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是指地球表面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间的空间关系。地理位置是地理事物的特殊属性,是地理事物的标志之一。任何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都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中识别的,当参照系改变时,其含义会受到改变,因此地理学上有数理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概念[1]。
目录
人文地理位置
人文地理位置是用来表达人文需要的地理位置。例如一个国家的首都所在位置,就表明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所在处。一个地方这所以形成政治中心,也与本地的经济地理位置相关。像军事地理位置,文化地理位置等是基于基于人类需要的此类位置的反应。
政治地理位置
政治地理位置是自然地理位置的特殊人文化的结果。它不仅由自然地理位置决定存在前提,还要把人们对它的种种理解贯通起来。例如,巴西的原先首都是在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当时,主要是考虑了海上运输的方便。显然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战略管理重视是不够的。后来,经过认真选择,最后定位到巴西高原东中部位置的巴西利亚去。高原上不仅气候温暖如春,还可以从整个国家的战略发展高度对内地进行很好的开发和管理。从这一点来看,自然地理位置有不可改变的一面,而人文地理位置确可以因人们的需要发生改变。
军事地理位置
军事地理位置是在军事战略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过去比如海上的优良港口,陆地上的制高点,要冲,关口等。现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依然重要。对战争有天然的先发制人的优势。而且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就决定只能使用什么样的装备和战术,或者根本就束手无策。例如,美国对阿富汗恐怖组织的打击,就是很好的证明。
文化地理位置
文化地理位置主要揭示人类文化源地产生的地方。比如古埃及文化发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就成为埃及文化源地的主要地理位置。古巴比伦文化发于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就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地理位置所在处。又如,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顺理成章成为中国华夏文明的一个显著文化地理位置[2]。
从上面看出,用不同的尺度来看地理位置,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功能性地理位置来。它们共同为人们理解地理事物的演变,发展等带来诸多信息。
自然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位置是指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本来就存在的时空关系。是原本的自然存在状态,与人们的各种内在需要没有内在性关联。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地理位置。这种地理位置可以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来进行刻画。
相对地理位置
相对地理位置是相对自然地理位置的简称。它一般是对地理事物的时空关系作定性描述。它的价值主要在于揭示其天然的比较优势特点。例如确定一个地理事物的海陆位置优越状况,用其相对自然地理位置进行刻画就更直接。比如介绍中国的优越海陆位置,就可以这样来描述: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它位于亚洲的东部(揭示出了陆上交通的发展巨大空间),太平洋的西北岸(明示出了海洋运输事业发达的天然广阔条件)。此外,像板块接触位置,我国的阶梯位置等等都属于此种类型。
绝对地理位置
是对绝对自然地理位置的简称。而绝对地理位置一般是对地理事物的特殊性或者唯一性进行定量刻画。这一相对精确性的地理 位置刻画方法,它是以整个地球表面为坐标系,用经纬度为度量标准,来具体刻画每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值。其纬度刻画是以赤道为0度纬线,相当于横坐标轴,由此各向北向南方向计量到南北极点90度。这样全球每一个地方都能找到自身的纬度值。同时经度值是,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0度经线,相当于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它又叫本初子午线,以此线为准,各向东向西方向刻画到180度。这样,全球每一个地理事物都会有自身唯一的经度位置值。如此一来,由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网,就能像确定坐标系当中的点一样,很容易确定每一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坐标了。例如,GPS导航系统就是基于这种知识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 ↑ 地理位置的概念和类型,豆丁网,2014-9-22
- ↑ 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和主体,光明网 ,201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