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塞鴻秋·功名萬里忙如燕 薛昂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4年11月7日 (四) 15:15 由 Xpq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br><img src="" width=" width…”)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塞鴻秋·功名萬里忙如燕
圖片來自搜狐網

塞鴻秋·功名萬里忙如燕此曲開頭以四個比喻,生動地勾畫出官迷、政客們的可鄙形象;接下二句冷峻已極,說盡了世道人心,帶有強烈的嘲諷之意;結句為全曲點睛之說,一語揭出曲之命意所在。淵明掛冠歸隱,是歷史上心口如一真能歸隱田園的少數高士之一,但千古一人,未見幾個能真正追隨其後,淵明也難免寂寞了。

原文

薛昂夫〔元代〕

功名萬里忙如燕,斯文一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風霜兩鬢白如練。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至今寂寞彭澤縣。

譯文

為了功名,像燕子一樣千里奔忙。那一脈文雅脫俗的傳統,已微弱如同絲線。時間像白駒過隙,又如閃電奔馳。飽經風霜的兩鬢忽然間已經像素練一樣雪白。都說馬上就不再做官了,可在山林里哪裡曾經見到過?直到現在,彭澤縣令陶淵明那樣的歸隱者,也還是寂寞無朋的。

創作背景

  此曲為憤世譏世之作。隱逸是元代盛行的風氣,也是元曲中最常見的主題。但恰恰有些卑鄙猥瑣的小人,裝扮出一副清高脫俗的樣子,作者正是藉此曲諷刺這種口是心非、表面斯文的假象。

賞析

  此曲開頭以四個比喻,生動地勾畫出官迷、政客們的可鄙形象。「功名萬里」,用東漢班超封侯萬里事。此處借指求仕追官,爭名奪利。「萬里」巧諧萬里忙碌之意。「忙如燕」,此處象喻醉心功名者碌碌之狀。次句承上而直發感慨。「斯文」指禮讓文雅,品格高尚。「微如線」,指斯文已蕩然殆盡,為官作宦者只顧一己私利,彼此競逐,有多少人還會想到國家百姓,有多少人還會想到互相禮讓呢?那麼,此時元王朝禮崩樂壞,官場腐敗,爾虞我詐,自不言而盡在句中了。下兩句進一步說明官場競逐之人,樂此不疲,終一生而不歇。人生易老,時光如電,就在這忙碌如燕的南北奔走中,已是青春消盡,兩鬢如霜了。「盡道」二句:當官作宦者,越是戀棧者,越是把歸隱盡日掛在口邊,真正的「隱士」又有幾個?倘若真正地做了隱士,世上人也就不知其名,不知其事,嚷得大家都知道,可見這「隱」,十有八九是假話。「盡道」二字,冷峻已極,說盡了世道人心,帶有強烈的嘲諷之意。結句為全曲點睛之說,一語揭出曲之命意所在。淵明掛冠歸隱,是歷史上心口如一真能歸隱田園的少數高士之一。他躬耕田畝,樂于山林,但卻從未自誇隱士,後人儘管對他讚不絕口,但也未見幾個能真正追隨其後。其間原因雖然各各不一,但千古一人,淵明也難免寂寞了。「寂寞」二字,與開篇「忙如燕」遙相呼應,兩者對比,活畫出官場競逐,如蠅嗜血者的真面目。

  這首小令前四句全對,這在散曲中稱為「聯珠對」或「合璧對」。其中首句為全篇的領起,抒發對仕途功名的慨嘆。「萬里」極言追求功名的勞碌,「忙如燕」則栩栩如生地刻畫出熱衷功名者汲汲奔競的形象。燕子飛來忙去,所得甚微,句中因而也包括這班人勞而無功的隱意。接着三句,「如線」、「如電」、「如練」的比喻都十分形象和新警。線極細,電極速,練極白,說明文章的傳統岌岌可危,人生的歲月轉瞬即逝,老境的到來觸目驚心。這是對「功名萬里」一句的詮釋,也是對執迷不悟的熱衷者的當頭棒喝。當然也有一部分功名場中人僥倖得官,他們同樣面臨着天喪斯文、光陰電逝、老境侵逼的窘境。於是他們裝成清高的雅士,假惺惺地表示要退歸林下。作者借用了唐代詩僧靈徹「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的詩意,又添了一句「至今寂寞彭澤縣」,意思是說陶淵明假如活到今天,也會寂寞地感到同道太少了。「寂寞彭澤縣」同起句「功名萬里忙如燕」,遙遙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就辛辣地抨擊了世風,無情地剝下了官迷們的假面具。

  這首小令全篇豪辣冷雋,語若貫珠,在憤世與諷世的同時,也流露出一種憫世的沉重心緒。周德清《塞鴻秋·潯陽即事》(「淮山數點青如靛」),在「聯珠對」上有模仿此曲的明顯痕跡,可見此作在當時頗有影響。

簡析

  此曲開頭以四個比喻,生動地勾畫出官迷、政客們的可鄙形象;接下二句冷峻已極,說盡了世道人心,帶有強烈的嘲諷之意;結句為全曲點睛之說,一語揭出曲之命意所在。淵明掛冠歸隱,是歷史上心口如一真能歸隱田園的少數高士之一,但千古一人,未見幾個能真正追隨其後,淵明也難免寂寞了。全曲豪辣冷雋、語若貫珠,在憤世與諷世的同時,也流露出一種憫世的沉重心緒。

薛昂夫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鶻(即今維吾爾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為姓。先世內遷,居懷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陽)。祖、父皆封覃國公。漢姓為馬,又字九皋,故亦稱馬昂夫、馬九皋。據趙孟頫《薛昂夫詩集序》(《松雪齋文集》),他曾執弟子禮於劉辰翁(1234~1297)門下,約可推知他生年約在元初至元年間。歷官江西省令史,僉典瑞院事、太平路總管、衢州路總管等職。薛昂夫善篆書,有詩名,詩集已佚。詩作存於《皇元風雅後集》、《元詩選》等集中。[1]

參考來源