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有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Labulado讨论 | 贡献2019年3月4日 (一) 05:19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江苏吴县人,(明代中医名家),生卒1582年-1652年 国籍:明国

生平

明代多次温疫流行,是推动吴氏研究温疫的客观动因。当时医学界“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以致投剂无效的现象,强有力地推动他思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决心探索温病。瘟疫流行,“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有因失治不及期而死者,有妄用峻补、攻补失序而死者。有医家见不到,急病用缓药、迁延而死者,“比比皆是”,使吴氏痛心疾首,于1642年写成《瘟疫论》。 《瘟疫论》中所载传染病、包括伤寒、感冒、疟疾、痘疹(水痘、天花)、绞肠痧(霍乱)、疙瘩瘟(腺鼠疫)、虾蟆瘟(腮腺炎)、大头瘟、探头瘟、大麻风、鼠痿(颈淋巴结核)、流火丹毒、目赤肿痛(眼结膜炎、砂眼)、病瘅发黄(肝炎、黄疸)、斑疹、咽肿、疮疥疗肿等,内容广泛,是他亲历瘟疫流行,临床经验的总结。 明代著名医家。其著作《温疫论》一书,开中医探讨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提出温疫是由一种不可见的异气所导致,由口鼻而入,与现代的病菌学、病毒学说接近。他启发了清朝的温病学派。 在《温疫论》提出的达原饮,为其著名处方,主治瘟疫或疟疾。2003年,曾以达原饮来治疗非典。《温疫论》中提到的大黄,曾用于治疗禽流感。

《温疫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代一些著名医家如戴北山、杨栗山、刘松峰、叶天士、吴鞠通等,都或多或少地在《温疫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创造。吴鞠通等医家虽受他的思想影响,但也批评他的方剂组成中多用大黄,有过于苦寒之弊

生平亮点

著有《温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