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鐵線蓮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3月9日 (一) 12:41 由 Kongde001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栽培技術

栽培方法

播種、壓條、嫁接、分株或扦插繁殖均可。

  • 播種:原種可以播種法繁殖。子葉出土類型的種子(瘦果較小,果皮較薄),如在春季播種,約3~4周可發芽。在秋季播種,要到春暖時萌發。子葉留土類型的種子(較大,種皮較厚),要經過—個低溫春化階段才能萌發,第一對*真葉出生;有的種類要經過兩個低溫階段,才能萌發,如轉子蓮。春化處理如用0~3℃低溫冷藏種子40日,發芽約需9~10個月。也可用一定濃度的赤黴素處理。

  • 壓條:3月份用去年生成熟枝條壓條。通(常在1年內生根。

  • 嫁接:傑雜鐵線蓮一類雜交種,可用單節接穗以劈接法接於C.vitalba或C.viticella根砧上。節上具l—2芽,節下長5一10cm,在加溫而密閉的嫁接匣裡嫁接,易促進成活。

  • 分株:叢生植株,可以分株。

  • 扦插:雜交鐵線蓮栽培變種以扦插為主要繁殖方法。7—8月取半成熟枝條,在節間(即上下兩節的中間截取,節上具2芽。介質用泥炭和砂各半。扦插深度為節上芽剛露出上面。底溫15~18℃。生根後上3寸盆,在防凍的溫床或溫室內越冬.春季換4~寸盆,移出室外。夏季需遮蔭防陣雨,10月底定植。

栽植時間

北方在解凍後,中部在4~5月。根部周圍不要填壓得太緊,用手稍壓即可。盆栽植株的土團頂部要和表土齊平;裸根種植時,根冠應低於地表5匣米。栽植後上面覆蓋厚10厘米的泥炭或腐殖土,以避免根部在夏季過分受熱,同時可保持土攘濕潤。幼苗均以一次定植為妥。春、秋移植均可。在老枝上著花的種類如鐵線蓮類、轉子蓮類等,僅作輕度修剪;在新梢或側枝上開花的種類如雜種鐵線蓮類、毛葉鐵線蓮類等,則可修剪略重。選背風向陽處以帶土球的植株定植。

注意事項 ⑴栽後頭幾個月要注意充分給水。給水範圍直徑不小於50厘米,使根部能向四周伸長。

⑵如枝條脆,易折斷,應注意誘引固定。

⑶栽培鐵線蓮,應特別注意排水。栽植時,一般掘穴深40厘米,穴徑60厘米。掘松穴底硬土後,放進大量腐殖質,再加入摻有骨粉的表土。在排水不良的粘土或輕砂土中,穴底掘鬆後要混和—鏟泥炭土或腐殖質。在可能積水處.底部要用石塊或瓦礫墊高,高出周圍土面25厘米。

病蟲防治 鐵線蓮抗病蟲害力較強.很少發生病蟲嚴重為害現象。病害有枯萎病、特別可能發生在夏季雨天放晴,溫度急升時,枝條突然枯萎,往往在秋天或次年春天萌發新技。其他有粉黴病(為害葉或花)、病毒病(葉部有黃斑,花畸形)等,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紅蜘蛛、刺蛾危害,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