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結締組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5月8日 (五) 14:59 由 Cypresshill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結締組織(英語:connective Tissue)爲脊椎動物基本組織之一,由細胞和大量細胞外基質組成。

  • 廣義上的結締組織包括固有結締組織、軟骨組織和骨組織、血液以及淋巴。
    • 一般所指的結締組織指固有結締組織。其中,固有結締組織又分爲疏鬆結締組織(蜂窩組織)、緻密結締組織、脂肪組織,以及網狀結締組織。
  • 結締組織在生物體內起連接、支持、營養、運輸和保護等作用。
    • 在胚胎發育中,結締組織係由中胚層的間充質發育而來。
  • 結締組織由細胞、纖維(fibers)與基質(ground substance)構成,遍佈於身體各處,如骨骼、軟骨、韌帶、血液、脂肪等作用如黏著劑,可連結組織、臟器或填充其間之空隙。又可以分為:
    • 疏鬆結締組織:細胞與纖維少、基質較多(部分黏膜)。
    • 緻密結締組織:膠原纖維多,給組織帶來強度與抗性(肌腱、韌帶)。
    • 彈性結締組織:彈性纖維多,使組織具有拉扯及反彈的能力(主動脈壁、聲帶)。
    • 網狀結締組織:由網狀細胞與網狀纖維交織構成,形成細緻的支撐網絡(淋巴結、脾臟、骨髓)。
    • 脂肪組織:主要為排列緊密的脂肪細胞(皮下脂肪、乳房)。
    • 血液與淋巴:由血漿與血球(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構成。
    • 軟骨組織:由軟骨細胞、纖維和基質所構成。

結締組織的疾病

  • 混合性結締組織(mixed connetive tissue disease,MCTD),為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臨床症狀可能與紅斑性狼瘡、硬皮症、多發性肌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三種疾病之症狀類似,其可影響全身的結締組織,且血清學檢查的特性是具有U1-RNP的抗體,在臨床研究顯示其發病率以女性居多(佔70%),常於三、四十歲發病,但原因不詳,少有家族性遺傳。
  • MCTD臨床表現約有三分之二的病人有皮膚損傷,85%的患者有雷諾氏現象,即手指、足趾末端呈現黑紫色。
    • 80%有手及手指腫脹呈臘腸狀,皮膚變厚或硬皮樣的變化,此外亦可能有瀰漫性血管炎,眼瞼下有紫丁香樣變色及指甲周圍、臉部有毛細血管擴張,部分病人有皮膚侷限性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
    • 75%患者有類似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病變,近端肌肉常有壓痛,且大多數病人之肌電圖檢查不正常。肺部病變於臨床也常見。
    • 確診後有的維持發病時的症狀;有的增加其它表徵,成為更多症狀的混合型結締組織疾病。
    • 在治療方面,一般會視情況給予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免疫抑制劑或類固醇等合併治療藥物,總括來說,三分之二的病人對於藥物治療都有良好成效。[1]

==

參考來源

  1. 臉紅紅四肢卻黑黑 當心罹患混合性結締組織疾病.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 2012-12-25 [2020-05-07] (中文). 


青木宣親
原圖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