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程光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2月12日 (三) 16:38 由 M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程光煒
出生 (1956-12-02) 1956年12月2日(67歲)
江西省婺源縣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語言 漢語普通話
教育程度 博士學位
職業 教授

程光煒,1956年12月生於江西婺源縣。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現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常務理事等職。主要從事當代詩歌史、文學史、當代文學與當代文化的研究。與此相關的著作有《中國當代詩歌史》、《程光煒詩歌時評》等。在《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主持「重返八十年代」討論專欄,並承擔北京市社科規劃重點項目「重返八十年代文學史問題」。代表著作有《文學講稿:「八十年代」作為方法》、《文學史的興起:程光煒自選集》、《當代文學的「歷史化」》、《艾青傳》等。主編有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等。曾多次赴歐美、日本等國家和中國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講學、訪問。[1]

個人簡介

中文名 程光煒  出生日期 1956年12月 出生地  江西省婺源縣
國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中文系 職稱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民族 漢族  代表作品 《中國當代詩歌史》、《文學講稿:「八十年代」作為方法》 職務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人物經歷

程光煒,1991年之前在湖北師範學院任教。1992年師從武漢大學陸耀東教授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學位,1995年6月獲文學博士學位,入中國人民大學任教。
程光煒現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規劃文學藝術評議組召集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首都師範大學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聞一多研究會理事,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期刊主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曾下鄉插隊,恢復高考後進入大學。1983至1998年期間,主要從事當代詩歌批評和詩歌史研究。曾為八十年代先鋒詩歌的主要批評家,發表過大量跟蹤式的詩歌批評文章。1992年後,轉向詩歌史研究,對李瑛與五十年代社會意識形態關係的研究,對食指詩歌與經典化的研究,是其中比較引人注意的成果。與此相關的著作有《中國當代詩歌史》、《程光煒詩歌時評》等。1999年,編選的《九十年代文學書系·歲月的遺照》(九十年代詩選)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後,在詩歌界引發關於「知識分子寫作」和「民間寫作」的大討論,對這一現象,多本中國當代文學史均有記述。1998年至今,放棄詩歌批評和研究,完全轉向中國當代文學與當代文化、重要小說家和文學史研究。做過兩三年的四五十年代文學「轉折」研究、「十七年文學」研究,出版著作有《文化的轉軌——「魯郭茅巴老曹」在中國(1949-1976)》、《文學想象與文學國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1949-1976)》、《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與孟繁華合著)。近年,注意力主要放在「八十年代文學史問題」的研究上,在《當代作家評論》、《當代文壇》和《海南師大學報》等雜誌上開闢了「重返八十年代」(與李楊主持)、「知識、權力與八十年代」、「人大課堂與八十年代文學」等專欄。目的是通過對八十年代文學、文化的「再討論」,清理若干文學史遺留的問題,探討八十年代知識立場形成過程中的文化氣候、域外影響和錯綜複雜的權力關係。它的「重讀」策略不是簡單的歷史還原,而是要認清同代作家和學人「今天」的知識立場,並與由此而延伸的九十年代後的中國文學展開對話。

參考文獻

  1. 中國名人簡歷網 程光煒2020-02-12[引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