭石,使叶片贴在基质上,浇透水,以后保持基质湿润,20天就能生根。分株全年都可进行,但以3月中下旬翻盆时进行最宜。4月播种,也容易萌发成苗。旱伞草繁殖方法较多,可播种、分株、扦插等。扦插。
土插一般在夏季生长季节,从茎顶端伞状苞叶下5厘米至6厘米处剪下,把苞叶尖端剪去,留3厘米至4厘米长,修剪成直径6厘米至8厘米的叶盘,然后将花茎插入装有沙的盆内或沙床中,使叶盘紧贴沙面,置阴凉处,保持空气和盆土湿度,20多天水竹就开始生根长新芽,并萌发出小植株。水插时,可用洗净的广口瓶装入凉开水,从茎顶伞状苞叶下8厘米处剪下,把每枚苞叶剪去1/2,插在盛水的广口瓶中,水温25℃,以后,苞叶腋产生新芽并向上生长,须根伸入水中,20多天就可成苗移栽。夏季水插时,需2天至3天更换一次凉开水,防止插穗被细菌污染而腐烂。
分株宜在3月至4月换盆时进行。把生长过密的母株从盆中托出,分切成数丛,分别上盆,随分随种植,极易成活。一般在上盆后就是一盆完整的观叶花卉。
播种一般在9月至10月种子成熟时采摘,放阴凉处风干后收藏。翌年3月至4月,用撒播法将种子撒入有培养土的盆内,压平、覆薄土,浸足水后,盖上玻璃,保持盆土湿润。10天后,水竹相继发芽,苗高5厘米时可移入小盆。
旱伞草生长较快,栽培容易,甚至用水淹没盆土也能生长很好,还能生于水中,故称水竹。夏季高温季节,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盆土湿润,避免强光直射,每两周施稀薄液肥一次,冬季室温不宜低于5℃,如肥水不足,植株拥挤,气温过低,盆土干燥,都会使茎叶发黄枯萎。[6]
水养旱伞草方法:选择植株低矮(约高15~20厘米)、5~7枝为一丛的带泥小苗,用自来水洗去旱伞草根部的泥土,然后放入水盆内。水盆采用有欣赏价值的碗、碟或盘。再用沙或石卵子压住旱伞草的根部,使它固定不倒伏。最后浇人自来水,水深至淹没根部时即可。冬季别移出室外,防止被冻坏。每隔半月左右需换1次温水,或见盆水少了再加一点。秋季为生长期,长新枝叶的同时,老枝即枯黄,剪去即可。3~5天换水1次,或盆内水少了,添加一点即可。每月在盆中加12次无机肥料更好,可矮化并翠绿喜人。[7]
虽然旱伞草可以播种繁殖,但是在家庭养殖中为了节省时间或者为了简便都采取分株方式进行繁殖。我们可以在春天翻盆时期将一些比较老的老旱伞草进行分支,也就是将老株体剪成几个新株体,然后进行培育。当新的枝茎生长出来后要将老茎去除掉。虽然旱伞草养殖简单,可以直接放养养殖,但对于新苗来说它无论是在抗寒能力还是在耐热能力都是相对比较弱的,所以冬天我们要将旱伞草盆栽移入室内进行保暖;在夏天要适当的进行遮阴处理。平时要多给予浇水,宁愿让它积水也不要让它“口渴”。还有老掉的枝干一定要尽早的进行切割处理,不要心疼,老话说得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只有剪掉了旱伞草老茎秆才能长出新的茎秆。因为旱伞草生长旺盛所以经常要给予翻盆,一般两年左右就要翻盆一次。[8]

日常养护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