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Cypresshill讨论 | 贡献2022年8月28日 (日) 20:45的版本 (added Category:604 史學辭典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音(ancient sound)古代的字音; 多指先秦之音,以《詩經》為主,其他如《楚辭》、先秦諸子中的韻語,皆為研究古音的資料。

  • 又有人稱: [ancient Chinese sounds]∶古代的語言及發音。
  • 漢語的古音系統。
  • 或也稱: [classical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專指周秦時期的語音。
  • 古音,與隋唐語音通稱今音相對。20世紀20年代以後人們把兩者統稱為古音,前者稱上古音,後者稱中古音。廣義的古音包括上古音的聲、韻、調 ,狹義的古音指以《詩經》、《楚辭》押韻為中心的先秦兩漢韻,等於古韻。
  • 中國歷史上分上古音與今音兩種音律,古音與今音略有不同,一般寫詩詞,格律會運用到。
  • 日本漢字音的「古音」一般認為是早於吳音傳入日本的漢字讀音。
  • 從日本方面的資料而言,「古音」並未直接作為「漢字音」的一種獨立記錄下來,僅僅是在萬葉假名及某些特定的辭彙中留下的若干痕跡。
  • 萬葉假名中無法根據吳音或漢音的體系說明的例子,被認為屬於「古音」。
  • 現代日語的常用辭彙中極少出現古音讀法,除了若干被認為與古音有關的訓讀詞。
  • 古代漢語的發音,按時代可分為:
    • 上古音,上古漢語的發音,這也是古音學的研究對象
    • 中古音,中古漢語的發音
    • 近古音,早期官話的發音
  • 日本漢字音的一類,見古音 (日本漢字音)

古音與今音如何分別

  • 簡約原則導致的漢語語音的簡化,更是古漢語語音向現代漢語語音演變的主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第一、複子音消失了。
    • 所謂複子音,就是在一個音節中有兩個甚至三個子音連在一起構成聲母。
    • 儘管對於上古漢語是否存在複子音尚有爭議,但現有語言遺蹟,比如“孔”演化為同義的雙音素詞“窟窿”,很可能上古時“孔”字是k和l構成雙聲母;而“轂”演化為“軲轆”,可能上古時“轂”是gl雙聲母。
    • 今日吳粵方言中,仍存有複子音雙聲母的讀音。
    • 這些似乎都說明上古漢語(正確說應是華夏上古各部族的多種原始語言),極可能存在複子音; 而後來複子音的消失,正是語音簡約的要求。
    • 因為在極短時間裡要連續發出兩個甚至多個子音,發音器官會因緊張度增加而費力困難。
  • 第二、由多音節變為單音節。
    • 與複子音相關的是,漢語的上古原始形態,很可能存在以兩個甚至兩個以上音節的固定組合,表達一個詞義的情況,類似現代英法等拼音文字。
    • 後來隨著獨體漢字的產生,對語言的單音節傾向發生重大影響,尤其是詩歌對音節整齊的追求,更推動佔統治地位的集團、部族、國家主導的所謂“雅言”向單字單音節轉化。
    • 其間可能經歷了兩個音節中的一個弱化為次要音節的過程。
    • 事實上,今日各地方言中,仍存在一字兩個音節,一個為主要音節,一個為次要音節的情況。
    • 比如北方眾多方言中,表達答應、是、同意等意思的“嗯”,都發為en-na兩個音節。
  • 第三、音節的子音尾消失。
    • 這是與漢語聲調演變相關的問題。當然若涉溯源,子音尾是否由次要音節弱化,徹底丟失其中的母音而成,也是可能的。
    • 至於上古漢語是否有聲調及有多少聲調,是存在很大爭論的。
    • 但一個共識是,中古漢語聲調已成系統。而其中的入聲字,即是以子音結尾的音節。因此,明清近代漢語中入聲調的消失,即標示漢語子音尾的失去。
    • 直至今日現代漢語普通話,所有音節均以母音或複母音,或被視為半母音的鼻子音結束。
  • 第四、濁音聲母全部清化。
    • 所謂發音的清濁,說的是發音時聲帶是否振動。
    • 我們知道,所有母音的發音,都要振動聲帶,同時母音發聲的另一特徵是氣流不受阻,因而母音就顯得洪亮圓潤,具有樂音的共鳴性質。
    • 但子音均為氣流受阻——在口腔中摩擦、塞閉、爆破,此時若讓聲帶振動而發出明顯的聲音,這聲音不僅混濁而充滿噪音,而且發出來比較費力。
    • 這也是我們讀英文比讀中文費力的重要原因,因為英語中有大量濁子音; 而現代漢語中的子音聲母,全都是清音,不需要振動聲帶。
  • 第五、聲韻調數量均簡化減少。
    • 從總體上看,漢語無論聲母韻母還是聲調,大趨勢都由繁複向簡化發展。 [1]

古音如何學習

  • 一、學習內容概述--學中古音,相當於是在學「漢語音韻學」裡與中古音有關的各方面內容。
    • 其中既包括中古音本身的,也包括中古音與上古音/近古音/現代音之間的銜接與關聯。
    • 而「漢語音韻學」的學習,其實包括了語言學的三個分支學科:1、語音學。2、歷史語言學。3、漢語音韻學。其中的3,又包括這三個方面:3.1、音系內部結構分析。3.2、音值構擬與音理解釋(與語音學結合)。3.3、音系外部比較分析(與歷史語言學結合)。
    • 現代語言學的各分支學科,都是先演繹出整體理論框架,然後再結合各種語言現象或語料進行分析與解釋,並由此演繹出更精細的理論體系的。
    • 對於1、2、3.3而言,都已有成熟的理論演繹體系。
    • 對此我推薦的閱讀書籍有:1、《語音學》(朱曉農)。
    • 2、《歷史語言學》(吳安其)。3.3、《音韻學概論》(麥耘),《漢語歷史音韻學》(潘悟雲)。
    • 這幾本書籍,都有理論較新、演繹體系較完備的優點,較為適合用來進行入門時的學習教材。
    • 3.1、3.2,是音韻學學習的重點與難點,但暫時還未見到有完備的整體理論框架上的梳理,而只是以大量零散細節演繹的形式,散見於學者們的書籍與論文裡。
    • 並且由於這兩方面的原理都較為複雜而精細,在書裡論文裡往往只列了分析的結果而未列具體的分析過程,也省略了許多對其原理的解釋與理解。
    • 於是雖然前述幾本書籍裡也能閱讀到3.1、3.2方面的內容,但唯讀這幾本依然是不足夠的。
    • 而是須要進行大量的閱讀,並由學習者自己嘗試進行類似的分析與理解、再將書裡論文裡省略的原理解釋補出來,並在長期的學習與分析訓練之中逐漸積累。
    • 當然如果之後能有書籍對3.1、3.2進行完備的演繹體系梳理,那麼初學者就可以有更清晰的學習方案了。
    • 但在這之前,還是只能採用前述的逐漸積累的學習模式了。
  • 二、具體學習內容--
    • 1、語音學--參考書籍:《語音學》(朱曉農),《國際語音學會手冊:國際音標使用指南》,《實驗語音學概要》(吳宗濟,李茂燦),等等。
    • 學習目標:從音標定義的理論框架出發,瞭解音標的各種類別,並結合實際的發音、聽辨、測量、分析等實踐,來逐個理解其發音原理與性質。
    • 比如理解人類發音的複雜精細程度,理解演變時是怎樣通過相鄰的細微口音差異的音值逐步演變的,理解演變有方向任意性的性質,等等。
    • 2、歷史語言學--參考書籍:《歷史語言學》(吳安其),等等。
    • 學習目標:掌握歷史語言學裡的基本分析原理。比如,理解怎樣進行同源比較並構擬語言譜系,理解語言演變的自然演變性質,理解語言演變時的各種混合、分化、替代、置換等原理,等等。
    • 3、漢語音韻學--參考書籍:《音韻學概論》(麥耘),《漢語歷史音韻學》(潘悟雲),《普通語言學教程》(索緒爾),《漢語語音史》/《中古音等韻及其他》/《王力語言學論文集》(王力),《上古音系》(鄭張尚芳),《問學集》(周祖謨),《中國音韻學研究》(高本漢),《馮蒸音韻論集》/《漢語音韻學必讀與必備書目》(馮蒸),《切韻性質的新認識》(尉遲治平,單篇論文),《切韻音系》(李榮),《切韻研究》(邵榮芬),《經典釋文音切研究》(沈建民),《漢藏語同源研究》(吳安其),《漢藏語概論》(馬學良),《上古音研究》(李方桂),《上古音系研究》(餘迺永),《上古漢語形態研究》/《上古漢語音系》/《上古音略》(金理新),《漢泰關係詞的時間層次》(龔群虎),《漢台語比較手冊》(邢公畹),《緬彝語音韻學》(李永燧),《原始漢語與漢藏語》(包擬古),等等。PS:這裡只列了我較為推薦的一些書目,可在學習時優先考慮閱讀,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多的書籍擴充閱讀。上述書目裡也包括了一些上古音方面的書籍,可在初學時適當調配其閱讀比例。

工具書:《廣韻校本》(周祖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定稿本)》(餘迺永),《集韻》,《唐五代韻書集存》,《大辭海:語言學》,《語音學和音系學詞典》(R. L. Trask),現代語言學詞典(克裡斯),《經典釋文》(上古影宋元遞修本),《經典釋文匯校》(黃焯),《韻鏡》,《七音略》,《宋本切韻指掌圖》,「韻典網」(http://ytenx.org/),《廣韻字音表》(excel格式,https://zhuanlan.zhihu.com/p/20430939),等等。

    • 學習目標:在各種具體音韻細節問題方面進行學習,理解其中的音韻學原理並能自己進行各種分析與解釋。
    • 如前所述這包括三個方面:3.1、音系內部結構分析。3.2、音值構擬與音理解釋(與語音學結合)。
    • 3.3、音系外部比較分析(與歷史語言學結合)。
    • 其中還可以專門將反切分析、諧聲分析、押韻分析這三個分析項目作為專題來進行學習。 [2]


參考來源

  1. 詩經古音與今音的比較 . 劇多. 2021-04-01 [2022-08-28] (中文). 
  2. poem. 怎樣學習中古音? . 知乎. 2018-04-27 [2022-08-2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