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光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2月14日 (五) 10:26 由 Philip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何光順,男,1974年生,四川鹽亭人,文學博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3年獲華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12月獲華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2006年至今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從事科研、教學工作。

何光順
何光順.jpg
出生 1974年4月
國籍 中國
別名 He Guangshun
職業 教師

代表作品 《玄響尋蹤--魏晉玄言詩研究》 研究方向 文學理論研究、楚辭詩學研究、周易老莊研究、魏晉文學研究

研究課題

(1)2010年10月至今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玄響尋蹤--魏晉玄言詩研究";

(2)2009年9月至今主持廣東省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子項目"文學的緣域"

(3)2006年12月到2009年12月主持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級青年項目"詩人何為--魏晉詩人生態困境追思"

(4)2008年12月至今參與國家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中國詠物文學研究";

(5)2006年12月至2010年9月參與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研究項目"中外文學他化現象的比較研究"(項目編號

06JDXM75002)。

研究成果

文學理論研究

(1)《文學的緣域--兼論文學的自性與他性》,《暨南學報》2013(11)

(2)《環視中的他者與文學權力的讓渡》,《文藝理論研究》2011。

(3)《釋"假體"》,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2005(1)。(注:從《二十四詩品·流動》"若納水輨,如轉丸珠。夫豈可道,假體如愚"引申出中國詩學中的假體寓言寫作類型及其特徵探討。)

(4)《文學的他化》,《新文學》2007年第八輯。

(5)《"形象"淺論》,《文心》2008年第3輯。

(6)《蛻變中的升起--對王維<秋夜獨坐>詩的探討》,《寫作》2002

楚辭詩學研究

(7)《神性的維度--試論〈離騷〉的"他在"視域》,《南京社會科學》2011。

(8)《試論屈原詩歌的"物象"》,《瀋陽師範大學學報》2004。

周易老莊研究

(9)《釋〈蒙〉:知止與化成--從〈易·蒙〉看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9。

(10)《文明的褶子--"三玄"天人觀的現代沉思》,《江淮論壇》2007。

(11)《老莊的"損"道》,《中國文化研究》2012。

(12)《老莊的"反"道》,《中國文化研究》2010。

(13)《一個新的視角:從物化說看〈莊子〉--兼及解莊方法論的透視》,《江漢論壇》2005(9),《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哲學》第12期全文轉載。

(14)《莊子"天人"觀芻議》,《唐都學刊》2005。

(15)《〈莊子〉"物化"思想初探》,《廣西大學學報》2002。

(16)《莊子與海德格爾語言觀的比較》,《文心》2006年第2輯。

(17)《莊子物化文學觀初探》,《重慶師範大學學報》2004。

(18)《莊子文學觀探源》,《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05。

魏晉文學研究

(19)《玄響尋蹤--魏晉玄言詩研究》,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0)《玄言詩的先聲-魏晉前玄言詩史考辨》,《江淮論壇》2008。

(21)《魏晉文學的自覺與反自覺》,《江淮論壇》2006。

(22)《哲人對抗詩人--魏晉詩壇的獨特文化景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6。

(23)《權力中的詩人--從"嵇康之死"談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9。

(24)《人文學視野下的玄言詩研究》,《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2。

當代小說研究

(25)《感性的抗爭--從王蒙〈神鳥〉看現代藝術的他在》,《鄭州大學學報》2011。

(26)《新神話的寓意--讀王蒙的〈神鳥〉》,《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10。

(27)《一場遠未結束的牌局》,《作品與爭鳴》2008。(注:解讀當代小說作家凡一平《撲克》)

教學創新研究

(28)《外語類院校〈中國文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7。

(29)《生活中多少感動和憂傷--請細聽"女生化妝說"的由來》,《教育家》2013。

志向行事

自啟蒙以來,因愛歷史而入古典,因詩文薰陶而入古文學,先有如願攻讀漢語言文學本科,又有丹東師範專科學校兩年教學《中國古代文學》、《文學概論》的沉潛涵玩,繼有南下廣州師從欒棟教授攻讀先唐文學碩博士學位研三玄而涉魏晉的機緣。就職廣外,先後主講《先秦文學》、《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中國古代文論》、《唐宋詞選講》、《國學典籍導讀》、《中國文化》、《外國文化》等多門專業和通識課程。其間,曾對自己數年的教學有簡要總結,其辭雲:"自來廣外,已上過中西方文化、國學、西哲、文學批評、先秦文學、魏晉文學、唐宋詞等,發覺自己最喜歡的或許是宋詞,投入最深的是魏晉,進入最早的是先秦,拓展視域最廣的是中西方文化,正在作為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期望薪火傳承的是國學,所借用的他山之石是西哲。"

為學致用,載道弘毅,既讀書而思之,熟思之而行之。遂於教學科研以外,創辦"雲山論道-思想家論壇",另輔而並行之者有"雲山論道-抒情時代"、"雲山論道-新聞家論壇",此三個系列自2011年以來已舉辦33期,並以此為平台指導學生成功申請"廣州高校大學生學術沙龍及其創新機制研究"的省級和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目前又承擔和負責廣外全校每年5000餘名新生的《人文經典閱讀》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以中國古代人文經典、中國現代人文經典、西方古代近代人文經典、西方現代後現代人文經典四個模塊分四個學期展開系列講座式的教學和授課模式,並同時將該系列講座闢為"雲山論道-人文經典閱讀"第四系列,以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