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挽悟悦师二章·契合岂前因

Yk200讨论 | 贡献2021年12月20日 (一) 21:21的版本

挽悟悦师二章·契合岂前因》是宋代卫宗武作品之一。卫宗武约公元?年至1289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文自娱。宋亡,不仕。

卫宗武著有《秋声集[1]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挽悟悦师二章·契合岂前因

目录

生平简介

南宋末期,南宋·理宗赵昀淳佑(1241年~1252年)年间为朝官,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约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罢官闲居,以诗文自娱,"自昆陵投绂归垂三十载"(见本集卷五《刘药庄诗集序》)。

元初时期,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六年(1279,南宋·卫王赵昺祥兴二年)南宋灭亡,隐居不仕,闲居30余载,以诗文自娱。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享年约80岁。著有《秋声集》、《秋声诗余》1卷,为退居后所作,今已散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6卷,其中诗4卷(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刊于《国史经籍志》传于世。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3首,附于卷末。

秋声集

《秋声集》是宋代卫宗武创作的文集。

《秋声集》·六卷〔永乐大典本〕 罢归闲居三十馀载,以诗文自娱。据至元甲午张之翰[2]所作集《序》,称九山墓宿草已六白,则宗武实卒于至元二十六年己丑,在宋亡后十年。故焦竑《国史经籍志》载《秋声集》八卷,列入元人。然宗武实未仕元,仍当从陶潜书晋例也。集久失传,今从《永乐大典》中采辑编次,得诗词四卷,序记、志铭一卷,杂著一卷,以略存其概。华亭卫氏,自礼部侍郎肤敏后,资政殿学士泾、直宝谟阁湜,兄弟相继,以学术著。宗武世系虽无考,而《张之翰序》称为乔木世臣后,则当为泾、湜之裔。文采风流,不失故家遗范,有自来矣。其诗文根柢差薄,骨格亦未坚致。盖末造风会之所趋,其事与国运相随,非作者所能自主。至于《咏荀彧》一诗,称其徒抱忠贞,遗恨千古,其学识亦有所未逮。然核其全集,大都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盖胸襟既别,神致自殊,品究在《江湖》诸集上。且眷怀故国,匿迹穷居,其志节深有足取,而《宋遗民录》诸书乃竟脱漏其姓名。录存是集,以发潜德之光,亦足见圣朝表章幽隐,砥砺风教之义也。

视频

挽悟悦师二章·契合岂前因 相关视频

方松微讲堂第334期云间遗韵之卫泾和卫宗武
(2)忽必烈为何需要文天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