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呼吸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3月2日 (一) 17:00 由 Cypresshill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呼吸道是指人體內呼吸過程中空氣所要通過的所有器官的總稱。

  • 呼吸道是呼吸系統的一部分,呼吸系統還包括空氣不必通過的、但對呼吸過程依然非常重要的器官,比如橫膈膜。
  • 呼吸道可以分三部分:
    • 上呼吸道:鼻、鼻道、鼻竇、喉和咽;上呼吸道是人體容易被感染的部位。
    • 氣管:喉結、氣管、支氣管和次級支氣管。
    • 肺:小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
  • 呼吸道疾病是旅遊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中最常見者為感冒,其他尚包括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結核病等,其有些症狀與一般感冒症狀相似,所以要特別小心,別當做一般感冒看待。

呼吸道感染症狀

上呼吸道感染

  • 一般感冒可能會:有咳嗽、喉嚨癢、喉嚨痛、流鼻水、鼻塞、打噴嚏、輕微全身倦怠及頭

痛、發燒、腹瀉等症狀,常見的致病病毒包括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 吸融合病毒、腸病毒、冠狀病毒等約兩百種,以鼻病毒最常見,通常會 在1至2週內自癒。咽喉炎可能與一般感冒合併出現,可能由病毒或細菌 引起,常見症狀除了一般感冒症狀外還有可能聲音沙啞及喉嚨癢、刺激 感,大部分為病毒所感染,若由細菌所致則需要抗生素治療。 而流行性感冒容易發高燒、全身性肌肉酸痛、全身倦怠、食慾不振,有些幼兒會有小腿肌肉觸痛,且容易產生嚴重的併發症 (如鼻竇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嚴重者可能會併發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的感染

  • 包括氣管炎、支氣管炎、及肺炎。常見的症狀為反覆咳嗽、咳嗽時胸骨後方疼痛、胸痛、咳出濃痰、喘、高燒、發冷等。氣管炎與支氣管炎大部分為病毒感染所引起。

肺炎的可能致病原為肺炎雙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黴漿菌、披衣菌、退伍軍人桿菌、金黃色葡 萄球菌、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所引起。

  • 新型冠狀病的感染以下呼吸道為主,所以下呼吸道(咳嗽、喘)的症狀會比較多!而相對來說上呼吸道的症狀(鼻塞流鼻水,喉嚨痛)就會比較少見,這是武漢肺炎的一個重要特色!!

預防方式

  • 1.提升抵抗力:
    • 平時保持正常作息、均衡營養、適 度運動,以提升自身抵抗力。
  • 2.遠離感染源:
    • 大部分呼吸道感染是經由飛沫或接觸傳染,所以在公共場所最好能帶口罩,遠離呼吸道感染者的分泌物(如噴嚏、口水等),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
  • 3.疫苗注射:
    • 接種疫苗可預防部分的呼吸道感染。
      • 流感疫苗可以預防流行性感冒及其合併症的發生,一般建議65歲以上的老年人、心肺疾病者、免疫力不全者、糖尿病患、癌症病患、小孩及醫療院所工作者需每年施打一次。若旅行者要前往流感高度盛行的地區可在出發前施打疫苗。

治療

  • 一般感冒通常只需支持性療法,如多喝水、多休息及症狀治療,如退燒藥、止咳藥、化痰藥、抗組織胺等。至於細菌感染,如扁桃腺發炎化膿、中耳炎等,則需要抗生素治療,通常使用第一線抗生素治療即可,療程通常為1-2週。

住院觀察治療。流感則需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

參考來源


[1] ]]

青木宣親
原圖鏈接
  1. Susan. 蒲松齡前世與後身的傳奇. EagleVision Times. 2018-10-24 [2019-01-2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