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匏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白匏子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白匏子
‧英文名称: Turn In The Wind
‧学 名: Mallotus paniculatus (Lamm.) Mull. Arg、Croton paniculatus Lam.、Mallotus paniculatus (Lam.) Muell.-Arg. var. paniculatus.
‧科 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 )野桐属(Mallotus)
‧别 名: 白匏子,白背树、白背叶、白匏、白叶仔、白面风(台湾)、白鹤叶、白面戟、白桃叶、酒药子树、白膜树、白叶野桐、白泡树、白面简、白鹤 树、白帽顶、安南野桐、穗花山桐、微笑树、柿糊、帽顶、花山桐,白楸(中国树木分类学),力树(海南),黄背桐(广西临桂),白叶子(台湾),Ruhanparakoi(泰雅);Tikkau(排湾)
‧原产地: 中国南部、台湾。
‧分布: 全岛低海拔山区向阳处,但尤以北部为多。[1]
茎:树干灰白,树冠平展成伞状树形,叶片集生在树冠表层。
叶:
葉序:單葉,互生 葉形:菱狀卵形,具長柄 葉緣:全緣或 3 淺裂,葉基平貼 2 腺點,常見螞蟻在上面舔食。 葉質:紙質;葉表灰綠,葉背密生白色星狀短絨毛 葉脈:羽狀側脈
花:
花序:單性花,頂生,圓錐穗狀花序,雌雄同株或異株,生於不同花序; 花瓣:無花瓣,花小不明顯 花色:雄蕊多數,黃白色;雌蕊花柱 3 裂,淺綠色 花期:9 ~ 10 月。
果实:蒴果,球形,3 室,外被短毛和柔软长刺,果序圆柱形,有点像刺猬的样子。
果期:11 ~ 翌年 1 月。
种子:3颗,球形,黑褐色,光亮。
传播:自力[2]
用 途:
1. 木材做木屐、薪炭及小型器具。
2. 生长快速,是崩塌地做植被复育和播种植树的极佳树种。
3. 药用:叶敷肿毒、治创伤,根及果实治跌打损伤。性味:微苦、涩、平。效用:根、茎:治痢疾,阴挺,中耳炎。[3]
特征
1. 半落叶性中乔木,嫩枝被褐色星状毛。
2. 叶具长柄互生,菱形或卵形,基部有蜜腺一对,全缘,叶背密被白色星状绒毛白。
3. 花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序顶生,圆锥形排列,雄蕊多数,雌蕊花柱3裂。
4. 蒴果球形,外被短毛和柔软的长刺,状似小螃蟹。[4]
知识与知性
1.在台湾,我们时常可在山上遇见一片片随风翻飞的白色叶子(叶背处),不用怀疑它们就是原生植物白匏子,而更好玩的是连它们的英文名称Turn In The Wind,都形容的很传神!
2.白匏子是台湾低海拔阔叶林中相当常见的原生植物。
3.白匏子为半落叶性的中型乔木,多生长于向阳坡,或成片长于伐采迹地或崩塌地。
4.白匏子因属大戟科野桐属植物,而野桐是可是相当不错且天然的染色植物,因此白匏子一样也具有不错的染色效果。
5.从远处乍看白匏子会误以为树梢上停了一只只的白鹤,因此它们才有个有趣的别名“白鹤树”。
6.白匏子和野桐叶形几乎都呈菱形,但仔细观看野桐叶子比较圆胖,而白匏子则是呈现瘦长形。
7.白匏子为雌雄异株,它们的木材是台湾早期用作木屐的原料之一,另外它们的根、茎、果实都有不同的药用价值。叶可敷以肿毒、治创伤,而根及果实则可治跌打损伤。
8.由于白匏子生长快速,因此是崩塌地做植被复育和播种植树的极佳树种。[5]
视频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Category: 大戟科 野桐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