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杞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1月15日 (三) 08:59 由 Slf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周朝諸侯國之杞國
 

分封君主商湯

國 都 :杞

建立時間 :約前2000年

建國之君 :不詳

亡國之君 :不詳

滅亡時間 :公元前445年

史書記載史記

杞國(約前2000年—前445年),是中國歷史上歷經夏、商、周三朝的一個諸侯國,由華夏族所建立,國祚延綿1500多年,國君為姒姓,大禹的直系後裔。

商湯滅夏後,分封夏朝的後人於杞,此後杞國時存時滅。周朝初年,再次賜予杞國封號,自東樓公起,有史料可考的傳了二十位國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國亡於楚國。

杞國歷史

周朝初年,杞國重新建國,周天子始封杞國為公爵,後至春秋時又降為伯爵。後至春秋時又降為伯爵。

周武王滅亡商朝之後,尋找夏朝開國君主的後裔,結果找到了杞東樓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夏朝君主的祭祀。杞國王族出自華夏,夏商周三代分封諸侯國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

杞在周初分封於河南杞縣,西周懿王前遷入山東,因捲入叛亂被周王朝遷置新泰、寧陽一帶,直至春秋早期。因受四鄰覬覦,杞國滅淳于遷都取地。春秋中期,淮夷病杞,杞國遷都緣陵。春秋中期偏晚階段,晉國為杞修城。到春秋晚期,杞人被迫再次遷徙到魯國北部一帶。

自杞東樓公起,有史料可考的傳了二十位國君。

公元前445年,杞國亡於楚國,其地盡歸楚國。

故事

歷史上還流傳着一些和杞國有關的故事,《列子·天瑞》中所說的杞人憂天的故事,就發生在杞國。該成語雖說往往用來形容庸人自擾的無謂擔憂,但也有人認為,這和杞國多經磨難而造成的國人憂患意識有關。

視頻

春秋戰國疆域變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