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錢理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2日 (一) 18:09 由 习包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习包子 已移動頁面 钱理群钱理愿:move)
前往: 導覽搜尋
錢理群
出生 1939年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 漢族
職業 教授


錢理群[1],1939年1月30日生於重慶,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學中文系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並任清華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魯迅學會理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三任主編(與吳福輝共同擔當)。

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魯迅、周作人研究與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代表作有《心靈的探尋》《與魯迅相遇》《周作人傳》《周作人論》《大小舞台之間--曹禺戲劇新論》《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和哈姆雷特的東移》《1948:天地玄黃》等。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他以對20世紀中國思想、文學和社會的精深研究,特別是對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歷史與精神的審察,得到海內外的重視與尊重。

錢理群一直關注教育問題,多有撰述並為此奔走。他被認為是當代中國批判知識分子的標誌性人物。

人物經歷

1939年出生於重慶。

1948年,在《中央日報》的《兒童周刊》發表"處女作"《假若我有一雙翅膀》。

1950年,考入南京師大附中,此後六年皆在此學習。

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1958年併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60年畢業。

1960年,離開北京,前往貴州,先後在貴州省安順地區衛生學校、安順地區師範學校任教。

1978年,考取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研究生,師從王瑤、嚴家炎先生攻讀現代文學,1981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2002年從北大退休,轉教中學,並持續關注中學與農村教育。同時轉向現代民間思想史的研究,關心地方文化研究與青年志願者運動。

2012年9月9日,在一位中學教師的追思會上,錢理群發出"告別教育"宣言,表示今後將在"教育之外"關心教育。

家庭背景

錢理群曾經被北大學生評為"最受歡迎10大教師",他出身書香門第。其外祖父項蘭生,一生經歷很豐富,從晚清到辛亥革命,到1959年去世。作為維新派人士,其外祖父最早在杭州辦白話報,開辦安定學堂;然後又擔任浙路公司公務科長。辦學堂、辦報紙、修公路,這都是開時代風氣之先的,以後他做了大清銀行的秘書官。

錢的父親天鶴先生是安定學堂第五屆畢業生,他外祖父就把長女嫁給自己的得意門生。錢母從小受西式教育,請英語老師教英文。錢父後來大概是1906年或1908年去美國留學。先考取了清華學堂預科,然後從清華畢業後到美國康奈爾大學學農科。胡適也在那裡學農科,錢父成為胡適的同學。

錢先生稱,其家庭出身決定了其的研究的基本立場:"因為我的家庭成員中,既有國民黨員,也有共產黨員,而且我的感覺中,他們都是好人,甚至我敢說他們都是中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歷史就是這樣,在20年代初中期最優秀的知識分子站到國民黨那邊,三四十年代最優秀的到共產黨這邊來。我父親為了救國,加入國民黨,我哥哥姐姐為了爭取民主自由加入共產黨。我要寫出歷史的複雜性。"

人物事件

入住養老社區

2015年7月,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教授夫婦要去養老院的消息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據了解錢理群將自己的房子賣掉,並在今年6月入住養老社區,其每一個月的住房費達2萬元。

錢理群教授夫婦沒有子女,養兒防老觀念對他們不適用。夫婦二人進養老院養老,這其實浸透着的是中國式養老的困境。我們每個人都會老去,當我們老去的時候,到底應該如何養老才能夠獲得新生。這似乎是一個不容迴避的話題。

昨天,在社區"重陽敬老"活動上,錢理群首度回應入住養老院一事,稱自己適合養老院生活,有大量時間可用來寫作,而且不用再操心做飯等日常瑣事。

錢理群表示,他在2014年就有了住養老院的想法,他跟老伴也慎重考慮過,兩人賣掉原來的房子,入住現在的養老社區。房間100多平方米,每月住宿費大約要2萬元。

錢理群認為,住進養老院也是希望能藉此避開很多瑣事,可以專心進行寫作。他說,以前他不怎麼鍛煉,搬到養老社區後開始鍛煉了。現在只用做3件事兒就行了,第一是休養身體,第二是寫作,第三是跟朋友聊天。

視頻

錢理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