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白肋蝴蝶鱼

Sisley讨论 | 贡献2021年6月9日 (三) 14:35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白肋蝴蝶鱼Chaetodon leucopleura栖息于石珊瑚生长丰富的深海岩礁或者岩石斜坡,主要以活珊瑚和石缝中的无脊椎动物为食。

目录

特征

介绍

蝴蝶鱼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为了更确切的分类,科学家们做了许多工作,1988年S.D. Blum基于骨骼学的演化分支分析对整个蝴蝶鱼科的分类都是重要的里程碑,而现代的基因测序技术得出的结论与当年Blum的分析基本吻合,这使得蝴蝶鱼科以及蝴蝶鱼属的进一步分类逐渐明确,目前已经提出11个亚属。

总体来说蝴蝶鱼属可以分为五大类,其中以蝴蝶鱼属模式物种四斑蝴蝶鱼Chaetodon capistratus为核心的集合会永远留在蝴蝶鱼属中,而剩下的物种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集合,分别是鳞蝴蝶鱼集合Lepidochaetodon, 前齿蝴蝶鱼集合Megaprotodon, 蒙面蝴蝶鱼集合Rabdophorus以及由强壮蝴蝶鱼Chaetodon robustus和它的近亲组成的一个未命名集合,这四个集合很有可能会从蝴蝶鱼属中分离出去成为新的独立的属。

饲养信息

建议水族箱尺寸:800升

饲养难度:难

珊瑚兼容性:小心

盐度:1.020-1.026

温度:22-26℃

性情:温和

食物:活珊瑚

最大体长:18厘米

生活水深:7-80米

IUCN评级:LC 低危

分布范围

红海阿拉伯海沿也门阿曼湾,以及非洲之角。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