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可可西里

於 2020年2月22日 (六) 06:32 由 Mjlk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登錄基準

可哥西裡(即「青色的山樑」),藏語中稱阿卿貢嘉(即「萬山之王」),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夾在唐古喇山昆侖山之間,是世界第三大無人區,也是中國四大無人區之一(其他無人區還有羅布泊羌塘藏北高原)、阿爾金山),因此保留著完全的原始自然狀態,成為野生動物的一片樂土。1990年代以來可哥西裡地區發生的對藏羚羊盜獵和反盜獵事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

2015年,青海可哥西裡被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錄。2017年7月7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通過終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項世界遺產[1]

青海可哥西裡遺產地面積37356.32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22909.04平方公里,包含4500米海拔以上高寒山區和草原系統,基本未曾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該遺產地從西北向東南逐漸向下傾斜,昆侖山脈、可哥西裡山脈和烏蘭烏拉山脈在此由東向西延伸達500 多公里,並在兩大盆地間幾乎成平行趨勢,形成了當地「三山間兩盆」的說法。這些湖泊盆地所構成的平坦、開闊的地勢,帶來了整個青藏高原保存最為完好的夷表面以及罕見的高密度的湖泊。這些湖泊展現了一系列完整的演替階段,形成了重要的長江源頭流域和以水體為主體的壯麗景觀。可哥西裡屬於寒冷的高原氣候,每年平均氣溫在4℃到-9℃,最低溫度有時達到-45℃,幹濕季明顯,降水集中在夏季。

這裡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培育出獨特的生物多樣性——超過1/3 的植物物種和60% 的哺乳動物物種為高原特有,而依賴這些植物生存的所有食草動物也是高原地區特有的物種。不便的交通和惡劣的氣候的共同作用,讓這片遺產地幾乎完全免遭人類的影響。因此,這裡提供了全球幾乎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資源,是青藏高原眾多特有物種「最後的避難所」,包括受威脅的藏羚羊和世界近一半的野犛牛種群。

目錄

登錄基準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vii)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與美學重要性的自然現象或地區。青海可可西裡地處世界上最大、最高、現存時間最短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區[2]。 隨著持續性的地質構造過程,該遺產地仍是青藏高原地區最為完整的夷平面地區和盆地,這種地理單元的完整性已經保持了近三億年。這裡是高原上湖泊最集中的地區,呈現出高海拔地區異常多樣的湖泊盆地和內陸湖泊景觀。廣闊無垠的景象以及嚴酷荒蕪的野外景觀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展現了一個時間都仿佛被凍結的世界。但這裡還充分展示著世界上第一高原不斷變化的地貌和生態系統。此地的自然過程和特徵,觸及了人類所有的感官,並在規模上挑戰了人類的尺度。該遺產地傾斜的空間格局造就了多樣的植物帶,成為了青藏高原的一大特徵。橫向上,遺產地的遼闊地域清晰地顯示了在高山環境中草甸-草原-沙漠的演替。湖泊平原周圍有各種各樣的濕地。高山草甸和草原、崎嶇的山脈和河流進一步推動了可哥西裡多樣棲息地的形成。因為基本不受人類的干預,這些棲息地共同組成了壯觀的荒原景觀,成為了藏羚羊、野犛牛、野(Equus Kiang)、(Canislupus)和棕熊(Ursusarctos)的家園,這些動物時常出現在遺產地。大量的野生有蹄類動物也居住在此,基本包括了世界上40%的藏羚羊和50%的野犛牛。可哥西裡完好保存了藏羚羊的棲息地,及其完整的生命週期自然進程,包括長距離遷徙後雌性藏羚羊聚集產仔的景象。
  • (x)擁有最重要及顯著的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態棲息地,包含從保育或科學的角度來看,符合普世價值的瀕臨絕種動物種。植物群落的特有分佈,以及高海拔和寒冷的氣候都促成了遺產地動物群落內部相似的高度特有和地區性。高山草原構成遺產地植被總面積的45%,以紫花針茅為主。其他植被類型包括高山草甸和高山稀疏植被。超過三分之一的遺產地高等植物為高原所特有,所有以這些植物飼料為食的食草哺乳動物也是高原特有的。該遺產地為草原大型哺乳動物群落在青藏高原上保留了完整的不受干擾的棲息地。這片特殊的生物地理和生態區域是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和藏瞪羚等大型有蹄類動物的家園。最具代表性的動物,即藏羚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IUCN)瀕危物種和「瀕危物種公約」(CITES)。shice

參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