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古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Cypresshill讨论 | 贡献2022年8月28日 (日) 14:33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音(ancient sound)古代的字音; 多指先秦之音,以《诗经》为主,其他如《楚辞》、先秦诸子中的韵语,皆为研究古音的资料。

  • 又有人称: [ancient Chinese sounds]∶古代的语言及发音。
  • 汉语的古音系统。
  • 或也称: [classical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专指周秦时期的语音。
  • 古音,与隋唐语音通称今音相对。20世纪20年代以后人们把两者统称为古音,前者称上古音,后者称中古音。广义的古音包括上古音的声、韵、调 ,狭义的古音指以《诗经》、《楚辞》押韵为中心的先秦两汉韵,等于古韵。
  • 中国历史上分上古音与今音两种音律,古音与今音略有不同,一般写诗词,格律会运用到。
  • 日本汉字音的“古音”一般认为是早于吴音传入日本的汉字读音。
  • 从日本方面的资料而言,“古音”并未直接作为“汉字音”的一种独立记录下来,仅仅是在万叶假名及某些特定的辞汇中留下的若干痕迹。
  • 万叶假名中无法根据吴音或汉音的体系说明的例子,被认为属于“古音”。
  • 现代日语的常用辞汇中极少出现古音读法,除了若干被认为与古音有关的训读词。
  • 古代汉语的发音,按时代可分为:
    • 上古音,上古汉语的发音,这也是古音学的研究对象
    • 中古音,中古汉语的发音
    • 近古音,早期官话的发音
  • 日本汉字音的一类,见古音 (日本汉字音)

古音与音今音如何分别

  • 简约原则导致的汉语语音的简化,更是古汉语语音向现代汉语语音演变的主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复子音消失了。
    • 所谓复子音,就是在一个音节中有两个甚至三个子音连在一起构成声母。
    • 尽管对于上古汉语是否存在复子音尚有争议,但现有语言遗迹,比如“孔”演化为同义的双音素词“窟窿”,很可能上古时“孔”字是k和l构成双声母;而“毂”演化为“轱辘”,可能上古时“毂”是gl双声母。
    • 今日吴粤方言中,仍存有复子音双声母的读音。
    • 这些似乎都说明上古汉语(正确说应是华夏上古各部族的多种原始语言),极可能存在复子音; 而后来复子音的消失,正是语音简约的要求。
    • 因为在极短时间里要连续发出两个甚至多个子音,发音器官会因紧张度增加而费力困难。
  • 第二、由多音节变为单音节。
    • 与复子音相关的是,汉语的上古原始形态,很可能存在以两个甚至两个以上音节的固定组合,表达一个词义的情况,类似现代英法等拼音文字。
    • 后来随著独体汉字的产生,对语言的单音节倾向发生重大影响,尤其是诗歌对音节整齐的追求,更推动占统治地位的集团、部族、国家主导的所谓“雅言”向单字单音节转化。
    • 其间可能经历了两个音节中的一个弱化为次要音节的过程。
    • 事实上,今日各地方言中,仍存在一字两个音节,一个为主要音节,一个为次要音节的情况。
    • 比如北方众多方言中,表达答应、是、同意等意思的“嗯”,都发为en-na两个音节。
  • 第三、音节的子音尾消失。
    • 这是与汉语声调演变相关的问题。当然若涉溯源,子音尾是否由次要音节弱化,彻底丢失其中的母音而成,也是可能的。
    • 至于上古汉语是否有声调及有多少声调,是存在很大争论的。
    • 但一个共识是,中古汉语声调已成系统。而其中的入声字,即是以子音结尾的音节。因此,明清近代汉语中入声调的消失,即标示汉语子音尾的失去。
    • 直至今日现代汉语普通话,所有音节均以母音或复母音,或被视为半母音的鼻子音结束。
  • 第四、浊音声母全部清化。
    • 所谓发音的清浊,说的是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 我们知道,所有母音的发音,都要振动声带,同时母音发声的另一特征是气流不受阻,因而母音就显得洪亮圆润,具有乐音的共鸣性质。
    • 但子音均为气流受阻——在口腔中摩擦、塞闭、爆破,此时若让声带振动而发出明显的声音,这声音不仅混浊而充满噪音,而且发出来比较费力。
    • 这也是我们读英文比读中文费力的重要原因,因为英语中有大量浊子音; 而现代汉语中的子音声母,全都是清音,不需要振动声带。
  • 第五、声韵调数量均简化减少。
    • 从总体上看,汉语无论声母韵母还是声调,大趋势都由繁复向简化发展。 [1]

=

参考来源

  1. Susan. EagleVision Times https://www.juduo.cc/club/6034334.html/. 2018-10-24 [2019-01-22] (中文).  已忽略文本“ title:诗经古音与今音的比较 ” (帮助);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