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林葆怿

Dymh讨论 | 贡献2020年1月14日 (二) 10:52的版本
原图链接林葆怿

林葆怿(1864.12.20-1930.9.14)[1],字悦卿,男,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朝中华民国海军将领。[2]

目录

生平简介

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林葆怿考入福州船政学堂第九届驾驶班。光绪十二年(1886年),奉派到英国学习。归国后,任职于北洋水师。宣统二年(1910年),任向英国阿摩士庄船厂(Armstrong)订购肇和舰监造员。[2]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元年(1912年)9月,任北京政府海军部参事。旋授海军少将衔。民国2年(1913年)8月,任第一舰队司令。

 
原图链接林葆怿

民国5年(1916年),孙中山发表了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宣言之后,林葆怿等人宣布海军独立,通电参加护法。

民国6年(1917年)6月,大总统黎元洪解散国会,孙中山于上海推动护法运动。同年7月,林葆怿借舰队学习鱼雷的名义,率海圻舰等15艘军舰开赴广东参加护法。同年8月,任广州军政府海军总司令。

民国7年(1918年)2月26日,任广州军政府海军总长。同年4月,非常国会通过了军政府改组案,实行“七总裁制”,林葆怿任军政府七总裁之一。

民国8年(1919年)4月,林葆怿同广东督军领衔发出了“军人不干政”通电,促进了南北议和。同年7月,林葆怿和北京政府海军部代表协商海军统一,但会谈未能取得成果。[2]

 
原图链接林葆怿:1917年8月,孙中山在黄埔欢迎程璧光等南下海军。前排右起:朱庆澜、林葆怿、王正廷邹鲁吴景濂谢已原崔文藻胡汉民;后排:右一陈炳焜、右四孙中山、右五汪精卫、右七程璧光

民国9年(1920年)12月,北京政府方面派员劝说林葆怿率舰队回到北方,但遭驻广州的各舰的反对,林葆怿遂弃职出走。

民国10年(1921年)1月,广州军政府将林葆怿免职。此后,林葆怿离开政界,寓居上海。

民国11年(1922年)7月,林葆怿获北京政府将军府授“葆威将军”。[2]

1930.在上海病逝,终年67岁。

林葆怿在护法斗争中的功过

作者:汤锐祥

摘要:林葆怿在开拓广州护法基地、支持建立军政府与创建援闽粤军中立下汗马功劳。军府改组、当选政务总裁后,政见与桂、政两系渐趋一致,粤桂战争中与直、桂同盟相呼应反对孙、皖联盟,后期背离了护法初衷。林的功过是非同其政治观念与时代潮流是否适从密切相连,错误根源不能归结为“唯利是附”,主因在于政治上与孙中山政治主张相背离。[3]

参考文献

  1. 卒年有1927年、1930年等说,此据《凤池林氏族谱》所载
  2. 2.0 2.1 2.2 2.3 福州市志8,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588页
  3. 汤锐祥. 林葆怿在护法斗争中的功过 《 CNK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